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最好的計謀,不是雄韜偉略的計策,而是順應自然的無為

《道德經》:世間最好的計謀,不是雄韜偉略的計策,而是順應自然的無為。

道德經:最好的計謀,不是雄韜偉略的計策,而是順應自然的無為

有這樣一句話,叫做:以不變應萬變。

有的時候不主動出擊,選擇以靜制動,反而是一種更好的策略。

就如同很多人年輕的時候總是毛毛糙糙,總以為自己能夠以主觀策略改變一切,但是真正成熟之後才明白,有的時候順應自然和主動求變比起來,才是更高層的一個智慧,這也是我們今天所說的重點。

《道德經》“大成若缺”這一篇文章之中有這樣一句話: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

筆直的東西好像有一些彎曲,最靈巧的人好像有一些笨拙,最善變的人好像是不善言辭,這不僅是一種胸懷,更是一種生存的技巧和策略。

道德經:最好的計謀,不是雄韜偉略的計策,而是順應自然的無為

所謂“大巧若拙”,主要的特點就是展現出自己和諧木訥的樣子,藏起自己的強硬與鋒芒,這是十分睿智的一種處事方式和策略。

大巧若拙也是一種順應自然的策略和智慧,藏起自己的鋒芒,可以有效的保護自己。

正所謂說

“木秀於林,而風必摧之”。

太過於嶄露頭角,不但達不到自己的目的,還因為常露鋒芒而給自己招致禍端。

任何事物都有主觀客觀之間存在的矛盾關係,而遵循客觀拋開主觀,恰好是一種智慧,也能讓自己更好的去成就自我。

而從另一個層面來看,大巧若拙可以一切順應自然,拋開的自然是主觀有失偏頗的想法和成見,遵循的是事物客觀存在的規律,這也是道家思想中無為的核心。

道德經:最好的計謀,不是雄韜偉略的計策,而是順應自然的無為

古人云:

能脫俗便是奇,不合汙便是清。處巧若拙,處明若晦,處動若靜。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

能夠超脫世俗便是不凡,沒有同流合汙便是清高。處理巧妙的事情要用笨拙的方法,處於廣眾之中要善於掩蓋鋒芒;處於動盪的環境,要如同平靜的環境一樣。

世間最好的計謀,並非是雄韜偉略的計策,而是順應自然的無為。

越是機巧之事,越要保持一種簡樸和笨拙,不可自以為是,不可過於小聰明,才能避免聰明反被聰明誤的惡性結局。

越是在高處的事物越要謹慎小心,保持一種謙虛和低調,以免成為眾矢之的。

越是處於被動和逆境的環境之中,就越要懂得遵守順應自然的智慧,切記手忙腳亂,錯上加錯。

如果有一件事情超出你的能力範圍之外,不懂得如何解決和發展,那就順應自然,以靜制動,一切自能化育。

道德經:最好的計謀,不是雄韜偉略的計策,而是順應自然的無為

在《莊子》之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天,紀渻子替周宣王飼養鬥雞,過了十來天,宣王問他:“雞訓好了嗎?”

紀渻子說:“還沒有呢,這雞看起來凶神惡煞,目空一切,但是內在沒有底氣。”

又過了十來天,周宣王又問他,紀渻子又說:“還是不行,聽到別的雞叫聲,見到雞的影子還有反應。”

又過了十來天問他,他說:“還是不行,雞的眼神還是凶神惡煞,怒氣衝衝。”

後來又過了一段時間,紀渻子主動告訴周宣王說:“現在可以了,有的時候雞還會鳴叫,但是沒有了好鬥的表情,看起來像木頭做的雞一樣,道德完美,其他的雞見到這隻雞的時候,都不敢靠前掉頭就跑了。”

道德經:最好的計謀,不是雄韜偉略的計策,而是順應自然的無為

我們現在聽到“呆若木雞”的時候,都知道是一個貶義詞,但是在最初,呆若木雞不是一個貶義詞,代表的是一種以靜制動的智謀與策略。

靜若處子,動如脫兔,這也是道家追求的修養境界。

以不變治萬變,以靜制動,這一種無知無覺,才是人生制勝的秘密武器,無好勝心則無所不勝,所向披靡。

文|國學書舍

看了這一篇章的智慧,您有什麼不一樣的感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