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養生學中的和諧觀:和順融洽

“和”最初見於戰國金文 ,本義指聲音相應和,由本義和諧,引申到平和、溫和、柔和這層意思,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

傳統養生學中的和諧觀:和順融洽

自然和諧之美

“和也者,天下的達道也。”——《中庸》

“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道德經》

“諧,和也。”——《爾雅》

傳統的養生學從整體健康觀出發,認為人體與周圍環境是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人與自然、社會、人體內部都應當是和諧的,養生的目標是達到這三者“

和順融洽

”的狀態。具體來說,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

我國古代哲學認為世界是一個和合的整體,天下歸一,一元獨統是這個世界的執行之道,並由此產生了“天人相應”、“天人感應”等樸素又蘊含至理的是養生觀念。

“故先天之氣,氣化為精,後天之氣,精化為氣,精之與氣,本子互生,精氣既足,神自王矣。”——《類經·攝生類》

傳統養生學中的和諧觀:和順融洽

昆蟲是人與自然和諧的明證

現代醫學和當代科學至今無法證明古人所說“精、氣、神”存在的證據。這裡的“先天之氣”,也是胚胎在母體孕育過程中所吸收的營養物質,而“後天之氣”,更是從嬰兒時期就開始的,從食物中獲取的營養物質,古人因條件所限從而將這些營養物質稱之為“氣”,並且將他們在體內的轉化過程簡化為“氣化為精”、“

精化為氣

”,這些被抽象化為“精”、“氣”的營養物質滋養生命,是人體充滿活力,這也許就是醫學、養生意義上的“神”,而並非“魂”、“魄”。由此奠定了整個中醫學的理論根基。也許,這也是中醫具有哲學味道的原因之一。

人與社會的和諧關係

社會屬性的人的第一屬性,這是唯物主義哲學基本觀點,而社會環境是人生存範圍內的物質、精神的總和。社會對人的影響從人還是細胞狀態時就已經存在,並時時刻刻的發生作用。這也是為什麼,我國在完成現代化基礎建設後,第一時間防治汙染、綠化環境、調整社會關係的原因,就是想要一個青山綠水、天朗氣清的健康生存環境。當然,社會環境的改變很多時候並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在資源總量有限的環境中,越發激烈的競爭,只會惡化社會生態,給人以精神壓力。

傳統養生學中的和諧觀:和順融洽

新時代屬於每一個人

雖然從進化角度看,是有利於整個族群在世界範圍內變得更加強大的。對於佔社會大多數的資源有限的弱勢個體而言,這種激烈的競爭是不利於健康和繁衍的,而在數量優勢下,他們的後代中出現優秀人才的機率依舊很大,只是貧乏的資源供給很多時候連最基本的健康需求也無法滿足,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扼殺了這些可能,反過來更不利於族群整體健康發展的趨勢,這或許就是為什麼要以人為中心,最大限度的保障人的健康。

人體自身的和諧統一

作為個體來說,如果能夠自身稟賦、興趣愛好、精神意志在現實中形成統一,那即是“和諧”生命的體現。興趣愛好可鞥會受到後天環境的影響和塑造,自身稟賦則是自己身體的健康狀況和“天賦”稟賦,出生前就具備的身體條件,很到程度上決定了“天賦”實現的可能性當然“天賦”稟賦也有後天培養和開發形成的。精神意志則更多取決於知識和生活經歷。

傳統養生學中的和諧觀:和順融洽

和諧於己身

自身稟賦、興趣愛好、精神意志,這三者的統一協調程度不僅影響個人的成就大小,更與其健康狀態,尤其是精神健康狀態密不可分。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的形形色色的非健康個體,源於精神或者心靈上的不健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三者失調造成的“

帶病生存

”狀態。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此文為系列文章之一。更多精彩內容請到個人主頁檢視。

治不如防

”,保養好身體,才能過好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