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氏家族發展史

在明王朝的建立過程中,開國名將常遇春南征北戰,戰功赫赫,官拜中書平章軍國重事,封鄂國公,追封開平王。但在朱棣與建文帝的權力爭奪中,常遇春的子孫卻淪為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抄家、充軍、逃亡、隱姓埋名…… 今日米脂的常氏家族,即為常遇春季子常森後裔。自明永樂年間遷至米脂以來,常氏家族歷28世,在陝北的黃土地上生活了600餘年。 米脂忠武堂常氏家族 始祖:明開國重臣常遇春 據《米脂常氏家志》記載,常姓源出姬姓。春秋初年,衛康叔後裔採食於常邑(後稱南陽,即今山東省鄒城市、滕州市微山縣一帶),遂以封邑之名得姓,世居於此。 北宋末年,金兵大軍壓境,宋室南渡,南陽常氏舉族南遷至今安徽省懷遠縣之賈村(常家墳),曆始遷祖、二世祖(名諱失考)、常三一、常四三、常重五、常六六,生常遇春。常遇春的武功無須贅述,只說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即位登基,常遇春官拜中書平章軍國重事,封鄂國公。惜天不假年,在洪武二年的北伐中,常遇春卒于軍中,時年四十。 據《明史》記載,在聽聞常遇春病歿的訊息後,朱元璋極為震驚。當常遇春的靈柩抵達龍江時,他親自前往祭奠,“命禮官議天子為大臣發哀禮。議上,用宋太宗喪韓王趙普故事……賜葬鐘山原,給明器九十事納墓中”,並由宋濂奉敕撰開平王神道碑。葬畢,朱元璋又追贈常遇春翊運推誠宣德靖遠功臣、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太保、中書右丞相,追封開平王,諡忠武,並配享太廟、肖像功臣廟,位皆第二(僅次於徐達)。 在《米脂常氏家志》中記載了朱元璋為常遇春所作的祭文:“將軍在時,朕實所倚。將軍既往,將誰與謀?不過臨風興慨想其音容耳!靈輛之至,朕親臨奠。思爾之情,言豈能盡?靈其有知,鑑我衷意。”另還有輓詩一首,從中不難看出朱元璋對常遇春英年早逝的悲慟心情: 朕有千行生鐵汁,平生不為兒女泣。 昨日忽聞常君薨,一灑乾坤草木溼。 《米脂常氏家志》第三版主編常銀山告訴記者:“從遠古至明代,封鄂國公而諡忠武,只有唐朝尉遲敬德、南宋岳飛,遇春公是第三人。他在朱元璋心目中地位,可以用朱元璋的‘七個親自’來總結——親自龍江迎靈、親自選擇墓地、親自主持葬禮、親自隨棺送葬、親自御書廟聯、親自王廟祭祀。兩人不是簡單的君臣關係,遇春公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無數戰功,朱元璋曾說:‘計其開拓之功,以十分言之,遇春居其七八’;此外,遇春公的女兒常美榮也嫁給了太子朱標,建文帝即位後曾追封嫡母常美容為孝康皇后,因此兩人又是親家關係。” 來源:遇春季子避禍米脂 父功子繼。據明代史料記載,由於常遇春早逝,其長子常茂“授榮祿大夫、右柱國、鄭國公爵,食祿二千石,並予誥券,子孫世襲爵祿。惟惜歿後無嗣……”明廷又按照兄終及弟的例制,封常遇春次子常升為開國公,世代相襲;季子常森授昭勇將軍。 關於常茂無嗣的說法,76歲的常體銀告訴記者:“洪武二十年,常茂隨大將軍馮勝(常茂岳父)徵納哈出,後因讒言被安置於廣西龍州。經考證常茂實為避禍詐死,實則攜妾李氏潛至恭誠縣山中密隱,後生四子,其後代分佈在今廣西恭城、灌陽、興安一帶。” 常氏既是開國元勳,又是皇親國戚,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明成祖朱棣為爭奪皇位,從北京起兵發動靖難之役,將建文帝朱允炆趕下了皇位。