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聖王羲之:《蘭亭序》的真跡在哪裡

書聖王羲之:《蘭亭序》的真跡在哪裡

不僅中國人尊王羲之為書聖,日本人也尊王羲之為書聖。

對王羲之書法的評價,李世民說“盡善盡美”。這一個評價基本上是唐以後書法家對王羲之的定評。歷朝歷代的書法家幾乎沒有一個不對王羲之的書法心悅誠服的,也幾乎沒有一個不學習王羲之的書法藝術,以之精進自己的書法。

尤其是王羲之的行書《蘭亭序》被歷代書法家推崇備至,讚譽其為“天下第一行書”。據說當時王羲之和謝安等人在蘭亭聚會,在這次聚會上大家寫了很多詩,最後決定為這些詩編寫一本書,名字叫《蘭亭集》。要出書就得寫個序言,大家公推王羲之寫序。據說當時王羲之喝酒喝得半醉,他當仁不讓,就趁著酒勁信筆一揮,一篇千古名文《蘭亭集序》就寫出來了。而且,一篇書法史上的千古佳作《蘭亭集序》就誕生了。

第二天,王羲之酒醒後,看見自己的文章自己的字,這一看不得了,內心大吃一驚:這是我寫的嗎?怎麼寫得這麼好?是有神附體了吧?於是他又拿起筆準備重寫一遍,結果呢,重寫了不僅一遍,好多遍,可是無論怎麼寫,都比不過酒醉後寫的。於是他就把這幅作品當成寶貝甚至是傳家寶珍藏起來了。

你以為故事到這裡就完了?非也。

書聖王羲之:《蘭亭序》的真跡在哪裡

到唐朝,李世民簡直走火入魔一樣地喜愛王羲之的手法,他下詔天下,重金求購王羲之的墨寶。敢藏有王羲之作品不上交的,被發現後治罪。他一共蒐集了王羲之的三千多幅作品,可重點問題來了。這些作品中竟然沒有《蘭亭序》。他為這幅字可是寢食難安,終於打聽到這幅字藏在一個名叫辯才的和尚手中。他讓辯才交出來,但辯才否認自己有《蘭亭序》。唐太宗對此也沒有辦法,畢竟沒有確切證據嘛。這件事讓他非常牽腸掛肚,於是就對手下的臣子說,有誰能把《蘭亭序》從辯才手中弄給他,他就大大地封賞誰。房玄齡就給唐太宗推薦了蕭翼,說這個人很聰明,一定可以完成使命。

蕭翼提出讓唐太宗給他幾幅王羲之的真跡,然後他帶著這些真跡去到辯才的寺院裡,裝作一個遊客在寺院裡欣賞裡面的作品,故意引起辯才的注意。這一招成功了,辯才就和他攀談起來了。二人是越聊越投緣,相見恨晚。蕭翼就拿出自己的王羲之的真跡給辯才看,辯才看後笑笑說,不錯,但不是最好的王羲之作品。並說自己有比這些好得多的王羲之的真跡,就是《蘭亭序》。蕭翼故意裝作不信的樣子,辯才就親自帶蕭翼去到藏《蘭亭序》的地方,開啟給蕭翼看。蕭翼這下真的確定《蘭亭序》就在辯才手上。於是不久後他就趁辯才不在寺院時,謊稱自己的東西落在辯才的屋子裡,讓小和尚開門後順手牽羊把《蘭亭序》偷走了,交給了唐太宗。

唐太宗果然是驚喜異常,賞了蕭翼後,就派當時的書法大家褚遂良、歐陽詢、馮承素等人臨摹,臨摹好的分別賞賜給了有功之人。那麼《蘭亭序》的真跡呢?唐太宗把它當做心肝一樣地保護,而且最後去世後把它陪葬了。

但是,據說唐太宗的陵墓被後人偷挖後並沒有發現《蘭亭序》,所以,《蘭亭序》真跡到底怎麼樣了,已經成為了一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