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霸”錢起:考場寫出千古名篇

“考霸”錢起:考場寫出千古名篇

在眾星璀璨的大唐,錢起顯得並不起眼,甚至現在很多人都沒聽過他。然而,他卻是他那個年代的巨星,位列“大曆十大才子”之首。在當時,皇家貴族、社會名流出個遠門,都希望能夠得到錢起的一首詩,作為送行的禮物,那就是極高的榮幸。

錢起所處的年代是什麼年代呢?錢起的年代,前繼李杜、王孟、高岑,後接元白、韓柳,是唐詩前後兩座高峰的過渡期。大曆年間,即唐代宗時期,公元766年-779年。

錢起出身普通,成名之路也非一帆風順。在成功之前,他曾經歷了多次科考落榜。直到唐玄宗天寶十年(751年),二十九歲的他,才成功登榜,一舉拿下當年的全國總冠軍。

而他這一次考試的答卷,也成為他一生引以為傲的作品,更成為大唐三百多年曆史中最出色的考場詩作。

這首詩不僅使錢起成功翻身,還成為了流傳千古的名作,被後世眾多大咖點贊、模仿。

這次讓他改寫命運的考試,試題是“湘靈鼓瑟”,語出《楚辭》。錢起拿到試卷後,沙沙沙很快就寫完,並上交了答卷。

拿到他答卷的主考官一開始不以為然,認為倉促交卷往往是應付了事。然而,當主考官看完答卷上的詩文時,不禁拍案叫絕,認為是神來之作。

錢起同學的答卷詩文是:

省試湘靈鼓瑟

【唐】錢起

善鼓雲和瑟,常聞帝子靈。

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

苦調悽金石,清音入杳冥。

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

流水傳湘浦,悲風過洞庭。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湘靈鼓瑟”,最早出自屈原的《楚辭·遠遊》中的“使湘靈鼓瑟兮,令海若舞馮夷”,講的是一個悽美的神話故事。

據說在上古之時,舜帝有兩個妃子,叫做娥皇、女英,夫妻非常恩愛。後來舜帝視察南方,在蒼梧山離世,二女非常悲痛,在湘水之畔哭泣而死。後來,她們便化為湘水女神,常常在洞庭湖面鼓瑟,表達哀思。

錢起同學在詩的前兩句,就單刀直入點明主題。“善鼓雲和瑟”,“善鼓”,非常善於鼓奏,“雲和瑟”是瑟的名稱。“常聞帝子靈”,“帝子”指湘水之神,化用《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的語意,意思是:常常聽說湘水的神靈。

前兩句的意思:常聽說湘水的神靈,非常善於鼓奏雲和之瑟。

中間八句,從“馮夷空自舞”到“悲風過洞庭”,講的都是湘水女神鼓奏技藝之高超,瑟聲之空靈美妙,曲調之深沉哀怨。

最終,錢同學在結尾處筆鋒一轉,放出了他的大招——“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樂曲在高潮中戛然而止,湘水女神已經離去,唯有江上幾座蒼翠聳立的青山,和餘音繞耳的恍惚迷醉。

讀罷此詩,主考官大為讚歎,甚至認為最後兩句必有神助。

而據《舊唐書·錢起傳》所載,最後兩句得之頗為蹊蹺。據說,錢起趕考的途中,住在京口旅店,一夜月下散步,聽到戶外有行吟的聲音道:“曲終不見人,江上數峰青。”再三往來,錢起急忙跟著聲音去找,卻什麼也沒看見,曾以為有怪異。後來在尚書省考試,試題為“湘靈鼓瑟”,自然而然用這十個字作為最後兩句。他自己也認為是有神助。

錢起的這次考試使其名聲大噪,成為了京城裡炙手可熱的文化名流,初授職秘書省校書郎。後來,錢起奉使命入蜀,授以考功郎中。在大曆年間,錢起回京城任太清宮使,最後位至翰林學士。

“考霸”錢起:考場寫出千古名篇

錢起的詩清空閒雅、流麗纖秀。例如他的這首《歸雁》。

歸雁

【唐】錢起

瀟湘何事等閒回,水碧沙明兩岸苔。

二十五絃彈夜月,不勝清怨卻飛來。

文化大咖“六神磊磊”在他的書裡說,這首詩是他小時候最喜歡的詩。意境很空靈,景色很美,還有一問一答頗有情趣。

這首詩是什麼意思呢?

