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傳佛教寺院的日常—朝暮晚課

漢傳佛教寺院的日常—朝暮晚課

朝暮課誦,又稱為“課誦”,是佛教寺院定時念持經咒、禮拜三寶及梵唄唱贊等法事。因為課誦是佛教寺院僧眾日常最基本的宗教修行,是每天早晚必修的,所以稱為“功課”或“朝暮課誦” 。

關於課誦的起源,在《法華經法師品》中,已經有受持法師、讀經法師、誦經法師的記載,所以,可以推測我國課誦的風尚,是從西域等地的佛教譯經家所傳來的,我國典籍中最早關於課誦的記載,是在《吳書-劉繇傳》附記東漢豔融的事蹟,窄融建可以容納三千人浮並且課讀佛經,許多喜歡佛教的人都來聽道。歷代皇帝也有提倡課誦的,可見課誦的普詢及其歷史的悠久。

課誦的儀軌與制度。古印度是奉行“三啟”儀制,當時普遍諷誦馬鳴所作的黃佛詩歌《佛所行願》,所以首先鏡揚馬鳴所集的費佛詩文。其次正誦佛教,最後陳述冋向發願。全部過程是“節段三開”,所以稱為,“三啟” 在誦經完畢後,大眾同聲念“蘇婆師多”或“娑婆度”(費嘆經文為微妙語的意思)。我國古今法事唸誦的基本儀制。也是“三啟”式的唸誦法:無論舉行任何法事,都是先安排費(香贊或贊偈)。其次是文(經咒本文、有關儀文等),末了迴向發願(或偈或文,或偈文兼舉)。只有字尾大眾志誠同聲念“蘇婆多”或“婆婆度”,在我國唸誦儀中很少見,可是在有關法事文的末尾也有稱“善”或“善哉” “娑婆度”就是“善哉”的意思。

我國唸誦儀制始創於東晉道安所制定的僧尼軌範,其中制定有常日六時行道,飲食唱食法,這就是課誦齋粥儀。我國原來便有經咒、梵顧等較為簡單的唸誦。昔代後發展岀懺法。後來陸續有懺法、焰口,水陸等。唱唸逐漸複雜,到了唐代馬祖道一營建叢林,白丈懷海制定清觀,唱唸逐漸規範化,尤其在明代,叢林中普遍形成朝暮課誦的制度,尤其雲棲株宏《諸經日誦集要》,可以說是現代朝暮課誦的原型。

自雲柄株宏之後,各寺的日常課誦逐漸統一,成為定規,即每日有”五堂功課,兩遍殿” 。

早課是全寺僧眾於每日清晨(約在寅醜之間)齊集大殿,唸誦《楞產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經》各一遍,在唸誦的起止都配有梵唄讚偈。其中,《愣嚴咒》為一堂功課,《大悲咒》、“十小咒”等為一堂功課,有些寺院這兩堂功課輪流念,只有在佛教節日才念兩堂功課。如果在初一、十五,早課之間加唱“香贊,即《寶鼎贊》,如果在佛菩薩聖誕或普佛時,則唱《戒定真香》。

一般寺院在平時鬱是直接從《愣嚴咒》開始唸完《大悲咒》、“十小咒”後,便唸誦《心經》然後,維那起腔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三遍,再唱贊偈。

贊偈華,兩序大眾岀班繞佛,念“南無阿彌陀佛”幾百聲。接著。轉板念“阿彌陀佛”,大眾歸位,跪下三稱“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等 最後。唱《韋陀贊》。

如果逢初一、十五朔望時,早課完後,頂禮三拜,不問訊,仍然向上立定,維那師鳴磐三聲,獨自稱各位祖師名字。

頂禮完後,仍然站立,維那敲磬三聲,然後維那呼:“時維佛曆X X年,公元X X月X X H朔(望)旦良辰,大眾師雲集大殿普禮三拜、維那般三下磬,接三下大鐘 這樣,早課全部結束。

晚殿有三堂功課,就是誦《佛說阿彌陀經》和唸佛名;禮拜八十八佛和誦《大懺悔文》;放蒙山施食誦《阿彌陀經》和唸佛名是祈願自己往生淨土。八十八佛中。前五十三佛名出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是娑婆世界的過去佛;三十五佛名出自《決定毗尼經》,是現在十方世界的佛八十八佛都可以為眾生作懺悔主,因此向八十八佛申述自己改悔罪惡的願望,是可以滅置的。《大懺悔文》也出於《決定毗尼經〉,唐不空三蔵曾譯有《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本來唸誦佛號時,要求配以禮拜的動作,一佛一拜,再加以禮佛開始前的誦偈和發願時所行的禮拜,及後來唸誦《大懺悔文》時所行的禮拜,總共合成108拜,表示願斷108煩惱的意思 我國古人雖把懺悔文定為108禮,但是實際除了個人如法禮誦外,在叢林裡多是跪誦而不禮拜。

八十八佛後,大眾問訊轉身對面而立,進行蒙山施食,蒙山施食儀是宋代甘露法師(或稱不動上師)所作,他居住在四川雅安的蒙山,他依據《救拔焰口餓鬼經》以及《水陸施食法〉等作《施食儀》。

放完蒙山後,維那起腔唱。然後,繞佛念“南無阿彌陀佛”,幾圏後 轉板念“阿彌陀佛”,歸位,跪下三稱“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

接著用引磬跪白“十方三世佛”等《大慈悲菩薩發願偈》或宋代遵式大師所作,“一心歸命”等《小淨土文》,然後念“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之後是三歸依,念《大悲咒》,唱(伽藍贊》。

明清以來,早晚課成為寺院共同修行的必修課。但是由於機體情況的不同,有些寺院五堂功課全部唸完,有些寺院則沒有。而且在唱腔上也有差別,但總體是統一的。

圖:網路文:佛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