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繼愈談孔子思想的保守性

春秋戰國時代到秦漢大一統,是我國古代社會發生劇烈變革的時代。

西周王朝以分封制與宗法制構成其基本的政治體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土地與人民名義上都屬周天子所有,透過分封制逐級分封到侯王、大夫、庶民的手中,所以那個時候,土地是“國有”的,庶民只有使用權而沒有佔有權。所以,西周時代的經濟制度古人以井田制標誌。

任繼愈談孔子思想的保守性

秦漢之後,皇帝中央集權的政體形成,郡縣制與官僚制構成其基本政治體制,同時建立起地主階級的土地私有制。地主擁有土地的所有權,允許買賣。孔子生活在舊制度逐漸破壞,新制度剛剛萌芽發展的過渡時期。孔子傾向於沒落的西周文制,持保守的立場。他講:

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在孔子看來,舊制度被破壞是“無道”或失道的表現,他的一生都將恢復垂死的周道看作自己的歷史使命。所謂的周道,主要是指傳說由周公所制的周禮。孔子對周公和周禮有著特殊的情感,到了晚年還因為自己不能夢見周公而感慨。

任繼愈談孔子思想的保守性

孔子認為周禮是不可超越的,它是三代的文化的最高成就,即使百世之後也不會再有損益與變化了。《為政》篇中說: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對於周禮,孔子似乎也主張變革,比如:“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

不過這些內容都屬於貴族吃的用的,並不涉及周禮所規定的根本方面。而對於那些根本性的內容,比如,所有權、道德、政治、禮儀等方面,哪怕只是細微的細節,也出還是堅守禮制,不肯改動的。

任繼愈談孔子思想的保守性

比如: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

謁見君主,依舊制當在堂下行跪拜禮。但是現在的人們見君主時已經改作堂上跪拜了。但是,孔子卻從眾,認為這個不合禮制,而是獨自堅持在堂下跪拜。哪怕與眾人相違,仍然固執堅持。這是孔子保守立場的鮮明例證。

春秋時代,發生了許多殺父、弒君的現象,但是孔子不能看到這是新舊生產關係矛盾不可調合的表現,主觀認為這是統治貴族之間不能相愛的緣故。所以,提出“仁”來試圖調合統治階層內部的矛盾。

何謂仁?孔子解釋說:“仁者愛人”,“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己”。表面上看,這是強調愛他人,或者透過愛他人而實現調合公室與私室之間的矛盾的目標。但是孔子所講的他人,只是別的貴族,並不包括庶民和奴隸。

任繼愈談孔子思想的保守性

孔子講:“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禮不下庶人,是因為庶人沒有條件去行禮,他們擔負著繁重的生產任務,沒有足夠的時間,沒有多餘的財貨在吉、兇、嘉、賓等方面去講究排場。所以,孔子的仁道並不包含庶民與奴隸階層。

孔子所講的仁,與周禮是同一個問題的不同方面。比如: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曰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孔子認為,要做到禮就必須符合仁。實踐仁,又必須表現為合禮。剋制、約束自己,把自己不合禮的言行規範到禮的規定中,就是實踐了仁。

所以,一個仁者就必須在視、聽、言、行各方面都符號禮的規定。即“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而孔子所講的禮,只是指周禮。

任繼愈談孔子思想的保守性

我們讀《論語》,研究孔子思想,他的保守立場一定是要注意的,這是我們理解他的一個重要出發點。

參考資料:《任繼愈談孔子孟子韓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