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顏山八景

古代的地方官多系科舉出身,基本都能做到滿腹詩文,每到一處任職,閒暇多於公事。所以常與各地名公大族遊山玩水,聯絡情感必不可少。遊樂之餘,常吟詩敘文,讚美當地的物阜民豐,山清水秀,予以傳播,以壯名聲。所以好將當地風光為題,輟成一詩,因為詩是八句,必湊八景,例如,杭州、西安、北京、南京、青州等地,都有八景傳世。

​我所知道的顏山八景

孫偉 | 攝

博山立縣較晚,最早稱顏神鎮,這裡風景秀麗,抱山環水,在明代顏神鎮隸屬青州,有位地方官,名和清,作了一首詩,羅列八景,為地方增色。這八景之詩,首載於康熙九年之《顏神鎮志》。景美詩美,流傳至今。

八景之詩:(顏山八景)黑山暮雨雁飛斜,峨嶺晴嵐啼暮鴉。孝水澄清遺婦澤,陽坡繞翠近人家。禹山積雪陰無日,仙洞藏春地早花。秋谷高風賢址在,珠泉印月煮新茶。郎朗上口,合轍押韻,廣為流傳。這是一首規範的七律詩,其中有自然景觀,也有建築景觀。

(一)黑山暮雨雁飛斜

​我所知道的顏山八景

分雁石,丁立昌|攝

此景是八陡鎮之黑山爺爺廟附近的一塊巨石,據先輩們說,大雁南歸北返,到此皆分列飛行,人言不虛,自然界妙觀不少,但幾百年來也未經科學驗證,巨石尚在原處屹立於綠林碧草間,縣誌上列為古蹟。博山文化名人程玉文先生曾繪有顏山八景圖,此景列為榜首,橫幅鉅製、廣為流傳。

(二)峨嶺晴嵐啼暮鴉

​我所知道的顏山八景

文筆峰,韓祥龍|攝

峨嶺,博山孝婦河東岸之峨眉山。山在城區南邊,與第一醫院緊鄰,現在的水印藍山及水泥廠宿舍、都在其山勢範圍內,先前的奎星樓,文筆峰(俗名饃饃頂),也依原貌修復,排列山頂,很有氣勢,這裡早年林木蔥蘢,環境靜謐,每到夏秋黃昏薄暮之時,成群覓巢歸鴉,喧鳴亂舞於彩霞夕照間。亂鏡顯靜,為山林增色。如今這裡居民樓林立,此景早已無存。

(三)孝水澄清遺婦澤

​我所知道的顏山八景

孝婦河,賈元德 | 攝

就是指把山城一分為二的孝婦河,說的是孝婦文姜的故事,現在我們常提的“大廟”,正名叫“順德夫人祠”,也是紀念顏文姜的大廟。建廟頗早,歷史悠久,孝婦河是由大廟廟中的靈泉和上游的淄河水彙集而成,碧流潺潺流過淄川,張店,桓臺等地。在八景中,這一景變化不大,就是多了許多的水泥橋和建築了高高的河岸。此河,早年雨汛時期,濁流滾滾,也曾給山城帶來災害,現經政府大力根治,已是碧水長流的盛觀,沿河兩岸是山城交通要道,車水馬龍,蔚為壯觀。

(四)陽坡繞翠近人家

這一景點是指峨眉山之陽處,優雅閒逸的農家風貌,原址在現在新博公路北端之東,原水泥廠(現水印藍山社群之南),是神頭村轄區的一片蔬菜地。這兒因終日陽光普照,水源充足,蔬菜長勢蓬勃,常年碧綠,幾棟農舍點綴其間,淳樸可觀,但自建國初期,建工廠,修公路,此景點早已消失。

(五)禹山積雪陰無日

​我所知道的顏山八景

李軍勇 | 攝

禹山就是原山山脈北端的一個山峰­——禹王山,從姚家峪公路可以直達山麓,禹王山是原山連綿山勢中的最高峰,在城中就能望見,山勢陡峭,山頂有廟,叫禹王廟。傳說大禹治水曾在此小憩。因峰高而窄,冬雪難化。居人還有一氣候俗語曰:“禹王山帶帽,大雨馬上到,”當時沒有氣象預報,農民常以觀氣象,還很準確,這應該也是自然界一奇。

(六)仙洞藏春地早花

​我所知道的顏山八景

呂祖廟,張衛青 | 攝

指小頂南邊的團山山峪,團山峪是個低谷,南面澇坡頂,團山與北面鳳凰山之間形成團山峪,峪中陽光普照,地氣較暖,仙洞藏春是指這兒的呂仙洞,洞口周圍有大片迎春花,因洞坐北朝南陽光充足,迎春開花季節,早於其它地方,博山早年的迎春花繁茂之處有三個地方,這兒一處,還有因園的南坡和神頭藥王廟院內,春來花團錦簇,常有遊人觀駐。團山山涯的石壁上兩塊石碣,左邊刻有張新曾書丹的“劍光鶴影”不知是何典處,但稍感殺氣,右邊是是湖南人瞿方梅來博拜訪石冠英時,書寫的易經名句“退藏於密”都是巨書,氣勢磅礴,刻於石壁頂端,很費功夫。

(七)秋谷高風賢址在

​我所知道的顏山八景

​我所知道的顏山八景

原景點尚存,指東關城門外的範公祠,“橋上流水,橋下行人”的後樂橋,就在其旁,範公是北宋名臣范仲淹,據說曾在此讀書,範公祠現已與趙執信紀念館聯為一體,在城市未改造前,秋谷是南北走向,其東、西兩面是立聳的荊山和新泰山,風勢較強,此景也是以頌範公之高風亮節。

(八)珠泉印月煮新茶

南關村東邊的龍泉寺,也是博山城區的一處遊玩勝地,現在其北大殿,還孤零零地留在原處,夾在居民樓和第一醫院之間,寺中有龍泉,碧水清澈,附近居民常飲此水,此水由廟中流出從南關和新建二路南邊的人工修建的水渠中,流過孔家橋,匯入孝河,大殿西邊有個當地俗語叫“哈巴泉”,也就是隱在石洞的泉水,叫珠泉,神就神在深隱石洞的珠泉,月夜,皎潔的月亮,能深印泉中,這是奇觀,如果說從中取水泡茶,我見過此泉深隱洞底,取水不易,也無人敢去取水。

​我所知道的顏山八景

顏山八景,自面世以來的數百年間,膾炙人口,視為美談,現在尚有痕跡可尋者,為秋谷高風,古洞藏春,峨嵋晴嵐幾處,原跡尚在者,為孝水澄清,禹山積雪,黑山暮雨,蕩然無跡者僅陽坡繞翠和珠泉印月而已。在當前的新形勢下,許多新景點亦油然而生,繁榮著博山的旅遊事業。豐富著人們的遊樂生活,博山山多水足,許多地方還有待開發,近日原怡園舊貌已恢復完成,這也是山城一個創舉,繁榮富強指日可待。

徐承錕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