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史(四):原來你是這樣的佛教

古印度文化催生的佛教

佛教之所以成為佛教,與古印度的文化土壤是分不開的。簡單來說,佛教脫生於婆羅門教。佛教中大家耳熟能詳的說法如:苦、禪、因果、輪迴、解脫等等,並不源自佛教,而是來自比佛教誕生時間更早的吠陀教/婆羅門教的吠陀經典。

吠陀經典按誕生時間分為三部:《讚頌》、《淨行書》、《奧義書》。“吠陀”可以解釋為“智論”,與古希臘哲學的解釋“愛智”類似。

《讚頌》約出現於公元前2000年,是印度宗教哲學的鼻祖,由四部吠陀書組成,因此也叫做“四吠陀”:《梨俱吠陀》主贊誦;《夜摩吠陀》主祭祀;《娑摩吠陀》主歌詠;《阿闥婆吠陀》主祈禳。 《讚頌》是對神祗的歌詠贊頌並求禳災祈福,它提出了“原人”的概念——原人是造化一切的主神,也貢獻了最早的對印度影響至深的四大種姓的描述:

原人之口,生婆羅門;

彼之雙臂,長剎帝利;

彼之雙腿,產生吠舍;

彼之雙足,出首陀羅。

既為婆羅門教的吠陀經典,自然是為婆羅門教的統治服務的,它在書中把自己放到最高貴的位置,形成對下層階級理所當然的控制。婆羅門是世襲僧侶,主祭祀,左右宗教軍國;剎帝利是世襲的王侯武士;吠舍是從事農工商的平民;首陀羅是連修行都被禁止的賤民。前三種姓有特定的人生歷程,分為四個階段:

淨行時期:青少年時期,出家學習吠陀,種姓越高出家的時間越早,婆羅門弟子最早八歲,剎帝利弟子十一歲,吠舍弟子十二歲,學習年限有十二年、二十四年等,學成便還俗回家。

家居時期:壯年時期,學成還俗在家娶妻生子。

林棲時期:中年時期,隱居修道,昇華“神我”。

遁世時期:老年時期,修行圓滿,遁世生活。

這種生活方式的影響力一直延續到現在的印度,正如莫迪老仙在當政之餘時不時地要進山林靜修,儘管每修一次就出一個狗血的政策。

吠陀經典的第二部《淨行書》繼承了《讚頌》,進一步鞏固婆羅門教的統治。它將原人論中造化一切的主神蛻變為梵(即絕對清淨至真),它是梵我不二的,類似儒教的天人合一。它提出了善惡、因果報應、業力流轉、生死輪迴等。為什麼說這個能夠鞏固婆羅門的統治呢?想想看,你今生今世不管是在高貴的婆羅門階層享福還是在低賤的首陀羅階層受苦,這都是你在前世種下的因而得到的果報,今生今世你多多行善在來生就能得善報。其目的無非是讓人們接受現狀,接受高種姓的統治。

吠陀經典的第三部《奧義書》興起於《淨行書》之後,最終的目的便是解脫罪惡和煩惱,透過禪定和瑜伽悟得人性中唯一不二的梵淨。《奧義書》進一步確定了梵我不二的說法:大梵化生永珍,一切現象都是虛幻的,只有一個梵我是實存的,作為個人的小我要麼是跟著虛幻的現象在繼續變化(即輪迴),要麼是返還到大梵的本位(即解脫)。修行的目的是要把小我超脫昇華而歸到大我的大梵裡去。

由吠陀經典可見婆羅門教的特點:(1)崇尚祭祀;(2)奉行種姓不平等制度;(3)有神論,信奉一個實體的神。

佛教誕生在這樣的背景下,繼承了婆羅門教因果輪迴的教義,也發展出了自己獨有的思想,或者說佛教是對婆羅門教的批判性繼承。

佛教祖師釋迦摩尼本是迦毗羅衛城(今尼泊爾境內)——古印度兩三百個邦國中一國的太子,生為剎帝利,其父便是有名的淨飯王。釋迦摩尼天縱奇才,十五歲便修得極高的文學武功;二十九歲出家雲遊學道歷盡人間疾苦;三十五歲在菩提樹下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嘆道:異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便開啟了佛教對婆羅門教的反抗。

