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漢朝皇帝叫“帝”,清朝皇帝卻叫“祖、宗”?原因在這裡

我們讀史的時候,會遇到這種情形:漢代、晉代的皇帝,都叫“漢某帝”、“晉某帝”,比如雄才大略的漢武帝,何不食肉糜的晉惠帝。而清代的皇帝,卻都叫“清某祖”、“清某宗”,比如清聖祖(康熙)、清高宗(乾隆)。同為皇帝,稱呼卻如此不同,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為什麼漢朝皇帝叫“帝”,清朝皇帝卻叫“祖、宗”?原因在這裡

這就要從廟號和諡號說起了。

廟號的起源

廟號——即某祖、某宗——起源於商朝,是將永祀的君王列入太廟後的一種稱呼。當時只有“太、高、世、中”四個字,創基立業曰“太”、功高者曰“高”、世代祭祀曰“世”、中興之君曰“中”。廟號制度建立之初,十分珍貴,有大功的才可以叫“祖”,有德行的才可以叫曰:宗——所謂“祖有功而宗有德”。我們熟悉的商湯,廟號太祖。被伊尹放逐的太甲,廟號太宗。“盤庚遷殷”的商王盤庚,廟號世祖。武丁中興的商王武丁,廟號高宗。

諡號的起源

周滅商後,廢除了廟號制度,建立了諡號制度。諡號,是對死去的人的一生功過的蓋棺定論。周文王的“文”、周武王的“武”,都是諡號。這個時代的諡號,評價相對客觀公正,《逸周書·諡法解》記載了專門的評價標準,有“美”“醜”之分。比如文、武都是美諡,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的“幽”就是醜諡。

到了秦統一六國,認為以子議父、以臣議君,乃是對上不敬,於是連諡號也取消了,只稱皇帝為幾世。然而,取消了諡號的秦王朝二世而亡。到了漢代,重新恢復諡號,同時也採用廟號制度,且依然遵守之前的規矩,客觀公正的評論帝王。

但是,要做到公正客觀,就產生了一些問題。諡號沒問題,它有美醜之分,可以做到每個皇帝都有。廟號卻不能濫發呀。實際上,兩漢二十餘帝,有廟號的只有七人——太祖劉邦、太宗-漢文帝、世宗-漢武帝,中宗-漢宣帝,高宗-漢元帝,世祖-光武帝,顯宗-漢明帝,肅宗-漢章帝——這就是問題,這七位皇帝可以用廟號稱呼,剩下幾位沒有廟號的咋辦嘞?乾脆,統一用諡號稱呼吧,方便。

諡號的發展

到了唐朝,情況又不一樣,諡號越來越長。唐玄宗李隆基時,將太宗文皇帝李世民的諡號改成了“文武大聖大孝皇帝”,並且自唐開始,諡號越來越長,比如宋太祖趙匡胤的諡號是“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明成祖朱棣諡號“體天弘道高明廣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如果再按原先“朝代+諡號+帝”的方式稱呼,就非常不方便了。不信,你念下“清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試試。

好在,這個時候,廟號開始批發,每個皇帝都有,而且廟號就一個字,所以,自唐以後,大家就用廟號來稱呼皇帝。也是為了方便。

小故事

關於廟號和諡號,還有這樣幾個有趣的小故事。

明成祖朱棣的廟號本來是太宗,是到明世宗嘉靖——就是被海瑞痛罵“嘉靖嘉靖家家皆淨”的那位——時期才改成的“成祖”。因為嘉靖皇帝是旁支入繼大統——他堂兄明武宗死在豹房沒兒子才輪到的他——名不正言不順,為了抬高自己的地位,就特意吹捧朱棣,因為朱棣也是旁支入繼大統——雖然是帶著大軍入繼的。

廟號到後來越發廉價,已經失去了公正的評價皇帝這一功用,變成溜鬚拍馬的道具。所以,我們看,兩漢只有兩位“祖”,西漢的高祖劉邦、東漢的世祖劉秀。到了清代,卻有太祖(努爾哈赤)、世祖(順治帝)、聖祖(康熙帝)三個“祖”,氾濫的不像話。

但是,清代三個“祖”雖然有些濫發,還能勉強自圓其說。我們隔壁的李氏朝鮮,卻更厲害,太祖李成桂、世祖李瑈、宣祖李昖、仁祖李倧、英祖李昑……一共5個祖,算上甲午戰爭後,那個大韓帝國追尊的莊祖、正祖、純祖、文祖,一共九祖,都成白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