此時的常遇春後裔,自然就成了朱棣的眼中釘。長子常茂已隱姓埋名,次子常升戰死(或說因藍玉案,被汙聚兵三山被殺),常升長子繼宗由僕人護送逃回原籍,次子繼祖年僅7歲,便於永樂元年(1403年)被遷往雲南臨安衛。 作為常遇春三子的常森,眼見朱棣篡權稱帝,不由滿腔憤怒,於峨眉亭賦詩一首: 一個忠臣九族殃,全身遠害也天常。 夷齊之後君臣薄,力為商王固首陽。 以詩明志後,他便攜眷經河南至兔番村(山西臨縣),後渡河於佳米交界處的永和寺(今印鬥鎮陳家岔村)隱居,改名為“常僧”,在永和寺做起了道士。根據推斷,常森育有五子,其中三子分別落戶河南、山西、甘肅,今米脂忠武堂(堂號,據常遇春諡號而來)常氏家族則是其長子崗、次子強的後裔。 即便是身居陝北,常森仍對朱棣心存忌憚。他將落戶常石畔的長子常崗列為七甲,次子常強列為十甲,這便有了米脂常氏的七甲、十甲之別。“說道這其中的原因,今日也有著幾種說法:一是傳說朱棣曾派人到陝北追查常遇春後人,分甲一方面可以表明米脂常氏在此地落戶已久,另一方面說明兩甲常氏關係疏遠,這就可以避免滅族的危險;二是說過去常氏人口較少且居住集中,分甲後可以確定同姓通婚的界限;三是說先祖崗、強兄弟關係不睦,才造成了‘一門分兩甲’的局面。”常金山說道。 現狀:忠武常氏遍佈陝北 常森去世之後,就葬在陳家岔火神廟山上。其子常崗、常強二人則在定居的常石畔開荒種田,繁衍後代。 弘治五年(1942年)三月,明孝宗朱祐樘下詔:“太廟配享諸功臣,其贈王者,皆佐皇祖平定天下,有大功。而子孫或不沾寸祿,淪於氓隸。朕不忍,所司可求其世嫡,量授一官,奉先祀。”身為常升重孫的常覆被從雲南召回,出任南京錦衣衛指揮使,其後代世襲懷遠侯,其中常胤緒還曾出任太子太師,但一切封賞,均與身處陝北的常森後裔無關。 常森出家的永和寺東南160米處,是米脂忠武堂常氏最早的祖墳。“聽本族的老人講,解放前後,常氏祖墳不光有墓群,周圍還有十餘根殘存的石樁,佔地30餘畝。其中第二排墓前立有一方高1。5米、寬0。8米的石碑,遺憾是石碑為砂岩製成,加之年代久遠,碑文已無法辨識。常氏族人推斷這裡便是常崗、常旺的墳地,即‘七戶老墳’。”常體銀說道。 常銀山告訴記者:“清末民初,曾有常氏不肖子孫將永和寺山90畝祖產賣於佳縣高姓,‘七戶老墳’也在其中。拔貢出身的常統緒認為此事有辱祖先,隨後奔波於米脂、佳縣與高姓打了兩年官司,最終將墳地爭回。1933年,常氏家族議定每年貢糧四石四鬥,作為清明祭祖費用,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墳會。但由於過去七甲、十甲以外姓相待,互不相認,墳會在堅持四年後被迫解散。” 米脂俗語中有“常一千,艾八百,高杜各佔半道街”的說法。常金山告訴記者:“別小看這簡單的13個字,它是米脂舊時四大名門望族最真實的寫照。過去的米脂城中,不論經濟實力還是社會威望,常氏絕對是第一大姓。除了人口多,東街4號的復盛祥(常彥成、常有文)、東街12號的復盛昌(常喜祥)、石坡口的廣信魁(常殿魁等)、北街9號的益恆魁(常錦雲)、北街口的瑞生魁(常煥祥、常煥章)、東街14號的吉慶隆(常加富等)都是常氏族人開的買賣。此外常登雲等人還在鎮川開有商鋪。” 今日米脂的忠武堂常氏家族遍佈全縣,尤以印鬥、高渠、杜家石溝、沙家店、橋河岔等鄉鎮最為集中,總人口超過四萬,佔米脂全縣人口的16%,少於艾姓和高姓。“這主要是因為常氏家族大量外遷。我們在編纂家譜是曾做過詳細的調查,陝北常姓出延安市洛川縣一部外,榆陽區、橫山、綏德、佳縣、子洲、延安、甘泉各地常氏均系忠武堂常氏後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