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歸專注的職業人:匠心精神永遠不會被時代淘汰

迴歸專注的職業人:匠心精神永遠不會被時代淘汰

身處這個情緒複雜的季節,我們惶惑不安,緊張於體溫升高的每一度,也焦灼於喚醒生活的熱情,期待春暖花開的一天。

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有一群人決心迴歸生活裡必須的專注,用對職業的熱情雕琢細節,將外界的紛擾置之度外。他們用心與行動,找尋到了一片精神的避難所。

信香 廣東 自由攝影師

艱難夜拍,只為定格真實的人間

我常在夜晚拿起照相機,記錄夜幕下的城市。母親不能理解,“為什麼不在白天去?”

夜拍的緣起,是在夜晚的河邊遇到一個女孩。她一襲白裙,雙手抱頭在默默哭泣。過去我總追求定格人物“一瞬間”的狀態,但那次,我像被什麼驚懾住,沒有舉起相機,只是遠遠看著。女孩哭完後,從包裡掏出小鏡子,認真補了妝,若無其事地離開。

人在白天的努力、堅強以及快樂,或許都是掩飾自己的面具,真實的柔軟和脆弱只在夜色下發洩出來。那之後,我常常夜晚出門掃街。我看到走進便利店的人不一定是為了買一瓶水,只是想進去看一看;一對年輕的情侶凌晨三四點還在夜幕下漫步;下著雨的街頭,白髮的爺爺帶著老伴出來吃一碗餛飩麵;一個年輕人繞著環城路夜跑,像在找尋什麼。

夜色昏暗,拍照比白天困難,我的變焦鏡頭無法拍照,定焦鏡頭有時無法靈活地放大縮小……我還是喜歡在每個夜晚出門,真正去理解生活在這都市裡的人,去尋找生活中稍縱即逝卻值得被銘記的一些瞬間。這些,都遠超按下快門的那一刻歡愉。

迴歸專注的職業人:匠心精神永遠不會被時代淘汰

圖|深夜便利店

林琅 海南 電臺主播

聲音背後,藏著主播的秘密

搭檔有段時間嗓子發炎。插播廣告的幾分鐘空檔,他迅速喝口水,然後將嘴巴移開麥克風幾公分,乾咳幾聲,確保切換回來時聲音恢復如常。

在海口的這家廣播臺,我是一名入職2個月的代班主播,搭檔則是我們這檔節目的總監,從業已有十年。這份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不管前一晚失眠還是生病,只要對準麥克風,呈現在電波里的職業狀態都必須是輕快、活躍的。

第二天如果有節目,我一般都會早點休息。搭檔的工作任務比我重得多,常常凌晨一兩點還在工作。但在我無法獨挑大樑時,他覺得自己有責任帶好新人,還是會堅持同我一起直播。

直播時需要對話,有時我接不上茬。搭檔總是鼓勵我,這是因為我人生閱歷不夠,只有不斷地輸入,將這些輸入轉化為自己的知識,才能不斷地輸出。我心悅誠服,日常堅持看《十三邀》《圓桌派》《奇葩說》等談話節目,留心在談話間隙輸出的觀點,觀察嘉賓們自如的狀態;我也會大量地閱讀,希望能在直播時輸出新鮮的觀點。

雖然聯絡聽眾的只有電波,我也要呈現給他們最有價值的聲音。

迴歸專注的職業人:匠心精神永遠不會被時代淘汰

圖|在廣播臺

二泉 浙江 生態學專業 大四學生

做科學研究,一點點誤差都不行

本科期間,我曾和同學一起開展實驗,需培養幾種細菌作為實驗材料。我們將菌種從超低溫冰箱裡取出,在培養箱內培養幾小時,取出接種到培養基上,再放入培養箱內約10小時後取出,在培養液培養直至菌液達到標準濃度。每一步都得嚴格遵守程式和時間要求,反覆嘗試十幾遍,我們才終於培養出合格的細菌,能進行下個環節。差不多一年,我們才將實驗部分做完。

對立志做科研的我來說,耐心和嚴謹是基本功。

今年1月份,我隨中科院生態環境中心的老師們一起去鄱陽湖觀鳥。唯有找準最佳路線,才能在觀鳥時節約時間。我和師哥師姐嚴陣以待做路線規劃,晚上錄入統計資料,清晨五六點鐘又爬起床。

那天,我們像往常一樣抵達觀測地點。專家組的一位老師先從望遠鏡裡發現正在棲息的雁群,興奮不已,讓我們輪流觀察。我小心翼翼地湊近,看到一大片黃褐色草地上,白色的是天鵝,灰色的是大雁,加起來能有數萬只,很是壯觀。

