匾額藝術與文史知識(二):齒德兼優

匾額,俗稱匾,即懸於門楣上的牌匾。是集文學、書法、雕刻、印鑑、裝飾、建築等藝術門類於一體的綜合藝術形式。許多匾額內容都能講出妙趣橫生的故事或歷史典故,深受我國曆代民眾的喜愛。早在秦代我國就出現了匾額,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一塊好的匾額,既有較強的思想性,又有藝術性,能給人以好的教育和啟迪。在潤物細無聲中淨化著人的心靈,涵養著人的性情。

今天我們說的這塊匾是:

齒德兼優

:此匾讚譽受匾人不僅年高,而且品德高尚。齒指人的年齡。孔穎達註疏:“齒,年也。”

該匾上款:大監元錦翁石老先生大人懿行。下款:諸親友頓首拜,光緒廿九年桂月穀旦。

監元,國子監課業考試第一名。錦翁,是美稱。懿行,指善行。光緒廿九年即公元1903年。桂月穀旦,桂月,指八月,農曆月份的別稱。穀旦”一詞源自《詩經˙陳風˙東之門》,詩中有:“穀旦於差,東方之源”。《毛傳》解說:“谷,善也。”《辭海》中“穀旦”,表示晴朗美好的日子。“穀旦”即良辰吉日。這裡指刻寫匾的日子。

此匾寬2米,高1。08米,為木質匾額。匾文陰刻行書,上、下款陽刻楷書。匾黑底金字、四角飾夔紋,上邊框正中飾二隻蝙蝠圍一“壽”字圖案,下邊框正中飾三隻蝙蝠圖案,蝙蝠兩側飾暗八仙圖案,右框飾蓮花插瓶圖案。

夔紋是商周時期青銅器上一種動物紋飾,有二十多種,有的夔紋已變形為幾何圖形,此匾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