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為你解讀職場原則!

今天帶來《孝經》

感應章第十六

感應是和人們的主觀感受非常有關係的。因為,感應若是從客觀事物上或是物質上能表現出來的話,有一定的困難。感應也相當於我們所謂的靈感,或是獲得的力量等等,這些都是感應的近義詞。

我們現在有些唯物主義者,只承認物質,或是人的客觀的心理活動的存在,而不承認其他的神秘的、超自然現象的存在,這種想法確實是非常的天真和幼稚的。所以,我們在學習傳統文化的過程當中,有時也會發現古人有一些這方面的甚深的倫理道德的教言。

當然有很多新時代的人根本不承認有超自然的能力吧,尤其是有一些人認為西方思想中所謂的平等、自由、解放好像就是指自己可以為所欲為,或是隨心所欲做什麼都可以。聽說有一個人他寫文章寫錯字,別人給他指出來,他卻說:“21世紀的人難道連寫個錯別字的自由都沒有嗎?”

《孝經》原文 ▼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

這裡天明地察是對應的,也就是用侍奉孝敬父母講感應天地的道理。昔日賢明的君王用孝順來敬仰承侍自己的父親。父親在世時,他們會依教奉行,除了極個別的時候,父親犯了原則性錯誤要勸諫以外,一般父親說什麼都會認真地按照他吩咐的去做。一旦父親離開了人間,明君也會在郊外的天壇為父親祭祀。因為他父親活著時的孝順和離去後的孝順讓天神明白他是非常孝順的。

傳統文化為你解讀職場原則!

同樣地,地神也能察覺到明君對母親在世時的承侍,和過世之後的祭祀。天神地神在各個地方都有吧,海有海神、山有山神、地有地神、樹有樹神,包括道路,橋樑以及懸崖,泉水這些地方,有些有龍王,有些有神靈,這些只不過我們肉眼看不到而已,實際上有護法神,土地神等許許多多的神尊,可能是鬼神,天神,有一部分是惡鬼,有一部分是天人、夜叉、羅剎等等。君王這樣做,肯定很多天神地神都會感動歡喜。

《孝經》原文 ▼

“長幼順,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

對兄長恭敬、對弟妹隨順的行為讓治理國家的過程中天下所有的人都尊重。因為按照傳統文化的觀點,首先是在家裡從如何對待父母、兄弟做起,使家中和睦的行為會感召周圍的人,以此類推會獲得天下的恭敬。

正如弟子規中所講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如果對兄長友好,對弟妹敬愛,兄弟姐妹和睦相處,孝養父母的道理便在其中。一個孝順父母的人,他的行為在世間中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天地明察,神明彰矣。”

如果這樣對父母孝順,在祭祀過程中包括天神、地神和祖先也會降下福德。一個人如果做善事,會感召天地和所有的神明。這些行為自然而然給自己帶來很多福祉,也給百姓帶來風調雨順等很多快樂。

傳統文化為你解讀職場原則!

道教的

《太上感應篇》

中說:

“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

一個人每天做善事,三年之內福報必會降臨。反之,如惡行多,三年之內必會遭受一些禍害。一方面當時的道教、儒教都有一種理論,天神會對人進行懲罰,或者一個人在世間當中做好事會帶來好的福運。

正如中國古代所講的“人天合一”,是一種無形的溝通和力量。在世間中無惡不作的人,遲早會遭受痛苦和厄運。如果經常行持善法,可能暫時有一些不順之事,但慢慢就像太陽從雲霧中露出光芒,會帶來快樂和吉祥。一方面這是自然規律,或者是“

心善地道亦賢善,心惡地道亦惡劣

。”或者用“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也是完全可以解釋。

因此,我們在生活中應儘量斷惡行善。

傳統文化為你解讀職場原則!

凡夫人完全做到十全十美確實有一定困難。我們可以慢慢改,大家也不要特別著急,好像產生一個惡念後馬上就特別痛苦,心情也越來越差,最後得抑鬱症,這完全沒有必要。

如果經常殺生,造嚴重的惡業,人們也會透過地水火風、戰爭、饑荒等感受厄運。有時候去一些偏僻的地方,除了自然條件,也會感受到一些無形的惡的力量在那裡一直蔓延。有時候去到特別偏僻的地方,那裡的人以殺生為生,這種人自然而然也會招致各種痛苦。

傳統文化為你解讀職場原則!

