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故宮看韓美林“天書”展,玩轉好玩的“天書”

文字歷來被視為中華文明千載相連的母本,而文字之始,又“莫不生於象形”。那些被賦予靈性的文字,或篆刻於精美的玉琮玉璧之上,或藏身在傳承千年的古籍碑帖裡,每近觀之,彷彿能聽見來自遠古的呼喚。

正在故宮博物院展出的“納天為書——韓美林天書藝術故宮展”,讓觀者與那些既遙遠陌生又似曾相識的古文字元號,有了一次邂逅。誠如黃苗子所言:“倉頡造字鬼夜哭,美林天書神靈服。不似之似美之美,人間能得幾回讀?”讓我們走近它們,體悟書寫之美。

來故宮看韓美林“天書”展,玩轉好玩的“天書”

天書

“天書”何處尋得?

在中文語境裡,“天書”一般指無法釋讀的書。韓美林的“天書”是一本大8開的大書,足足重22斤,書中輯錄了一萬餘個古文字。

這是韓美林耗盡30多年的心血,從散落在祖國各地的甲骨、石刻、巖畫、古陶、青銅、陶器、磚銘、石鼓等文物遺存上,搜尋記錄數萬個古文字元號,再經過精心臨摹,整理分類,最後又以類似文字的藝術品再現於世。韓美林的“天書”將文字的可讀性轉化為可視性,突出每一個“字形”即是一個獨立的視覺符號。從這個意義上講,韓美林的“天書”已成為一幅幅畫,超越了含義,進入一種純粹的審美境界。“天書”是文字,是書法,也是繪畫,是三者完美的統一。

那些遠古的文字,原本記載著我們祖先最初的印記,透過韓美林的再創造,以抽象的形式完成了美的創造。

“天書”的靈感來源於石碑、青銅器、石刻、巖畫等文物。為創作“天書”,深山老林、黃土沙海都留下了韓美林的足跡。為了尋訪到更多“無家可歸”“無祖可考”的古文字,他去了賀蘭山、桌子山、黑山,還有云南滄源、元江等地。一提起這些遙遠的地方,韓美林常常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那裡曾經是一片繁榮,而今一片荒涼。那些搬不動的、風沙熱浪一時也衝擊不完的古文化遺存,是我最有興趣的去處。”當韓美林採集到了足夠豐富的“天書”遺存後,他開始在工作室中以現代之法詮釋祖先的精神印記。翻看“天書”每一頁,圓潤有力的古文字,利用了古老文字和符號的各種外形特點,也結合了內在含義上的關聯性。

來故宮看韓美林“天書”展,玩轉好玩的“天書”

天書藍染

“天書”如何玩?

展覽第二單元“觀其全,知其通”以韓美林收集、臨摹、篩選、研習為線索,展出韓美林的筆記與手稿,真實地呈現了其加工“天書”的巧思過程。漢字具有一字多形、多字一形、一字多義、一義多字等特點,這些都在韓美林的“天書”中得到了充分體現:運用筆劃的粗細,塑造文字的節奏;利用點、線、面的組合,構築成新的韻律;嘗試以各種媒介為載體,展現文字經過千錘百煉後的魅力。展廳中,“天書”以卡紙、宣紙、瓷器、木頭、紫砂等材料作為媒介,在濃、淡、幹、溼的分佈中,將空、白、虛、實的古老哲學理念,透過藝術家輕、重、緩、急的手法,折射出古拙、稚氣、率真、大氣的現代風範。

“天書”是好玩的,這個命題離不開中國文字的象形性特點。在第四單元“遊於藝,競自由”中,我們看到,韓美林從民間傳統文化中不斷汲取創造的靈感。千百年來,生活在華夏大地上的中國人,以無窮無盡的想象力,匯聚成一座浩瀚的民間視覺藝術寶庫。各種民間圖案與紋飾啟發了韓美林,使他在“天書”創造中充滿了想象力。他將“天書”拓展至水墨、陶瓷、紫砂、印染、木雕、鐵藝等各個領域。現場展出了他燒製的陶瓷瓶、陶瓷盤、紫砂壺,甚至是以古代文字元號為形設計的“天書”椅子。這些日常生活器物同“天書”藝術完美融合,超越形的規範而直達神采的國度,不僅是體的塑造,更是魂的鑄就,將“天書”特有的審美內涵與文化精神融合為一體。

來故宮看韓美林“天書”展,玩轉好玩的“天書”

天書木雕椅

痴迷於“天書”

韓美林主張讓藝術融入生活,讓美走向人間。他曾說:“我是個有一滴水就能活的人。”他吃飯不挑食,搞藝術更不挑類別。韓美林隨身總帶著一個構思本,只要捕捉到美的意象,他即刻便要記錄在紙上,隨時畫出自己的創意。畫的空隙寫滿了他記錄的往往不知其意的古文字。

20多年前,啟功先生無意中看到,立即引起了他的好奇,打趣地說:“你這是在給古文字辦‘收容所’呀。”然後開始一頁一頁翻看韓美林在本子上記錄的金文和甲骨文,最後,他對韓美林說,你是畫家,又有書法功底,你能把古文字寫出獨特的美感來。韓美林受到了鼓勵,開始跑賀蘭山、桌子山、陰山、黑山、黃土高坡和大漠,開始到考古遺址、碑林、圖書館中瞭解文字的各種書寫方式。韓美林愛上了古文字,那勁頭跟戀愛一樣,因為愛,所以愛,無需理由。儘管有太多的古文字,連古文字學家都無法考證出意思。韓美林不在乎,他看重的是字的形。他常說:“專家研究這是個什麼字,我研究這是個什麼形。他們不要的,丟棄的,我都當寶貝一樣撿回來。”從藝術家的角度,他敏銳地發現,古文字是具象美與抽象美的交界點。上面有一種遠古的朦朧美,最能激發無窮無盡的創造力。韓美林曾說:“古文字學家求的是形、音、義,我求的是真、善、美。”

與時間賽跑

人們總能看到韓美林在從事藝術創作時臉上露出孩子般的笑容,一刻不停地寫寫畫畫。如果你問他為什麼從早忙到晚,一刻不停歇,他會伸開兩個手指,告訴你:“我是兩個窮人,時間的窮人和空間的窮人。”韓美林一直在跟時間賽跑。無論在何種境遇下,他腦子裡有關藝術創造的點子不斷湧現,似乎永不會乾涸。韓美林常說:“我的藝術剛剛開始!”今年已86歲的他,坐在椅子上,總是挺著腰板,兩條胳膊張開,撐住桌面,誰想得到他的心臟搭過四個橋。他吃飯常常只是青菜豆腐,就點“老乾媽”辣醬。“我的激情用不完!”不管是木頭,還是鐵片,他都能想出辦法,或刻,或雕,或鑄,達成創意的同時,盡顯各種材質的魅力。

韓美林曾說: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僅要有實力,更要有魅力。深奧難懂的古文字在他手裡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藝術是有生命的,而這個生命的根就紮在傳統文化的土壤裡。韓美林常年遊走於民間,從生活中、從群眾中汲取精神養分,獲取創作靈感。韓美林說:“天書,不是我隨心所欲的臆造,而是我們祖先曾經潛心創造並使用過的文字或符號。它們不應該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被遺忘。”他說,它們不是解釋,而是呈現。他透過創作“天書”來表達對中國古文化的敬畏與陶醉,以“天書”的意象來引導今天的人們重歸遠古的“初心”。

編輯 王瓊

流程編輯 嚴聖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