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禮》4——孔子盡禮

禮:《說文》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釋名》禮,體也。得其事體也。

四、【孔子盡禮】

至聖孔子。老聃是師。事君盡禮。溫恭威儀。

【原文】

周魯孔子、幼嬉戲。陳俎豆。設禮容。適周。問禮於老聃。仕魯。攝行相事。事君盡禮。入太廟。每事問。從而祭。膰肉不至。遂行。過宋。與弟子習禮樹下。燕居。申申夭夭。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

孔子為三代完人。所盡不僅禮也。惟禮教以周孔為尊。周公制禮。孔子定禮。而禮教得以大明。以天縱之聖。猶問禮於老聃。且入太廟。每事必問。子貢欲去告朔餼羊。猶曰我愛其禮。故為萬世之師也。

【白話解釋】

周朝時候。魯國裡有個大聖人。就是人人最尊敬的孔夫子了。孔夫子在幼年遊戲的時候。就陳設了禮器。裝了行禮的儀容。可見他生性是喜歡講禮的。到了周朝。就在老子那兒問禮。後來在魯國裡做司寇官。代理著相國的職務。他的服事君王。非常的盡了禮節。走進周公的廟裡。每一種事情。都要向人家問著。有一次、跟了魯國的君主行祭禮。可是燒熟的祭肉。沒有分給孔夫子。孔夫子因為他們無禮。沒等到脫下禮帽來。就離開了魯國。走到別地方去。路過宋國地方。和一班弟子們在樹底下習練禮節。孔夫子在平常沒有事的時候。他的容貌很舒暢。神色很愉快。外面雖然溫和。可是仍舊帶著嚴肅。外面雖然威嚴。可是不流於剛猛。外面雖然恭謹。可是心裡仍是很安泰的。他遇著放得不正當的坐位。就不肯坐下。割得不方正的肉。他就不肯吃。可見得聖人對於小小的事情。也是不肯苟且的。

《論語》八佾第三……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子貢提出去掉每月初一日告祭祖廟用的活羊。孔子說:“賜,你愛惜那隻羊,我卻愛惜那種禮。”

告朔:朔,農曆每月初一為朔日。告朔,古代制度,天子每年秋冬之際,把第二年的歷書頒發給諸侯,告知每個月的初一日。餼羊:餼,xì。餼羊,祭祀用的活羊。愛:愛惜的意思。

張居正註解:孔子之意在於存禮,而子貢之言,唯求節省,聖賢度量之廣狹,用心之大小,區以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