一句“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就道出了眾生平等的理念,佛祖大慈大悲,認為任何人都有成佛的潛質,不因為種姓高低貴賤而不同,就算低種姓的賤民也有可能成佛,只要能破除妄想執念,這與婆羅門教奉行的種姓制度是針鋒相對的;二者,成佛是擺脫輪迴進入涅褩寂靜的狀態,不是成為神,又與婆羅門崇拜的梵天大神不同;再者,佛教無需祭祀,因為無需供養神。

由此可見,佛教並不神秘,一切皆有跡可循。

佛教傳入中國

佛教能夠傳播至印度之外的國家地區與阿育王是分不開的。阿育王(公元前303年至前232年)是印度孔雀王朝的國王,幾乎統治了印度全境,他最後皈依了佛教並積極推進佛教的傳播。他推動了佛教歷史上有名的一次大結集——華氏城結集比丘一千眾——來彙集佛的說法,並建造了很多舍利塔供奉佛祖舍利;他推動佛教傳播至歐非各國,後進入中國。

阿育王時期正值秦統一中國的前夜,但佛教並不一定在那個時候就傳入中國了。佛教史記錄秦始皇時囚禁外國沙門室利防十八人,但古代印度對沙門的稱呼並不限於佛教徒的比丘,也可以是婆羅門教徒或瑜伽術士。秦漢之際道家方士的法術多半與婆羅門教或瑜伽術有互通之處,所以可以旁證中印文化交流可能遠早於佛教傳入。

佛教傳入中國的基本路徑:印度——阿富汗地區——經瓦罕走廊進入西域(龜茲即庫車地區,當年鳩摩羅什所在之處)——河西走廊(西域與中原的交界處,前秦苻堅始建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北魏原都城(有云岡石窟,始建於北魏文成帝)——河南洛陽,北魏新都城(有龍門石窟,始建於北魏孝文帝),然後再向南傳播。

從佛教傳播路徑看,它與中國文化的融合始發於河西走廊,然後再傳播至內陸。這就是為什麼在河西走廊的敦煌出現了震鑠古今的世界最大佛教建築群莫高窟。

也有傳說講佛教在東漢時期就傳入中國,時有漢明帝(光武帝之子)夜裡夢見金人,便遣使去西域求經,到大月氏國(阿富汗地區)遇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兩位法師,迎回洛陽安置在白馬寺,並譯出《四十二章經》。

這一傳說的真實性已無從考證,但筆者認為它不可信的原因有二:

其一,佛教傳入中國並非一蹴而就,畢竟佛教思想(出世)與當時流行的儒道兩家(入世)相去甚遠,拋妻棄子出家修行在儒家看來與禽獸無異;佛家的清淨無為是真的無為而道家的無為是為求有為。漢明帝不可能僅憑一個夢就把這“異端邪說”不經融合強行引入中國。佛教早期為了在中國推行,盡力迎合道教和儒家的思想學說,承認《老子化胡經》所記載的佛教是老子西出函谷關所創,並且佛教也推行儒家的孝,稱孝是為父母贖罪。

其二,《四十二章經》全文僅三千多字,貴為皇帝遣使求經結果只求得一部經書,未免太過兒戲——想想後來的民間取經專家唐僧一人就取回了六百多部經書。更何況《四十二章經》內容比較簡單,翻來覆去的講修行先要去除愛慾——

“汝等沙門當舍愛慾,愛慾垢盡,道可見矣”,“愛慾之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人從愛慾生憂,從憂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

“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斷陰,佛謂之曰:若斷其陰,不如斷心”。這句話厲害了,說有人老搞那事,想要切掉自己的jj,佛祖說,斷jj沒用的,要斷心才行,即要從內心裡捨棄愛慾。

“天神獻玉女於佛,欲壞佛意。佛言:革囊眾穢,爾來何為?去!吾不用”。這句話在佛經裡也是神一般的存在,說天神故意給佛祖獻上玉女想要破壞佛祖的清淨心,佛說,這一堆皮囊包裹的汙穢的東西(指玉女)想要幹嘛,快滾,我不會搞你的。玉女在佛眼裡只不過是一堆汙穢的東西,這與佛所講的色即是空無異。

比較可靠的佛教入華的記載是東漢)漢桓帝時安息國(伊朗地區)沙門安世高和月氏國沙門支讖到洛陽,各譯佛經數十部。漢靈帝時印度沙門竺佛朗也到洛陽,極力提倡佛教,產生了主張與中國文化調和的名著《牟子理惑論》。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在中國才有了比較大的發展,暫時按下不表,下篇講魏晉名士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