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不白賞詞:雨霖鈴:寒蟬悽切

雨霖鈴·寒蟬悽切

宋:柳永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好景 一作:美景)

李不白賞析:

大約半年前,不白在賞析東坡詞的時候,便有微友留言讓我寫一下柳永詞。在大大小小的宋詞作家中,柳永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存在。在學而優則仕的道路上,他先是屢試不中,放浪形骸,遂以填詞為謀生手段,與帝都的歌兒舞女打成一片,以至於他窮死之後,是汴京城的歌妓們湊份子錢把他埋了,並且每年的清明節都舉辦隆重的追悼會,名曰:“吊柳七”或“吊柳會”,一直到大宋遭遇靖康之恥,宋室倉皇南渡,這個特殊的紀念活動才風流雲散。

李不白賞詞:雨霖鈴:寒蟬悽切

在民間,“凡有井水處,皆有柳詞”,他是唯一享受這種殊榮的宋詞大家。即使蘇軾,李清照,歐陽修等人也不過享譽文壇,而民間唱誦他們大作的沒幾人。然而,柳永詞也因此遭到達官貴人乃至當朝皇帝的冷遇和鄙棄。宋仁宗在柳永考進士成績已經過線,即將榜上有名前夕,想起柳永詞句“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鶴沖天·黃金榜上》)便開金口說:“既然想要‘淺斟低唱’,何必在意虛名”,遂活生生將柳永從榜上除名。亦有人記載當朝臣向仁宗皇帝舉薦才子柳三變時,仁宗皇帝只說了四個字:且去填詞。柳永聞之,在江湖上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可見朝廷對其成見之深,而柳永承壓之重,痛苦之深。

李不白賞詞:雨霖鈴:寒蟬悽切

《雨霖鈴》這首詞做於天聖二年(1024年),在他第四次科舉落榜之後,距離“奉旨填詞”已經15 年了,他在京城郊區的一個長亭與情人蟲娘話別所作。這首詞成為柳《樂章集》的扛鼎之作,也是奠定他婉約詞宗地位的壓軸之作。我們甚至可以這麼說,宋詞裡少了柳永這首《雨霖鈴》就少了半邊天,柳永沒有《雨鈴霖》就死去大半個詞命。

李不白賞詞:雨霖鈴:寒蟬悽切

全詞分上下兩闕。我們先看上闕。“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雨霖鈴”本是唐教坊曲,是唐明皇聞雨打鈴聲,懷念楊貴妃所作。柳永借舊曲之名,另倚新聲。然而離愁別恨則一脈相承,息息相通。“寒蟬悽切”四個字如晴空霹靂,一開篇就定下全詞悲傷的基調。時間是清秋,即九月九重陽節,場景是驟雨初歇,滿地黃葉,一樹蟬鳴,兩眼淚汪汪。地點在都門,也就是汴京城城門外,柳永落魄南歸,而情人豆娘設帳為其棧行。這對即將勞燕分飛的情侶情緒低落,心事重重,以至“飲無緒”,也就是無心飲酒。所謂借酒消愁愁更愁,抽刀斷水水更流。離別在即,詞人更願意揮毫潑墨,填詞抒懷。

李不白賞詞:雨霖鈴:寒蟬悽切

“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二人卿卿我我,難分難捨之際,船家已經催著上船啟程了。此時此刻,除了緊緊拉手,誰也說不出一句話,只有相互凝視,不覺間淚流滿面。這是肢體語言和表情變化,那麼心靈世界和靈魂深處呢?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一個“念”字,力拔千鈞,將情人的心全掏出來給世人看。去去,用重音疊字的手法來強調行程之遠,離別之苦。相當於今天的“走啊走啊走啊走,走到九月九,他鄉沒有烈酒,沒有問候”。千里煙波,說明詞人走的是水路,李白送孟浩然是煙花三月下揚州,而三變是深秋九月回江南。時過境遷,物是人非,煙花與煙波,一字之差,一念之間,人物心情可謂冰火兩重天。“暮靄沉沉楚天闊”,暮靄沉沉就是說秋天的黃昏,夕陽被雲纏霧繞,一眼望不到邊際。故有楚天闊之嘆。這裡的楚天是南方的代稱,猶如王摩詰的“西出陽關無故人”,柳永是南下楚天無情人。言外之意,皆是離離滿別情,不捨,擔憂,牽掛,難過,渴望……所謂五味雜陳,百感交集!死生契闊,與之成悅。執子之手,卻只能道聲珍重,從此天各一方,相忘江湖。詞的上闕林林總總主要是站在蟲孃的角度傷離別,算是代蟲娘言都門景,心中事,眼中淚;下闕則以詞人為抒情主體,抒發自己感受到的離愁別恨。

李不白賞詞:雨霖鈴:寒蟬悽切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在上闕蟲娘面對別離,哭成了淚人兒,依然擋不住情人漸行漸遠的背影。下闕從男人,作者自己的角度書寫。多情自古傷離別,多情在此指多情人,人多情,自古,從古到今,傷離別:江淹《別賦》開篇雲: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也就是傷離別本是古今相通的人情,更那堪,冷落清秋節。清秋節後,萬木凋零,百草枯萎。也就是說,多情人離別時本來已經很難過了,又恰逢露重霜濃的清秋節,無疑增添幾分悲涼氣氛。從接下來的詞句看,作者還是喝的酩酊大醉,“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辭別情人後,本來醉酒可以麻木神經,減輕痛苦,然而醉酒如同做夢,只要一息尚存,都有酒醒夢醒的時候。作者在此透過自問自答,來抒發那種戀戀不捨之情。先問酒醒何處,自答曰“楊柳岸,曉風殘月”。酒醒本來需要一定時間,但不擇地,作者特意設計一個地點來烘托酒醒之孤獨與落寞。在另一首詞《八聲甘州》中,柳永寫到: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可以作為楊柳岸,曉風殘月的另一個版本。不管是哪一個情景,無不重點突出了詞人的孤獨與痴情。無論“殘月”還是“殘照”,一個殘字,已足以傳達人心之苦,別離之痛,時空之無情。

李不白賞詞:雨霖鈴:寒蟬悽切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好景 一作:美景)”收尾一氣呵成,再度設問表現詞人用情之專一和深摯。此去經年,是說別後的日子將會度日如年,哪怕是遇到良辰美景,也只有孤芳自賞,鬱鬱寡歡了。看什麼風景在哪裡看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誰一起看?千種風情因為心有所屬,情有獨鍾,而人在天涯,所以只能藏在心底,默默思念。如坡公者所言: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在沒有蟲孃的日子,柳郎獨對清風明月為愛守候。

李不白賞詞:雨霖鈴:寒蟬悽切

《雨霖鈴》能成為宋婉約詞中的經典之首,千古絕唱,最重要的原因是它用最樸實無華的語言刻錄了情人離別最真實生動的細節: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塑造了最經典的離別場景:楊柳岸,曉風殘月。定格了最經典的離別情懷:此去經年,應是良晨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柳耆卿的千種風情雖然擱淺在天聖二年的清秋節,那個月明星稀,露重霜冷的夜裡,楊柳岸邊了。但他的才情釀成的經典《雨霖鈴》卻獨步千古,感人肺腑!

李不白賞於蒼梧之野

李不白賞詞:雨霖鈴:寒蟬悽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