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唐代詩人戎昱在桂林寫的《桂州臘夜》,春節將至,你想家了嗎?

讀唐代詩人戎昱在桂林寫的《桂州臘夜》,春節將至,你想家了嗎?

讀唐代詩人戎昱在桂林寫的《桂州臘夜》,春節將至,你想回家了嗎?

說起唐代詩人戎昱,相信大家沒有什麼印象,但他確是中唐前期比較注重反映現實的詩人之一。在《全唐詩》中留有118篇詩文,名作《苦哉行》寫戰爭給人民帶來災難。羈旅遊宦、感傷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臘夜》較有名。一生中經歷磨難較多,寶應元年(762),從滑州、洛陽西行,經華陰,遇見王季友,同賦《苦哉行》。大曆二年(767)秋回故鄉,在荊南節度使衛伯玉幕府中任從事。後流寓湖南,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長安,任侍御史。翌年貶為辰州刺史。後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職,流寓桂州而終。

讀唐代詩人戎昱在桂林寫的《桂州臘夜》,春節將至,你想家了嗎?

當年戎昱落魄桂州(現在的桂林),因其詩才還演繹了一段傳奇的故事,使其變成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

讀唐代詩人戎昱在桂林寫的《桂州臘夜》,春節將至,你想家了嗎?

大曆後期戎昱宦遊到桂州。一天夜裡,桂州刺史李昌巙巡查境內,住進一家小店,夜深時隱隱聽到笛聲,他正待感慨作詩,又聽得庭院裡有個年青的聲音吟誦著一首五律:“入夜思歸切,笛聲清更哀。愁人不願聽,自到枕前來。風起塞雲斷,夜深關月開。平明獨惆悵,飛盡一庭梅。”這就是戎昱的《聞笛》詩,李昌巙暗自驚奇,這位年青人的詩怎麼作得如此合自己心意,天明一定弄個明白。次日,李昌巙找到戎昱,請他做自己的幕賓,很鄭重地招待他。戎昱到桂州第二年的歲暮,寫下了抒發懷鄉思歸之情的《桂州臘夜》,詩云:“坐到三更盡,歸仍萬里賒。雪聲偏傍竹,寒夢不離家。曉角分殘漏,孤燈落碎花。二年隨驃騎,辛苦向天涯。”驃騎,是驃騎將軍的簡稱,此處借指戎昱的主帥李昌巙。

讀唐代詩人戎昱在桂林寫的《桂州臘夜》,春節將至,你想家了嗎?

今天筆者要說的就是戎昱的這首《桂州臘夜》詩。

原文:“坐到三更盡,歸仍萬里賒。雪聲偏傍竹,寒夢不離家。曉角分殘漏,孤燈落碎花。二年隨驃騎,辛苦向天涯。”

他這首詩表明的意思是:除夕守歲一直坐到三更盡,回鄉之路遠隔萬里長路狹。雪花颯颯作響偏落竹林旁,淒寒之夜幾番夢迴總關家。破曉的號角替代殘夜漏聲,孤燈將要燃盡掉落碎芯花。這兩年離家在外跟隨驃騎,艱辛勞苦歲暮還滯留天涯。

讀唐代詩人戎昱在桂林寫的《桂州臘夜》,春節將至,你想家了嗎?

全詩主題還是“思鄉”,因為戎昱是荊州(今湖北江陵)人,與桂州相距千餘里,而他卻不能與家人團聚,感慨而發,寫下了這首“思鄉”曲。

讀唐代詩人戎昱在桂林寫的《桂州臘夜》,春節將至,你想家了嗎?

戎昱在這首詩中的立意是:開頭兩句就寫除夕守歲,自己直坐到三更已盡。這是詩人在離鄉數千裡,思歸無計的處境中獨坐到半夜的。一個“盡”字,一個“賒”字,對照寫出了鄉思的綿長,故鄉的遙遠。一個“仍”字,又透露出不得已而滯留他鄉的淒涼心境。為了生計,說出了想回又不能回的尷尬局面。而後就寫道這樣的思鄉之情迷糊了自己心境,想睡又睡不安穩,進入了一種時夢時醒的朦朧境地。所以,“雪聲偏傍竹,寒夢不離家”,自己在斷斷續續的夢中,總是夢到家裡的情景歷歷在目。就在天要亮的時候,從夢中清醒,自己還何時青燈照壁,那盞孤零零的昏暗油燈掉落著斷碎的燈花使自己浮想聯翩。思鄉累,思鄉苦,但卻無可奈何!

看到戎昱的這種在外漂泊的境遇,春節將至,你想回家了嗎?

2020年1月16日於艾墨軒

讀唐代詩人戎昱在桂林寫的《桂州臘夜》,春節將至,你想家了嗎?

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