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八語下-第12課、《關雎》(課件+誦讀)

部編八語下-第12課、《關雎》(課件+誦讀)

部編八語下-第12課、《關雎》(課件+誦讀)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孔子認為“不學詩,無以言”,將其作為道德教育的教材。自西漢以後被儒家學派尊崇為經典,奉為“六經”之一。《關雎》是《風》之始也,也是《詩經》的第一篇。孔子說:“《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詩經》的作品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表現手法有賦、比、興三種。風:是各地的民歌,分15國風,共160篇,是《詩經》中的精華,有不少篇章揭露貴族統治集團對人民的壓迫和剝削,也反映了人們的勞動生產情況和愛情生活。常用復沓手法,體現民歌特色。雅:多是祭祀、宴會的樂歌和史詩,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頌:多是宗廟、頌神的樂歌,有“周頌”“魯頌”和“商頌”,共40篇。賦:即陳述鋪敘。比:即對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興:即藉助其他事物作為詩歌發端,以引起所要歌詠的內容。

問題歸納

關雎

1.開篇用什麼手法?有什麼作用?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開篇起興,在河心小洲上“關關”鳴叫的雎鳩鳥,情誼深摯,互相唱和的樣子,與君子、淑女和樂恭敬地相處非常相似。寫雎鳩鳥是為了引起讀者的相關聯想,醞釀氣氛。然後進入正題,抒寫自己的傾心所思和強烈嚮往,提出文靜美好的女子才是小夥子的理想配偶。“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全詩的綱目,統領全篇。

2.“參差荇菜,左右流之。”這裡的景物描寫有什麼作用?

以景物為出發點,借景抒情,用時而向左,時而向右採摘荇菜的動作,隱喻這個男子對淑女鍥而不捨的追求。

3. 如何理解詩歌中滲透的感情?

孔子說:“《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它既寫了思慕追求,又深刻細微,止當所止,雖然有對愛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也不陷於難以自拔的境地。所以,此詩的感情率真、淳樸、健康。

部編八語下-第12課、《關雎》(課件+誦讀)

部編八語下-第12課、《關雎》(課件+誦讀)

部編八語下-第12課、《關雎》(課件+誦讀)

部編八語下-第12課、《關雎》(課件+誦讀)

部編八語下-第12課、《關雎》(課件+誦讀)

部編八語下-第12課、《關雎》(課件+誦讀)

部編八語下-第12課、《關雎》(課件+誦讀)

部編八語下-第12課、《關雎》(課件+誦讀)

部編八語下-第12課、《關雎》(課件+誦讀)

部編八語下-第12課、《關雎》(課件+誦讀)

部編八語下-第12課、《關雎》(課件+誦讀)

部編八語下-第12課、《關雎》(課件+誦讀)

部編八語下-第12課、《關雎》(課件+誦讀)

部編八語下-第12課、《關雎》(課件+誦讀)

部編八語下-第12課、《關雎》(課件+誦讀)

部編八語下-第12課、《關雎》(課件+誦讀)

部編八語下-第12課、《關雎》(課件+誦讀)

部編八語下-第12課、《關雎》(課件+誦讀)

部編八語下-第12課、《關雎》(課件+誦讀)

部編八語下-第12課、《關雎》(課件+誦讀)

部編八語下-第12課、《關雎》(課件+誦讀)

部編八語下-第12課、《關雎》(課件+誦讀)

部編八語下-第12課、《關雎》(課件+誦讀)

部編八語下-第12課、《關雎》(課件+誦讀)

部編八語下-第12課、《關雎》(課件+誦讀)

部編八語下-第12課、《關雎》(課件+誦讀)

部編八語下-第12課、《關雎》(課件+誦讀)

部編八語下-第12課、《關雎》(課件+誦讀)

部編八語下-第12課、《關雎》(課件+誦讀)

部編八語下-第12課、《關雎》(課件+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