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被嘲諷後寫下一首罵人詩,全篇沒一個髒字,你都以為是在誇你

“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李白《行路難三首》

唐代詩人李白,一個永遠的神話,一個永垂不朽的名字,他就像天邊燦爛的雲彩,與山河同在,與日月同輝,霞光萬丈,締造了一個絕美浪漫的幻境。李白這一生寫下詩3000多首,既有下里巴人的《靜夜思》,又有陽春白雪的《將進酒》,他的詩雅俗共賞,令無數人痴迷!

李白被嘲諷後寫下一首罵人詩,全篇沒一個髒字,你都以為是在誇你

正所謂“李杜詩篇萬古傳”,不管傳到哪一代人,李白的詩都是大家津津樂道的,畢竟“詩仙”的名字也不是白叫的,他在寺廟裡能寫出“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明明就是想說寺廟很高,卻能寫得這麼清新脫俗。

在夸人方面,李白最擅長了,從未見過楊貴妃,卻能寫出“雲想霓裳花想容,春風拂袖露華濃”這樣的佳作,將楊貴妃的花容月貌描寫的淋漓盡致。但這還不是最絕的,李白被嘲諷後,曾寫下過一首罵人詩,全文不帶一個髒字,不知道的聽了還以為在誇你,堪稱罵人的最高境界。

李白被嘲諷後寫下一首罵人詩,全篇沒一個髒字,你都以為是在誇你

李白出生於701年,他的家室不詳,《新唐書》記載李白是興聖皇帝九世孫,照這個說法,李白可能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輩族弟;《舊唐書》卻說,李白的父親是李客,甚至,陳寅恪還指出李白不是漢人,祖上是西域胡人,反正各有各的說法,具體如何,也無法辨別。

李白5歲開始讀書,15歲就已經有多首詩歌作品,18歲時,遊歷了不少地方,有了一定的閱歷和見識,24歲正式開始辭親遠遊,25歲,仗劍入蜀……在仗劍遊歷的同時,他經歷了許多事情,見過很多人,見識和閱歷都不凡。

一路上行俠仗義,廣結良友,一起吟詩作賦,意氣風發,直到35歲之時還在西遊,李白大半輩子不是在遊歷,就是在遊歷的路上,功名利祿似乎和他毫無關係。其實不然,李白早在青年時期就寫詩說:“大鵬一日乘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希望自己能夠在政治上施展才華。

李白被嘲諷後寫下一首罵人詩,全篇沒一個髒字,你都以為是在誇你

737年,在他移居東魯之時,李白寫下了一首罵人詩,此地乃是孔子的故鄉,聚集了大批儒生,原本以為這些人大多會效仿孔子,品行端正,是值得結交之人,但是和他們相處下來,才發現,這群人不但思想迂腐,還喜歡靠挖苦別人獲得滿足感,李白看了心生厭惡,於是寫下《嘲魯儒》:

魯叟談五經,白髮死章句。問以經濟策,茫如墜煙霧。

足著遠遊履,首戴方山巾。緩步從直道,未行先起塵。

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君非叔孫通,與我本殊倫。

時事且未達,歸耕汶水濱。

標題中的“魯儒”就是那些他厭惡的儒生(備註:唐朝有儒生有魯儒和齊魯之分,魯儒只會生搬硬套,紙上談兵;齊儒學以致用,注重國家大事),通篇文章看下來,不帶一個髒字,若是不懂的人看了,可能還以為是在誇獎呢!

李白被嘲諷後寫下一首罵人詩,全篇沒一個髒字,你都以為是在誇你

但李白說的卻是這些人,四書五經都讀了,以為這樣就能成大事,為問他們經濟策論,卻什麼也不知道,完全就是毫無意義地死讀書;他們腳上穿的是遠遊的文履,頭上戴的是方巾,看起來來有模有樣的。但是走路走得慢慢吞吞,腳都還沒抬起來,灰塵都揚起來了。

這裡也充分地說明了,魯儒們裝模作樣,空有一副文人裝扮文人樣,實際上他們的書都白讀了。像他們這樣不懂變通,肚子裡面沒什麼墨水,和自己完全不是同流;李白在詩的最後還奉勸到,像他們這樣,早晚會被時代淘汰,還是早點回去算了。

李白罵人和夸人一樣,誇的時候,不寫“美麗”、“漂亮”,卻能將別人的美麗寫到極致,罵人也一樣,不用髒話、痞話,卻能說得那些人自慚形穢,真是一點也不給別人留面子!

從這首詩裡,李白傲人姿態,和魯儒們的窘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同樣,李白在這裡也說了絕不和這些人同流合汙,其實也表達他想好好當一個有用的臣子是,為國家效力,為百姓盡心。

天寶元年(742年),41歲的李白終於有了一個做官的機會,奉詔入京,擔任翰林供奉,李白本來是一個積極入、才高志大之人,希望自己能夠成為管仲、張良一樣的輔國良臣,但是入京之後並未被重用,還處處被排擠,2年之後就被“賜金放還”,被變相的攆出了長安,同樣,也成為了別人取笑他的理由。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在政治上的寸步難行,更是激發他寫下了不少千古名篇,744年,李白來到洛陽,遇到了比自己小11歲,風華正茂,卻困守洛城的杜甫,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詩人再次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