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白衣古鎮:腹中書者吳德沄

巴中白衣古鎮:腹中書者吳德沄

如果白衣是一首詩,渡船就是詩眼,碼頭便是詩魂,大橋便是詩仙。看,夕陽銜著遠山,巴河像撒滿了一河細碎的金子,曼妙靈動,搖曳著生命的意象。在晚霞中看水鳥輕飛,聽漁舟晚唱。

資料來源:平昌縣白衣商會秘書處

編輯/排版:鄧鄧

前 言

當時,白衣古鎮吳氏家族乃蜀中名門望族,人才輩出,盛極一時,為巴蜀大地增添了許多光彩。

今天,我們來看看其中一位吳氏家族的人:吳德沄。

巴中白衣古鎮:腹中書者吳德沄

吳德沄

原名邦泰,字少雲。生卒年不詳,(吳鑾四子,吳鑾即吳銑的兄弟),五品銜知縣。平昌縣白衣庵人。幼時穎悟絕倫。年十四,入縣癢,屢試優等,有文名,尤妙詞章,為學政使張香濤(即之洞)、譚叔裕賞識,故例舉優行者必廩生,知縣與學使器重沄,特奏請贈生亦得舉優。而因病竟不得與試。常以為悵。然增生舉優,實自沄始,後食廩餼,故又為優廩,屢試鄉試不售,時堂兄吳德溥任貴州布政使,由肅清苗亂案,獎敘五品知縣,吳德沄不肯就,堅持欲攝科名以自顯。乃十試省闈,六薦,卒不得第,遂淡於浮名,子、史外,凡醫、卜、星相之書,無所不覽。性剛直,有諾必踐,尤厭聞不平之事。同府東鄉縣,以苛徵逼民變,大吏檄兵往剿,屠戮之慘,不堪言狀,吳德沄作《東鄉哀》一首,慷慨激昂,為慘被兇殘者一洩其憤,一鳴其冤,且秘為揭帖宣傳,以代呼籲。時其叔吳鎮居臺諫,遂登諸白簡,得發查辦,吳德沄功維多也。晚年,杜門不出,日以從事楮墨間,為消遺計,故著作甚富,有《吳不吳齋文集》、《珠璣集》、《經史標目》及其他雜著共十餘種。

吳德沄部分遺作一覽

01

腹中書

皤皤此一腹,中有書萬卷。

漢書嘗下酒,離騷參其半。

孟子用蜜吞,文選熟而爛。

自雲嘴六經,無書不飽看。

曬腹烈日中,蟫魚何曾見。

不虞胠篋兒,偷我青氈慣。

縱發嬴秦火,夥生長在唸。

經出既宏深,文章爭彩絢。

死後書猶能帶去,古人之言豈欺謾。

02

遣興

朝弄白雲夕弄暉,興來兩屐一蓑衣。

清如野鶴才能傲,倦擬徵鴻未肯飛。

屋壓松枝傾翠蓋,門編橡葉認黃扉。

林花昨夜承新寵,雨露恩多賜著緋。

03

題龍翔寺

紺寧荒涼古樹遮,馬牛獅雁鴿形差。

已無飛白留蕭寺,誰向伽藍禳謝家。

慧眼井開瘥癇病,點頭石聚滌塵沙。

仁祠久廢伊蒲供,二梵福修誓願奢。

04

題通江縣璧山文昌廟

大文緯地經天,看壁燦六星,珠聯七曲,靈耀永昭垂,笑他噫語讕言偽撰化神託鸞降;

聖世會昌建福,願士敦四業,家敘五倫,明神常照鑑,從此璧山諾水挺生奇傑應麟祥。

05

題白衣觀音殿聯

田舍奴,我豈妄哉,看劫火飛來,除卻寶相金身,村市幾人脫厄運;

閻浮界,眾生聽者,仗甘露灑遍,從此洗心滌慮,菩薩何處不慈悲。

注:白衣舊有觀音大士廟,靈應昭化,歲時祈禱不絕,市即因此得名。歲甲申六月,居民不幸招火,全市廬舍悉成灰燼,廟亦被焚,而大士像獨巋然如故,遠近鹹詫為異事,越明年,里人將重修之,屬餘制一聯沄。

06

題其廳柱聯

神為蒼生福;

地以白衣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