《孝經》原文 ▼

“故雖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

一個賢明的天子,也有很多他所尊敬的人。此處值得尊敬的人是指他的父輩。作為天子,他的父王沒有離開之前只能做王子,不能做天子。像英國查爾斯王子現在七十多歲,女王還健在,他也只能做為王子。

只有父親離開後才能做天子。也有解釋說此處的父指父輩,包含叔叔、伯伯等。天子不能認為自己是國王、領導、天下第一,不把其他人放在眼裡,不應該如此。對他而言,還是要有尊重的人。

對天子而言,“必有先也”,他也有自己的先輩。先輩是指兄長等。前面講到,作為天子,也有父輩值得恭敬,也有自己的兄長值得恭敬。這樣的習慣在漢地不知道是個什麼情況。像藏地呢,到目前為止基本是有這個傳統。比如說兩兄弟,應該說哥哥的權力是大,如果弟弟教訓哥哥,別人都會說他不懂禮貌不懂孝順。比如姐姐妹妹,姐姐在很多方面就要管妹妹,講她一些(人生當中的)竅訣。如果妹妹的智慧高一些,反過來教訓姐姐,那大家都會說她基本的人規都不懂。包括父母也是一樣的,一般除了特殊情況以外,父母對子女可以加難,如果子女對父母加以教訓,對父母進行教育,這些大家都會覺得特別不孝。

傳統文化為你解讀職場原則!

不過西方有些時候可能不是這樣的。比如說兄弟姐妹,有個別地方還會尊重哥哥姐姐,但很多地方都不是這樣,基本就是看誰有道理,不會特別在意(長幼),比較開放。那這個道理呢,當然各有各的傳統。我們有時也不能完全說,東方的傳統就是非常合理的,古代的這個傳統是非常合理的,現在的就一律不合理。這種說法可能也不太合理。反過來說我們現在所有的都是合理的,古代的全部都是腐朽的思想、陳舊的主張,這種說法可能也不合理。

所以我們對東西方文化也好,古代和現代(文化)也好,都應該要思考和分析,這個很重要。但是如果你去一個地方,要根據那裡的風土人情,或者說入鄉隨俗,這個很重要。如果你不懂他們的規矩,比如說我是一個東方人,在西方生活,如果沒有隨順他們就沒有辦法。我再有道理,在他們面前所說的都是費力的。所以說我們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群中,有些傳統和規矩自己要學習,這個很重要。

傳統文化為你解讀職場原則!

《孝經》原文 ▼

“宗廟致敬,不忘親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

這裡說作為一個天子,他應該有一些宗廟,就是寺廟。在寺廟當中,他就竭心盡力地對父母也好亡靈也好,對天神地神,盡心祭祀,進行供養。一說祭祀的話,好像這個詞就是用肉啊動物啊這樣一種概念,但實際上所謂祭祀,用我們現在的語言就是進行供養、祈福,進行祈禱。

所以古代一般皇帝國王或天子,都有這樣的廟。或者地方有這個地方的廟,近親以他的恭敬心進行供養。這也說明國王對他雙親的報恩之心,這也是非常有意義的。

所以像古代,不管是看歷史,還是看很多文獻,古代的人除了我們現在肉眼看到的,現實中看得到摸得到的之外,還有一個超自然的,或者人無法觸及、比較特殊的一個力量,叫天生也好,或者叫其他的道理都可以。這個很重要。

現在有很多的所謂現代學者也好,現在的年輕人也好,在他們的觀念當中,有些認為這是迷信的,有些認為這是沒辦法想象的。其實人類的歷史並不是這樣的,很多人認為人類的歷史確實是宗教的歷史。超自然的這些力量只有宗教的教義當中才可以描述。當然有些人說,我只承認科學,不承認宗教。其實很多人可能不是那麼瞭解,從人類歷史上來看,所謂的宗教,應該說是當時當地最高的科學。不過這個科學它主要是研究人的心理,研究人的信仰,研究人的這些超自然的力量。

我們一說科學,好像就僅是量子力學這些,根本沒有想到其實宗教裡面所描述的,很多都是非常符合我們的心理,符合大自然規律的。因此科學應該可以有東方科學和西方科學,或者說古代科學和現代科學,而不要一說科學,就只有一、兩百年的歷史,之前人類歷史上的文明全部都是非科學的,這種說法對科學的概念應該是有誤解的,並沒有深刻地解讀所謂的科學。其實科學它還是不斷地在研究,所謂的科學也並不是說千真萬確的一個概念。

傳統文化為你解讀職場原則!

所以,一位孝順的天子,自己應該修心養身。修正他的身心,他的行為以及言行舉止、所作所為都應非常謹慎。謹慎的原因是擔心自己的行為羞辱了雙親或是過世的先輩的顏面。

在儒家文化中,極其看中面子。現在很多人如果在戰場上或是其他地方遇到一些不太好看的事情、聽到不太好聽的話,不如死了的好。比如說兩個人打架,其中一方輸了,父母會說還不如死了好:“如果今天聽到我兒子死了的話,我一點都不會後悔的;但聽到他失敗的話,我反而沒顏面活在這個世界上。”

所以世間人有時候為了面子就必須要做些什麼,一定要成功,一定要勝利,一定要戰勝。 在世間有很多類似這樣的道理。

傳統文化為你解讀職場原則!

