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踏飛燕又名馬超龍雀、銅奔馬、凌雲奔馬

馬踏飛燕又名馬超龍雀、銅奔馬、凌雲奔馬等,為東漢青銅器,1969年出土於甘肅省武威市雷臺漢墓。東漢時期鎮守張掖的軍事長官張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現藏甘肅省博物館。

馬踏飛燕又名馬超龍雀、銅奔馬、凌雲奔馬

文物特徵馬踏飛燕作於公元220年前後,高34。5釐米,長41釐米。奔馬正昂首嘶鳴,舉足騰躍,一隻蹄踏在一隻飛翔的燕子身上。從力學上分析,《馬踏飛燕》找到了重心落點,造成穩定性。

馬踏飛燕又名馬超龍雀、銅奔馬、凌雲奔馬

藝術家巧妙地用閃電般的剎那將一隻凌雲飛馳、驍勇矯健的天馬錶現得淋漓盡致,體現出漢代奮發向上、豪邁進取的精神。該作品不僅構思巧妙,而且工藝十分精湛;不僅重在傳神,而且造型寫實。按古代相馬經中所述的良馬的標準尺度來衡量銅奔馬,幾乎無一處不合尺度,故有人認為它不僅是傑出的藝術品,而且是相馬的法式。名稱由來關於“馬踏飛燕”的名稱,長期以來有銅奔馬和馬踏飛燕兩個名字說的比較多“銅奔馬”說

銅馬俑的造型雄駿非凡,它昂首嘶鳴,馬蹄騰空,作風馳電掣般的賓士,因而,經郭沫若先生鑑定,命名為“銅奔馬”,因為是由青銅製成,也稱“青銅奔馬”,這也是對這具銅馬俑最早的稱法。“馬踏飛燕”說雖然“銅奔馬”的稱謂比較直觀明瞭,但是這具銅馬俑的精妙之處是其後蹄下踏一飛鳥,僅以“奔馬”名之,顯然不足以表現其浪漫主義意境,因此有人將其稱為“馬踏飛燕”,以表明奔馬正在作凌空掠過燕背的飛馳。中國旅遊標誌

馬踏飛燕又名馬超龍雀、銅奔馬、凌雲奔馬

1983年10月,“馬踏飛燕”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標誌,並一直被沿用至今。

馬踏飛燕又名馬超龍雀、銅奔馬、凌雲奔馬

馬踏飛燕形象矯健俊美,別具風姿。馬昂首嘶鳴,軀幹壯實而四肢修長,腿蹄輕捷,三足騰空、飛馳向前,一足踏龍雀。一匹軀體龐大的馬踏在一隻正疾馳的龍雀背上,小龍雀吃驚地回過頭來觀望,表現了駿馬凌空飛騰、奔跑疾速的雄姿。其大膽的構思,浪漫的手法,給人以驚心動魄之感,令人叫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