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昌義:拒絕發表《平凡的世界》,是因為情節庸俗,實在看不下去

在各大高校公佈的書籍借閱榜單上,有這樣一本書總是出奇一致的名列前茅,這本書就是路遙先生的著作——《平凡的世界》。

這本百萬字鉅著在出版的三十多年光陰裡,累計銷量達上千萬餘冊,得到了無數人的推崇與喜愛,同時還被列為課外必讀名著之一。

周昌義:拒絕發表《平凡的世界》,是因為情節庸俗,實在看不下去

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熱度的東西便會引起爭論。。。無論是獲得1991年3月第三屆矛盾文學獎也好,讀者眾多影響力巨大也罷,平凡的世界總是伴隨著不斷的爭議,《平凡的世界》的評價是極其兩極分化的。

有人將其奉若圭臬手不釋卷,認為用最淳樸的語言寫出了最真實的故事,也有人認為其言過其實情節俗套,文字描寫過於粗糙

就如同北大教授溫儒敏評價的那般:“

讀者群主體是底層平民,大學生也佔了相當比重。同時它的語言一般,情節老套,缺少終極關懷等形而上的東西,藝術上並不精緻,也不講究技巧,有藝術上的粗糙。”

出版後面臨不斷爭議,出版前亦並非順風順水,不僅被屢次退稿無處發表,還被主流文壇所詬病。

周昌義:拒絕發表《平凡的世界》,是因為情節庸俗,實在看不下去

路遙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小時候我就想寫一部百萬字長篇,要寫家鄉、寫黃土地、寫我周圍的普通,平凡的人,準備三年,寫作三年。”

於是路遙寫下了《平凡的世界》。

在極度枯燥乏味的情況下窮盡數年,終日伏案苦思,用手中的筆構築著腦海中的世界,這個並不有趣的工作,往往只有足夠熱愛的人,才能一根筋的堅持下去,而路遙,恰好便是這樣一個足夠熱愛文字的人。

他的手指因為長時間翻閱資料疼痛難忍,生出了層層老繭,在堆滿報紙、資料的房間之中,路遙就像一隻不停歇的陀螺,或半蹲、側臥,或踱步、靠坐。白描先生回憶道:“門背後能撮兩簸箕菸頭,還有滿地的廢紙。他不讓服務員進去打掃,他擔心思路被打擾。房間裡唯一的奢侈品是抽屜裡的一包桃酥。動筆之後往往是顧不上喝水,眼睛通紅,嘴巴周圍燒滿了泡……”

周昌義:拒絕發表《平凡的世界》,是因為情節庸俗,實在看不下去

“全景式描寫改革開放之前和改革開放初期整個中國城市和鄉村發生巨大變化,展示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程序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謳歌普通勞動者的作品”——《平凡的世界》

數年伏案,終於成書。

在路遙稱之為“奴隸般的機械式工作“結束之後,並沒有撥開雲霧見光明,反而遇到了更痛苦的境遇,這本書的出版經歷並不一帆風順,反而歷經坎坷才勉強得到少量發表。

1986,路遙向當時最流行的雜誌《當代》寄出平凡的世界稿件,滿懷期盼的等待著具體發表的時間。。。由於路遙此前的作品《人生》大受歡迎,雜誌審稿由編輯周昌義完成,當地作協藉機特意向其介紹路遙新作,因為周昌義也是貧困出生,加之有過煤礦工人的經歷,所以路遙覺得把這部作品交給周昌義來審,會更加容易產生共鳴。

周昌義:拒絕發表《平凡的世界》,是因為情節庸俗,實在看不下去

陝西作協的辦公室之中,周昌義與路遙兩人初次見面,短暫寒暄過後周昌義

便帶著稿件回到賓館閱讀。

只讀了數章,周昌義便再無半點興趣,只覺得文筆寡淡索然無味,描述囉嗦不說,就連故事情節也毫無懸念落入俗套,全都在自己的預料之中。

加之新西方文學的流行,《平凡的世界》就這樣被毫無懸念的背打入了冷宮。得知此事的路遙只覺得萬念俱灰,只是拉著弟弟王天樂前往柳青墓,在四下無人時歇斯里地嚎啕大哭,宣洩著自己的委屈與無奈……

