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讀《易經》,你會越來越有智慧!

這樣讀《易經》,你會越來越有智慧!

為什麼要學習《易經》

1、我們讀《易經》有什麼用呢?大體上我們都會籠統地說《易經》是智慧的結晶,我們可以從中學到人生的智慧。

2、我們從讀《易經》學會一種“感應”的能力。因為《易經》講感應,“感”是由外來而觸動你的心靈,“應”是由你的心靈發出一種合理的應對。感應是一種很巧妙的能力,一個人的心靈必須是活潑的,也可以是說柔軟的,對於周遭的人事物才會有所感,心中也才會有所應。

3、《易經》用“象徵”的手法來表現,象徵的意義是無限的,所以讀完一部《易經》就彷彿經歷了一輩子,讀了六十四卦,就彷彿把人類的命運走了一趟,過了一個地球史,甚至可以過了一個宇宙,這比看小說還要精彩。

4、陽代表積極、陰代表消極,所以當我們讀《易經》的時候可能會領受到一種啟發,就是要有積極的、陽剛的精神;所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雖然“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人道既然效法天道,乾、坤要並建,才是完整的人格,但是整部《易經》的結構擺明了乾卦在先,坤卦在後。

5、我們人生也是這樣,乾譬如理想,坤譬如功業,理想必須由功業來實現,但畢竟理想為先為要;所謂“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又譬如完整的人格是既要有陽剛的精神,又要有溫柔的態度;但是,畢竟是以陽剛積極為主。多讀《易經》,必定能讀出這種精神,一個人就比較能光明、爽朗、向上、積極!

這樣讀《易經》,你會越來越有智慧!

《易經》最大的作用是占卜吉凶嗎

6、有人一聽到《易經》,就想到算命,這樣認識《易經》,也並非沒有道理。我們如果細想人類為什麼喜歡算命,就會發現其中有很積極而深刻的意思,因為對於“命”的探求,其根源乃出自於人類心靈求完整的本性,人不安、不滿於現實,他想要了解整個世界,想要了解整個宇宙,至少是要了解自己整個人生。

7、聽說孔子曾讀易經,但孔子不走算命的路,這不表示孔子一定否定人生有命,而是如果人生有命,而且命可以算出來,請問你要遵從算出來的命呢,還是不遵從?最後,我們可以推出“算命無用論”,因為它如果算準了,你本來就要這樣,你何必算?它若算得不準,你更白費心機。算命只有準跟不準兩個可能,現在,準也沒有用,不準也沒有用,你又何必算呢!如果對人生有深度的思考,人生只剩下最後一條路,就是做對自己,做好自己,每一個當下都做對了,都應該怎麼做就怎麼做,人生就沒有不安與惶恐!你不必去算命。凡是走君子之道,必定是吉,凡是走小人之道,必定是兇。一個人自己可以隨時算自己的命,而且是最難最可靠的算命!

8、讀《易經》不是為了趨吉避凶,它以善為吉,以惡為兇、以君子為吉,以小人為兇。我們只要做君子就行了,君子只要讓心靈隨時迴歸光明就可以了。這樣,就不只是把人做好了,而是以人的仁義來貫通天地的陰陽剛柔,這個人在天地之間叫作頂天立地!希望我們每個人多多少少都要讀讀《易經》,多多少少從讀《易經》受益。不過,再交待一次,最好的是我最先說的―請你先把《易經》多讀、熟讀,最好是把整本《易經》全部背誦,必定讓你終身受益!

這樣讀《易經》,你會越來越有智慧!

如何學習《易經》

9、清末民初有一位易學專家杭辛齋先生在他的《易學筆談》序言上說:有人問他讀《易經》的方法,他說:”不讀經,看注無益也“,又說”不熟讀經,看注仍無益也。”一個人想研究《易經》,如果沒有把原文讀得很熟,光看註解,是沒有什麼益處的。像《易經》這本書,不止是要讀熟,照杭辛齋的建議是要全本背下來,背得滾瓜爛熟,這樣才可以說是讀《易經》。把這些經文背熟之後再去看註解,或聽人家講解,才能受益,要不然統統沒有益處,都是虛假的功夫。我想,讀《易經》是如此,讀所有的經也應如此。

10、研究《易經》的人們認為一個詞、一個字都不能夠放過。唯有全書爛熟了,才能時時“玩索”,而有所得,在錯綜複雜中看出脈絡分明;凡是想學《易經》的人,必先全文背誦,這是基本工夫,這是古人的教學傳統。

11、作為一個大學生,如果要去讀《易經》,一般人都會勸你先從義理進入,其入門最容易;所謂的“程傳朱義”,就是程伊川的《程氏易傳》和朱熹的《周易本義》,可以從這兩本註解著手。其實,中國人要讀中國書是不難的,中國人也應該讀點中國書,才不會對不起自己的祖先,才不會對不起自己。不止是《易經》,對於所謂的五經四書這些基本的經典,代表中國傳統智慧的這些書籍,其實都應該多少涉獵。而怎麼去涉獵呢?剛才講過很簡單,先去讀,然後再拿註解來看。先看一本、兩本註解,越看越多,你會發現原來經典也不難。想讀《易經》,就依我的建議讀去,不需要太久,人人都可以做一個小小的易學專家。

更多內容見王財貴教授《易學與人生》、《易經講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