其實儒教文化當中也是這樣的,父母雙親過世了後,這種所謂會失顏面的事,對他們是否有影響?很難說。但是古人對此非常重視,家裡的子女若是做了什麼不光彩的事情,父母會覺可恥,在人群中抬不起頭來,就會有這樣的想法和說法。

接下來講

“宗廟致敬,鬼神著矣。”

如果天子對宗廟恭敬供養,在宗廟或者天壇中進行供養的話,那無論鬼神、地神或是過世的神靈、靈魂,會降臨在這些供養的牌位上。這是一種傳統的說法。

《孝經》原文 ▼

“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

若對父母孝順,對兄弟敬仰,這樣的力量能夠通於神明,與天神地神,世間萬物都能溝通,最後這種道德的光芒入於四海,東南西北無所不通。意思就是說如果我們做善事、做好事,做孝順的事情,這種力量在整個人間就會轉化成快樂,幸福也會自然獲取。

傳統文化為你解讀職場原則!

《孝經》原文 ▼

“《詩》雲:‘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

如果一位天子這樣行持善法的話,東南西北四方四隅所有世界的人類,沒有一個不恭敬他,所有人天都在讚歎敬仰他。大家都會議論說,“這樣的天子、這樣的王子、這樣的人,實在是太了不起了,他對家人、對周圍的人都是那麼好。”如果是個壞人的話,所有的人都開始議論紛紛。在我們世間當中善良人的行為,人天都會知道的。

傳統文化為你解讀職場原則!

事君章第十七

承伺君主,“君”可以解釋成君主、國王、還有世間的領導也可以叫君主。那如何承事自己的君主呢?我們每個人自己也可以當君主,每個人也有值得恭敬的君主。

《孝經》原文 ▼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

意思是作為一位君子,他承事自己的上司、領導是天經地義的事,在任何一個地方,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地位層次,在權利方面等很多方面都有上下之別,這很正常的。

作為一位君子,承事自己上面的領導時,應該盡思盡忠。在他上任期間,他在領導座下,應該盡心盡力忠誠輔佐,非常恭敬。這非常重要。在中國,應該是歷史的原因吧,大家會有這樣的影響。但實際上只要成為管理人員,他們就成了領導,就成了這地方的第一人。這也許與地方的傳統歷史有很大的關係,當然這有利有弊。

在上任時,對領導應盡心盡力承事,非常忠誠的,絕對不是當面一套背後一套。一旦離職了以後,工作圓滿、退休之後,在這個時候,還是應該繼續思維他在工作中曾經犯了的錯誤,還是要及時補救。

並且要隨順君主的正面優點,不斷地去推廣和完善。如果發現這位君主有一些過錯,“

匡救其惡

”,要幫他糾正這些過失。這樣的理念是極其重要,表面看來是傳統文化,但在現實工作生活中同樣有效。

比如說我們有些領導、主管或者負責人,如果碰到下面的人不太隨順應、常得罪領導,惹得領導不高興,雖然不會像岳飛那樣被處死,但是領導可能會想各種方法把不聽話的人開除,失去工作機會。

所以有些智慧不夠的人,就不懂得順從領導,不明白自己的生存利害在他手裡。世間的一些年輕人還沒有上任的時候,就把相關的領導全部都得罪了,這樣的話自己也就無法生存下去。

所以,我有時候用世間的這些教言提醒一些年輕人,你們不管在哪裡,不管領導是好人或壞人,即使你心裡不想服從,表面上還是要裝著聽領導的話,這樣對你也好。心裡對領導特別不滿,但是表面上還是領導說什麼都能“依教奉行”,這樣上上下下就能相親相愛、和睦相處。

《孝經》原文 ▼

“《詩》雲:‘心乎愛矣,遐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作為君主,因為他的人品素質非常好,值得恭敬的,賢善的,人們在心裡對他一直有愛戴,念念不忘,即使人們不在他身邊,遠在他方,沒有當面表達的機會,但是他在人們的心裡,也不會被遺忘。

世間一位出色的君主,跟隨他的人自然會忠心耿耿,對他非常好。即使離開了,也不會背後恨他的。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教言,比如說我們在老師身邊,或者在領導身邊,我們應該對他認認真真恭敬行事,離開以後我們依舊對老師或領導要恭敬誠懇。而我們有些人特別現實,領導在的時候非常好,一旦領導離開了,就在背後說過失,這是非常不合理的做法。

前面講到一個很好的君主,無論他在哪裡,在人們心中確實是依依不捨,一直非常尊重他。不僅僅一個君主,包括我們每一個人實際上都有這方面的經驗:好人離開時,所有的人心裡都很傷心;一個壞人離開時,所有的人心裡都很開心。

轉於微信公眾號德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