“研討會之後,我陪著路遙在北京多待了幾天。我記得離開北京那天,風雪迷漫,當時去機場的路很不平坦,雪橫著飛,有點林沖在風雪山神廟的感覺。在路上,我們的車和對面來的車幾乎相撞,打滑飛到了旁邊。我嚇得大叫,而路遙卻在車後面昏昏欲睡……他完全被失敗和批評打蒙了,車禍的那一瞬間,他渾然不覺。”——白描

周昌義:拒絕發表《平凡的世界》,是因為情節庸俗,實在看不下去

《當代》退稿一事逐漸在圈內傳開,路遙在接下來接二連三受到打擊,發表之路屢屢碰壁遭拒。

最後路遙只能在已經式微邊緣化的《花城》勉強發表,但在刊登之後反響卻十分一般,基本無人問津,因此第二部更加無處可以發表,最終只能在更加沒有名氣的雜誌《黃河》上刊登。。。中國文聯公司出版了《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初步印刷三千步試探市場反應,但結局依舊是無人問津。

當時的路遙,只覺得萬念俱灰。

周昌義在退稿之後,雖然受到了雜誌社的批評,但他的心中不曾有半點悔恨,因為收到責怪的原因是自己的自作主張,而不是拒絕發表《平凡的世界》,這說明了在雜誌社眾多編輯的眼中,這部作品確實不值得發表。

周昌義:拒絕發表《平凡的世界》,是因為情節庸俗,實在看不下去

再經典的名著,我讀不下去,就堅決不讀。就跟吃東西一樣,你說鮑魚名貴,我吃著難吃,就堅決不吃。讀書跟吃飯一樣,是為自己享受,不是給別人看的。無獨有偶,後來陳忠實的《白鹿原》,我也沒讀下去。得了茅盾文學獎,我也沒再讀。

《平凡的世界》獲得茅盾文學獎之後,周昌義依舊堅持自己的看法,如是說。

但轉機來了,毫無徵兆的給予路遙驚喜。

現實生活就是這樣,從不按邏輯常理出牌,在你滿懷希望時它給你無數磨難與打擊,在你萬念俱灰已然躺平放棄時卻又給予你撥雲見日的光明。

1988年3月27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正式連載《平凡的世界》。

周昌義:拒絕發表《平凡的世界》,是因為情節庸俗,實在看不下去

此後,平凡三部曲如荒原上引燃的枯草,無可阻攔的蔓延燃燒,聽眾的熱情猶如滔滔江水般蔓延,各大書店的平凡系列被搶購一空,電視臺收到數千封讀者寄來的信件……《人生》使路瑤一舉成名,《平凡的世界》又獲得1991年的茅盾文學獎,而這也奠定了路遙在文壇的地位,但在他短暫的一生之中,實在沒有享受多少“文學”帶來的好處。

就這樣,這部備受爭議的著作在言過其實與手不釋卷的熱愛中,不斷被人爭論探討至今……

實際上,人與人的境遇不盡相同,看法不一楊不奇怪。有人在黃土地、鄉村裡生長,從而與書中的情節感到共鳴,當然也有人從未經歷歷磨難。有人文化素質並不高,平凡的世界平鋪直敘的描述反而正合胃口,當然也有人博覽群書閱萬卷,口味越發精細刁鑽。

周昌義:拒絕發表《平凡的世界》,是因為情節庸俗,實在看不下去

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並不矛盾,如你我這般的普通人,只要能在書中有所感悟得到鼓勵,汲取到其中的養分與精華便足矣。

畢竟你愛或不愛,它就在哪裡,並繼續流傳下去。

正如路遙所說的那般:“

生活總是這樣,不能叫人處處都滿意。但我們還要熱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愛的東西很多,不要因為一個不滿意,就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