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漁民楊火根用30米畫卷留住金山嘴漁村的記憶

大海越走越遠了。

金山嘴漁村老街入口處高高的瞭望塔還在,不過已經看不見海浪和海灘,也聽不見潮漲和潮落的聲音。幾公里外長堤圈來的滄海,已經長成了桑田,被蘆荻和雜草覆蓋著。金山嘴,這個上海的漁村,有著窄窄的麻石路,古拙的石拱橋,相挨的木門面,黑瓦白牆掩映在楊柳岸的兩邊。

在這條小街上,楊火根還在執著地儲存著過去的記憶。他用自己的畫筆,堅持不懈地回憶那個越走越遠的海濱漁村。

楊火根的漁民畫工作室,也是他的家,就在老漁村中心的池塘邊上。3月3日下午,記者走進通往他家的巷子,看見小巷兩邊的牆上都是他的手筆,畫著幾十年前漁村漁民們的日常生活場景:織網、扎網篬、修船、開排、撒網……一路走來,一路欣賞楊火根的漁民畫,記者彷彿在這個漁村的現在和過去中來回穿越。

window。DATA。videoArr。push({“title”:“老漁民楊火根用30米畫卷留住金山嘴漁村的記憶”,“vid”:“c3327qbtxlu”,“img”:“http://puui。qpic。cn/vpic/0/c3327qbtxlu。png/0”,“desc”:“”})

▲影片:老漁民楊火根用30米畫卷留住金山嘴漁村的記憶30米長畫卷記錄漁村風情

楊火根的漁民畫工作室在一套普通的住宅裡。山陽鎮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為了讓楊火根有一個比較好的畫畫環境,同時也為了讓他的漁民畫在小街上有一個展示空間,政府部門就把他家的一樓裝修成了這間工作室。平常會向過往的遊客開放。楊火根既是畫家,也是講解員。

老漁民楊火根用30米畫卷留住金山嘴漁村的記憶

記者看到,在楊火根家的牆壁上,也畫滿了漁民的生活圖景:金山近海出產的各種魚蝦蟹貝、漁場方位、捕魚場景,以及海上風光等。他還在牆上記錄了金山嘴的潮汐和颱風方面的資料。對近幾十年來,那些給漁民們造成重大事故的颱風,更是無一遺漏。

老漁民楊火根用30米畫卷留住金山嘴漁村的記憶

楊火根的漁民畫工作室的“鎮室之寶”當屬他的30多米的漁民畫長卷。78歲的楊火根精神矍鑠,身體硬朗。在他工作室長長的展示臺上,他親手解開畫卷的帶子,金山嘴漁村的記憶,就在他的眼前徐徐展開。先前在巷子裡看見的以及在他家牆上看見的圖畫,也都一一記載在這幅畫卷中。

楊火根一邊展示,一邊講解。他第一次下海撒網落水的糗事,在茫茫大海上如何確定漁場位置、如何向水下幾十米深的海底插竿子、如何判斷海底是泥沙還是岩石、如何看雲識天氣等等。

這幅長達30米的長卷,既是風俗畫,又是歷史畫,還是漁民出海作業的科普讀物。近幾十年來,各個重要的歷史階段對漁民的影響以及漁村的變遷,都在他的畫卷中有所體現。

老漁民楊火根用30米畫卷留住金山嘴漁村的記憶

記者注意到,這一卷畫用的紙很奇怪,很多紙背面看上去是藍色的。楊火根說,畫畫很費紙的,以前窮,捨不得買紙張,就用別人送給他的廢舊曬圖紙。他說他作畫不挑紙,哪裡都可以畫,而這種曬圖紙比較厚實,背面作畫比牆壁上好多了。誰送他紙,他都在畫上記一筆,所以,在他的圖畫上,會看見某某贈紙之類的語句。

楊火根告訴記者,他畫畫也不拘場地,走到哪畫到哪,裱好裝框掛在牆上的是他畫的《四滸圖》。

“四滸”是什麼意思?楊火根幽默地解釋說,金山嘴在杭州灣北滸,這裡是他的家鄉,他一輩子工作過的三個單位都是在船上,加起來就是“四滸”。

老漁民楊火根用30米畫卷留住金山嘴漁村的記憶

為了一個細節會多方請教

除了長卷繪畫,楊火根還有幾本厚厚的自編畫冊,每本畫冊都有兩三百幅畫,其作品最早能追溯到1949年,當時他才5歲。

靠海吃海,楊火根是土生土長的金山嘴人,祖輩都是漁民。爺爺和父親都是在出海打漁時,不幸落海去世的。雖然大海風雲難測,謀生之路艱險,但是那時候漁村的人們別無選擇。

楊火根跟別的村民一樣,幾乎從很小就知道,他們的出路在大海里。那些厚厚的畫冊就是他對大海的回憶錄,是這個漁村的繪本村志。

楊火根的漁民畫上過國家地理雜誌,但他只是個上過小學的老漁民。如果要說他的畫技師從了誰?那麼他的老師就只能是大海。上完小學他就上了漁船。為了生計,青年壯年時代的楊火根基本上沒有時間畫畫。

老漁民楊火根用30米畫卷留住金山嘴漁村的記憶

1997年,楊火根退休了。在大海上打拼了一輩子的楊火根雖然上了岸,但是他連夢的背景都還是海風和海浪。對海的深厚情感鼓勵他又拿起了畫筆,認認真真地畫了起來。他要把這一輩子在海上的見聞畫下來。

我可不敢亂畫,身邊都是老漁民,哪個細節畫錯了,那就要鬧笑話!”

楊火根說,有些拿不準的細節,他會請教其他同行和前輩,跟他們討論,畫到老學到老。這些畫是要留給後人看的。

老漁民楊火根用30米畫卷留住金山嘴漁村的記憶

一開始,楊火根無非是畫一些魚蝦船網之類。畫著畫著,他就一發不可收了。不僅僅畫技日漸精進,而且題材和視野也逐漸開闊了。繪畫的工具也逐漸豐富起來。以前他都是用毛筆甚至鋼筆和鉛筆畫畫,後來他覺得水彩更好,於是就用上了水彩。沒有用過的,他就邊摸索邊練習,漸漸地得心應手起來。

記者從山陽鎮瞭解到,目前楊火根的30米漁村畫卷已經被金山區檔案館徵集。他自己的畫冊也在一天天厚起來。不過,畢竟年紀大了,又做過兩次白內障手術,現在楊火根的視力很弱,畫畫的時候,他的臉幾乎要湊到紙面上。

儘管如此,楊火根依然堅持畫畫。他和他的漁民畫,已經成為金山嘴老街上一道獨特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