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帆影古安居

湖北省隨州市隨縣安居鎮歷史悠久,遠古時代人們便在這裡留下足跡,安居鎮周邊及安南山出土過大量的文物,溠水河與溳水河交匯處就是古曾國故都城遺址。考古人員發現,曾國故城有內、外二重,內城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190米,東西寬170米,夯土城牆底寬10米,殘高1米,東、西、北三面儲存較好。城外壕寬10米。外城破壞嚴重,遺蹟不清,南北約長1300米。故城內外有夯土建築臺基和墓葬。在徐家嘴發掘出一座東周墓葬,銅器銘文有“曾孫都尹法”,證實墓主為曾國貴族,該古城應為春秋早期曾國都城,之後移於今隨州城區。

百舸帆影古安居

百舸帆影古安居

安居古鎮自宋代開埠建鎮,至今已有1300餘年。古鎮共有九街十八巷,街道沿溳水河而建,便捷的水路促進了古鎮的商業繁榮,素有“小漢口”之稱。

百舸帆影古安居

百舸帆影古安居

上世紀九十年代,安居古鎮老街尚儲存完好,老街上的居民都是老住戶,老街煙火氣濃郁,人們和諧相處,熱鬧非凡。

百舸帆影古安居

百舸帆影古安居

妻子的外祖母居住在安居鎮太平街上褚家巷,每年春節我們就會去拜年。我對安居老街印象深刻,每次去安居,我必定到老街看看,走在石板路上,街道兩旁古色古香的舊民居將我帶回到童年時光。

百舸帆影古安居

安居鎮因溳水而興旺發達,從街道的佈局可以看出明清時期經濟的繁榮,街上的民居多為明清時期的建築,每家的房屋都具有經營和居住的功能,沿街的門面房做生意,後面的房屋為客廳和寢室,大戶人家的房屋共有三排,三進三出,第一排是門面房,過去稱為雜貨鋪,經營著副食百貨生活用品,門面房後面是一個四合院,院內花壇裡的桂花、梔子花、月季花、茉莉花四季飄香,是主人夏季納涼休閒的地方。第二排房屋為堂屋,堂屋地基一般要高於門面房,堂屋又稱為客廳,是主人招待客人或家人聚餐的地方,客廳後面有一個小巧玲瓏的天井院,走過天井院來到第三排房屋,這排房屋為寢室,父母居住在中間的房間,子女分別住在兩邊,這種結構的房屋非常適合三世同堂或四世同堂居住,一大家人住在一起感覺特別溫馨。

百舸帆影古安居

安居老街十八條巷道為南北佈局,每一條巷道都通往溳水河邊,居民可以從巷道來到河邊洗衣服、洗菜,家庭主婦們一邊洗衣服,一邊聊天,棒槌槌衣服的聲音此起彼伏,歡聲笑語不絕於耳,其樂融融。漫步十八條巷道,我印象最深的當數窄巷,窄巷寬1米,長40米,巷道兩邊8米高馬頭牆使窄巷顯得異常狹窄,僅能容一人通行,抬頭仰望一線天,陽光灑在臉上,帶來一絲溫暖,心情豁然開朗。 走在青石鋪墊的巷道中,彷彿穿越時空,夢迴明清,站在溳水河畔雜草叢生的古碼頭,思緒中閃現出來往商船繁忙穿梭的景象,碼頭上人聲鼎沸,各種商品琳琅滿目,商業一派繁榮。安居鎮繁華商業得益於溳水河發達的漕運水系,安居鎮的商人將自產的土特產品用船隻運往隨縣、安陸、漢口等地銷售,再將漢口的絲綢、布匹、日用百貨等商品販賣到安居鎮,促進了當地商業的繁榮,吸引了許多商人在這裡定居,成為人們安居樂業的好地方。

百舸帆影古安居

物產豐富的安居是隨州知名的餐飲名鎮,最具代表性的有豆皮和羊雜火鍋。隨州城裡的餐館選單上幾乎都有安居豆皮和羊雜火鍋,這兩道菜已成為安居古鎮的名片,招待外地客人絕對少不了安居豆皮和羊雜火鍋,在外地工作的隨州人也是念念不忘家鄉的美食,回到家鄉最想吃的家鄉菜一定是安居豆皮和羊雜火鍋,在火鍋里加入安居蘿蔔和泡泡青,更增添了家鄉特有的味道,只有家鄉的美味佳餚才是治癒鄉愁的良方。

百舸帆影古安居

百舸帆影古安居

上世紀60年代以來,公路、鐵路交通快速發展,方便快捷的陸路運輸取代了落後的漕運,安居鎮依靠漕運水系發展的商業受到衝擊,老街依靠溳水而發達的商業逐漸蕭條,安居的交通和商業中心逐步從老街擴充套件到古鎮北邊的省道。時光荏苒,歷經300餘年安居老街,隨著人口的外遷,僅有少數老人居住在老宅裡,殘垣斷壁的老宅逐年增多,維修後的老宅已失去傳統建築風貌,明清建築風格的老街成為兒時的記憶。

百舸帆影古安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