詩人問歸雁:瀟湘那個地方碧水明沙,水草豐美,食物充足,大雁啊大雁,你為什麼又要飛回北方呢?

歸雁答:是因為湘靈鼓瑟,每當月夜降臨,湘靈彈起二十五絃的瑟,我實在受不了那種冷清幽怨啊,所以只好向北飛來了。

就是這麼一首小詩,畫面感明麗生動。再例如錢起的《銜魚翠鳥》,一首更短更清新的小詩。

銜魚翠鳥

【唐】錢起

有意蓮葉間,瞥然下高樹。

擘破得全魚,一點翠光去。

這首小詩僅有短短的20字,卻完整地描寫了翠鳥捕魚的場景,第一句,翠鳥躲在高樹上,注視著蓮葉間小魚的一舉一動;第二句,翠鳥發現目標後,從高樹上猝然一閃而下;第三句,翠鳥破水而入,啄得潛魚;第四句,啄到魚後,翠鳥就貼著水面飛走了,一閃而逝。

畫面生動活潑,翠鳥銳利的目光、敏捷的動作,描寫精準到位。司空圖在《詩品》評價此詩:“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我們小學語文課本學過一篇文章叫做《翠鳥》,是一篇散文,作者描寫了翠鳥捕捉小魚的場景,形象生動。但較之這首僅用20字表達全部意思的小詩,散文《翠鳥》明顯又要遜色幾分了。

“考霸”錢起:考場寫出千古名篇

錢起與王維、裴迪都是好基友。他曾寫過一篇名篇《裴迪書齋望月》,寫的是一個初秋的晚上,在裴迪書齋賞月的情景。

裴迪書齋望月

【唐】錢起

夜來詩酒興,月滿謝公樓。

影閉重門靜,寒生獨樹秋。

鵲驚隨葉散,螢遠入煙流。

今夕遙天末,清光幾處愁。

這首詩的意思是,幾個朋友聚在一起,飲酒吟詩。不知不覺中,夜色漸濃,月亮升起來了,月光灑滿了亭臺和樓閣。此時,主人所在的深深庭院,層層門戶早已關閉,戶外萬籟俱寂,一陣清風吹來,枝葉沙沙,頓感秋夜清涼。

月色太亮,喜鵲撲稜稜猛然飛起,震落了片片秋葉。月色明媚,月夜裡的熒光也變得暗淡。今晚在此月色如水,又將惹動多少人的愁思呢?

全詩意境清新,是錢起的名作之一。

此外,作為當時炙手可熱的名人,錢起還寫了大量的餞別詩、送別詩。《送僧歸日本》是其中之一。

送僧歸日本

【唐】錢起

上國隨緣住,來途若夢行。

浮天滄海遠,去世法舟輕。

水月通禪寂,魚龍聽梵聲。

惟憐一燈影,萬里眼中明。

此詩最後一句,“惟憐一燈影,萬里眼中明。”表面上寫景,逐漸遠去的孤船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上,實際上充滿禪機,日本僧人心中的那盞佛燈,隨著他此番遠去,也將揚帆萬里,帶去燦爛光明。

對於錢起在唐詩中的歷史地位,“六神磊磊”評價稱,在承接“開天”(開元、天寶時期)和“元和”(唐憲宗元和年間)兩座唐詩高峰的錢起年代,他努力發光發熱,照亮了唐詩“U形彎”的谷底。他的作品像一幅幅小水彩畫,清新而亮麗。為唐詩長廊,帶來了另一種視覺享受。

“考霸”錢起:考場寫出千古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