那一天,我們觀測、統計了十幾種大雁。我覺得,這些天的辛苦都值得了。

迴歸專注的職業人:匠心精神永遠不會被時代淘汰

圖|在望遠鏡裡看到的鳥群

小黑 雲南 研究生

演出前,提前到場同舞臺無聲交流

我對錶演的熱愛要追溯到初中。母親看我敏感內向、不太敢和同學打交道,特意給我報名了一個表演培訓班。一次上課,老師帶我們做感受力訓練,她播放了一段舒緩的音樂,讓我們趴在地上,假裝自己是一顆種子,漸漸長成大樹,後來又留下一地種子。這種經歷非常奇妙,我感覺自己的內心像是被打開了,漸漸變得外向自信。

我自然地喜歡上表演,後來透過藝考考上藝術學院。大一時,學校要求出早功,我每天6點半出發去學校的南湖練功。過了一個學期,已經沒什麼人再去南湖了,我依舊每天堅持。

大三時,我第一次在大戲阿加莎的《無人生還》裡擔當重要角色。我找來《無人生還》的3個版本,一遍一遍反覆觀看。正式排練後,我早上9點鐘進劇場,一直排練到晚上10點半,不斷地背臺詞、練形體。大四排練畢業大戲《荒原與人》,那場戲的背景是知青下鄉,為融入角色,我把蓄的頭髮推成了卡尺。

每次表演,我都會提前到場,同舞臺無聲交流,以便提前進入劇情氛圍。我很享受在舞臺表演完一場戲後酣暢淋漓的成就感。現在快畢業了,我希望能留在高校做老師。這樣,也能在舞臺度過一生。

迴歸專注的職業人:匠心精神永遠不會被時代淘汰

圖|《無人生還》表演

潘仕學 貴州 銀匠

手工定製精巧銀飾,傳承故鄉的銀飾鍛造技藝

根據客戶展示的虎爪圖案,我選擇最細的花絲進行勾勒,在雙向板上焊接——整整做了一天半,交到客戶手上,他很滿意。

作為老家麻料村苗族銀飾的傳承人,我一直堅持手工製作。定製的活計費時費力,幾天才能出一個產品。一個女孩曾經給我留言:為了生計,她的母親多年前賣掉了自己戴了很久的手鐲,希望我能幫忙定製一個送給母親,彌補從前的遺憾。我答應了,不少客戶都是懷抱著隱秘、特別的願望找到我,我也試著幫他們了卻心事。

手工製作的銀飾更有溫度,花費時間細細打磨的工藝,也比工廠批次生產的產品更精巧。不過,收入也更少,有時候我忙活一週入賬幾千塊,而工廠批次生產一兩天的收入就能上萬。

2018年,我聽說故鄉的銀匠多出走或者轉行,不忍看這門手藝失傳,便返鄉成立了一個工作室,招了兩個學徒,接一些手工定製的訂單,同時毫無保留地將自己多年所學傳授給他們。

小兒子今年3歲,見我在工作室敲敲打打,好奇地問我:“為什麼這些銀子剛才是大大的,又變得小小的,現在又像頭髮這麼細?”3歲的他觀察到大銀磚變成細銀絲,看得如此細緻,我覺得他有做手藝活的天分。希望他以後能接受系統的美術學習和訓練,和我一起將故鄉的銀飾技藝傳承下去。

迴歸專注的職業人:匠心精神永遠不會被時代淘汰

圖|在工作臺

尹樂 河南 玉器雕刻師

匠心永遠不會被時代淘汰

去年冬天,有陣子我每天12個小時泡在工作室,對照設計稿用雕刻機給玉石“雛形”。玉石實際的硬度超越鋼鐵,需要不停澆水才雕得動,冬天溫度低,手凍得厲害。下班後,腰、背部、脖子都是痠疼的,心情卻很愉悅。

三年前,我和朋友共同組建了這個工作室。兩個人都是完美主義者,工作時常因理念不同而爭吵,但都是為了作品呈現出更理想的效果。後來,雕刻行業浮躁起來,工費降低,客戶卻越來越挑剔,還希望在短時間內看到高質量的作品。朋友試圖改變運營策略,雕刻更大眾化、更討巧的作品,畢竟生存第一。

我不同意,覺得哪怕市場再不景氣,也不能降低標準,否則早晚有一天會被淘汰掉。對於原則性問題,我一直和他據理力爭。

我很享受整天待在實驗室裡,和玉石、雕刻機黏在一起磨細節的時光。玉石摸起來冰冰涼涼、沉甸甸的,握到手中,卻有一種踏實感。

迴歸專注的職業人:匠心精神永遠不會被時代淘汰

圖|我的雕刻臺

保持專注,是我們應對時代潮流變換的地心引力。

撰文|崔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