兵敗彭城倉皇逃竄之際,劉邦多次拋下劉盈,為何又立劉盈為太子?

漢二年,時為漢王的漢高祖劉邦率兵攻佔彭城。

彭城是西楚霸王項羽的都城,劉邦之所以能夠成功攻佔彭城,乃是因為項羽出兵攻齊,彭城空虛,劉邦這招,就是中國人所熟知的,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奈何劉邦這一招還沒使牢,項羽就急急地抄近道險道趕回了彭城,殺劉邦一個措手不及。

劉邦兵敗彭城,只得倉皇逃竄,逃竄的路上,項羽的追兵緊追不捨,劉邦看著馬車上的一雙子女,自覺累贅,三翻四次地將一雙子女踹下馬車,要不是趕車的夏侯嬰多次把兩個孩子抱回馬車,兩個孩子的小命恐怕就沒有了。

然而,很快,劉邦就立兩個孩子中的一個為太子,被立為太子的便是劉盈。

為什麼?為什麼劉邦要立一個多次被拋棄的孩子為太子?是為了補償這個孩子嗎?

兵敗彭城倉皇逃竄之際,劉邦多次拋下劉盈,為何又立劉盈為太子?

其實,劉邦立劉盈為太子,和劉邦踹劉盈下馬車,原因都是一樣,都是不摻雜任何明確感情的理性選擇,都是別無選擇的結果。

兵敗彭城倉皇逃竄之際,劉邦之所以會踹劉盈下馬車,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劉邦害怕被抓。

一旦劉邦被抓,作為劉邦兒子的劉盈,肯定跟劉邦一起,被項羽殺死。

如果劉邦可以靠拋下劉盈而成功跑掉,劉盈或者會被殺,或者會成為人質,說得難聽一點,死一個,總比死全家要好,這也是最迫不得已的時候,做出的理性但沒人性的選擇。

這時候的劉邦,根本就不像一個父親,而像一個冷酷無情的君王,誰能保證他活下去,他就留著誰,誰成為阻擋他活下去的絆腳石,他就要拋棄誰。

兵敗彭城倉皇逃竄之際,劉邦多次拋下劉盈,為何又立劉盈為太子?

一旦危機解除,劉邦既是冷酷無情的君王,又是一名尋常的父親。

作為君王,劉邦不得不考慮立誰為繼承人,誰將在他百年之後帶著國家繼續前行;作為父親,劉邦也不得不考慮,偌大的家產,主要傳給誰。

立誰為太子呢?

當時,劉邦幾乎沒有選擇,長子劉肥失蹤,音信杳無,很可能死在戰爭中了,三子劉如意,可能還沒有出生,即便是出生了,也在襁褓之中,能不能活下去,仍是問題,唯有次子劉盈,已經虛歲六歲了,幾乎沒有夭折的風險了,立劉盈,是唯一正確的選擇了。

可不可以不立太子呢?

不可以,因為劉邦正在前線,隨時都可能死在戰爭之中,如果不立太子,萬一劉邦不幸死在戰爭中,有能力有資格角逐國王的,必將使出渾身解數,到那時,劉邦的漢國可能就會分崩離析了。

為了漢的長治久安,劉邦必須立太子,而太子的人選,只有劉盈一個,所以,無論劉邦喜不喜歡劉盈,劉邦都必須立劉盈為太子。

兵敗彭城倉皇逃竄之際,劉邦多次拋下劉盈,為何又立劉盈為太子?

參考資料:《史記·項羽本紀》、《史記·高祖本紀》、《史記·齊悼惠王世家》、《漢書·惠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