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茶館門前,抄寫蘇軾兩句詩作為對聯,頓顯高雅

關於對聯,我們並不陌生,雖然它是我國傳統文化,但因為對聯的一些特性,即便是在當今如此現代化的生活環境中,依舊少不了對聯的身影。首先過年時,貼春聯便是一件非常有儀式感的事情,結婚有喜聯,白事有輓聯,很多公司機構,往往也會在門前貼一幅行業聯,以求博個好彩頭。

杭州一茶館門前,抄寫蘇軾兩句詩作為對聯,頓顯高雅

便如茶館這般富有雅趣的場所,多半會貼上一副對聯,以贈其韻味。在清朝時期,杭州西湖邊上,有一家茶館,抄來蘇軾兩句詩,茶館頓顯高雅。

我國茶文化,歷史悠久,早在數千年前,就有關於神農發現茶葉的記載,言“神農嘗百草,日遇十二毒,得茶而解”,這個故事,說明了茶葉的醫用的功效,此後隨著傳統文化的發展,飲茶也成為一項文化,為文人雅士所追捧。

杭州一茶館門前,抄寫蘇軾兩句詩作為對聯,頓顯高雅

從漢魏時期至現在,茶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茶文化衍生了許多相關行業,茶館便是其中之一。江南自唐宋時期,經濟、文化便十分發達,茶館在以蘇杭為代表的江南地區,得到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所謂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西湖,景色秀麗,在一眾文人地揮墨吟詠之下,更是身價倍增,成為旅遊勝地。試想坐在亭臺樓閣之中,一把梨花木椅、一張老木方桌,焚一爐香、撫一曲琴,再就著湖光山色,品上一壺明前龍井,何等快事。

杭州一茶館門前,抄寫蘇軾兩句詩作為對聯,頓顯高雅

故而,西湖之畔,也成了茶館的聚集地,競爭尤為激烈,想要從眾多茶館脫穎而出,的確需要費一番功夫。飲茶作為七雅之一,自然需要將“雅”這方面做足功夫,因此,清末時期,杭州西湖之畔,一家名為“藕香居”的茶館,便以擬了一幅絕佳對聯。

據範祖述《杭俗遺風》記載,這幅對聯是:

欲把西湖比西子,從來佳茗似佳人

杭州一茶館門前,抄寫蘇軾兩句詩作為對聯,頓顯高雅

從對聯的格式來看,上下聯還是比較相對的,尤其是“西湖比西子”與“佳銘似佳人”,兩句中的重字恰好對應,當然,若是“銘”是個仄聲字就更好了。另外兩句的意思也比較相對,上聯說因為西湖美麗,就像西施一般,下聯則是說好茶像佳人,需要細細品味。

其實這幅對聯,皆是出自蘇軾的詩作,前面一句,大家都十分熟悉,出自《飲湖上初晴後雨》,蘇軾十分得意這個比喻,後多次在自己的詩作中使用,而後面一句,相對來說流傳度沒有那麼廣,是出自《次韻曹輔寄壑源試焙新茶》中的最後一聯:

戲作小詩君勿笑,從來佳茗似佳人。

杭州一茶館門前,抄寫蘇軾兩句詩作為對聯,頓顯高雅

看來蘇軾這首詩是隨意之作,順手而為,便有如此精妙的比喻,不愧為詩神。我們再回到這幅對聯,首先上聯十分應景。

據記載,晚清時期,杭州城內有很多水陸碼頭,藕香居便在湧金門碼頭,茶樓門對西湖,兩側也是湖水,湖中遍植荷花,亭亭玉立,微風拂過,碧波漣漪,風景十分優美。所以上聯盡致淋漓的展現了茶館雅緻的環境。

杭州一茶館門前,抄寫蘇軾兩句詩作為對聯,頓顯高雅

下聯則是言藕香居的茶好喝,在一眾茶樓中屬於上乘,就如西湖在眾多湖泊中的地位一般。所以這幅對聯,即符合地點環境,又契合行業,十分巧妙。並且,這幅對聯,為茶樓增添了許多雅趣,也招攬了許多生意,此可謂是詩詞活用於生活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