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如何判斷別人的評價?

孔子是中國的“人學之父”,足見其對人的重視。重視人,首先要學會觀察人和評價人,觀察人和評價人的方法很多,其中之一就是透過他人的評價得出自己的判斷。但是,要想透過他人的評價得出正確的判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論語》中有兩章介紹了孔子在這方面的觀點。《子路》篇第二十四章:“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衛靈公》第二十八章:“子曰:‘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意思是說:對待別人的評價,不能人云亦云,必須有自己的判斷。而自己在判斷時需要注意把握一定的原則。

一是要避免極端化:凡是所有人都說好的或者所有人都說壞的,一定要思考、要考察,因為一個人總是既有優點也有缺點的,不可能全部是優點或全部是缺點。如果眾人都說壞或眾人都說好,這恐怕不太正常。最典型的,莫如白居易在其《放言五首》之三的詩中所說:“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說的是:當年幾乎所有人都說周公是篡權的奸臣,可是後來的事實表明,他是真正的忠臣;同樣,當年的王莽,曾被天下人交口稱讚並上書推薦,可是後來篡權,被楊慎(明朝三大才子之一,另兩位是解縉和徐渭)稱為“以鄉愿竊天位者”。這不正是“眾惡之,眾好之”的典型嗎?何況眾人的說法容易隨大流,從而會造成一定的失實。子貢就曾經表達過這樣的觀點:“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wù)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意思是:“商紂王的不好,不像說的那麼過分啊。所以君子厭惡處於低下的位置,因為會被人將天下所有的壞事都歸咎於你啊。”這就是一種“牆倒眾人推”的現象,是“人性的弱點”的表現。

二是要把握“人以類聚、物以群分”的原則,只有好人說好的“好”和壞人說壞的“壞”,才是比較符合實際的“好”和“壞”。當然,這也是相對而言的,不宜絕對化,否則就會走向反面。比如前面所說的王莽就是一例,雖然眾多好人說好,卻未必是好。還有一種說法: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要擁護,凡是敵人擁護的我們就要反對。應該說,這句話強調的主要是立場、態度要鮮明,不能含混甚至顛倒。這一主要面是對的,特別是在諸如戰爭之類的特殊時期,但是不能絕對化,否則也會走向反面。正如列寧所說:真理向前跨出半步,也會變成謬誤。

總之,如何看人,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對於別人的評價,不能貿然相信,更不能全盤接受。所以,孔子提出,對於一些極端的說法,一定要警覺,一定要自己去深入“察之”,從而避免犯錯。這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