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曹雪芹與脂硯齋之間是什麼關係?書前“鍥子”揭秘真相

在第一回中有一則批語

【甲戌眉批:若雲雪芹披閱增刪,然則開卷至此這一篇《楔子》又系誰撰?足見

作者之狡猾

之甚。後文如此者不少。這正是作者用“畫煙雲模糊”處,觀者萬不可被作者瞞蔽了去,方是巨眼。】

在第五十四回中,也有一則脂批

【庚辰側批:首回《楔子》內雲,“古今小說千部共成一套”云云,猶未洩真。今借老太君一寫,是勸後來胸中無機軸之諸君子不可動筆作書。】。

紅樓夢|曹雪芹與脂硯齋之間是什麼關係?書前“鍥子”揭秘真相

這兩則批語都說在第一回開始處有一篇《鍥子》。可為什麼在古本和今通行本中都沒有看到這篇《鍥子》呢?其實,這篇《鍥子》在各本中一直存在,只是在抄本中被錯誤地抄錄成了正文,通行本延續了這種寫法。

如果仔細看,還是可以將《鍥子》分出來的。這篇《鍥子》就是從抄本第一回的“列位看官,你道此書從何而來?”開始,一直到“當日,地陷東南”以前的那一大段文字。

楔子,在古戲曲和小說中也叫作“引子”,是作者對故事背景的一個交代,起著引出正文的作用。因為古代的長篇小說也叫外傳,是在戲曲和說唱藝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所以保留了“楔子”這種形式。

紅樓夢|曹雪芹與脂硯齋之間是什麼關係?書前“鍥子”揭秘真相

《石頭記》中的《鍥子》不僅起著引出正文的作用,還在思想內容和藝術結構上加強了與正文的聯絡。例如,作者巧妙地將“女媧補天”、“木石前盟”和“太虛幻境”等神話故事進行演繹,並且有機地串接起來,完美地交代了全書的寫作背景、作者的身份、寫書的緣由等,對全書的情節發展和人物結局起著隱喻暗示的作用。

《鍥子》的第一段是:

列位看官,你道此書從何而來?說起根由,雖近荒唐,細諳則深有趣味。待在下將此來歷註明,方使閱者瞭然不惑。

你看了這第一段有什麼樣的感覺?是否就像是在聽“說書”的?其實,曹雪芹在創作《紅樓夢》的過程中的確借鑑了說唱藝術的寫作形式,以使作品更生動、更具吸引力,短短的幾句話就將你的注意力給收緊了!

那麼,此書從何而來,其創作根由又是什麼?《鍥子》中有詳細的講述。就是透過“女媧補天”“一僧一道”“木石前盟”和“太虛幻境”等神話故事,引出書中賈寶玉和一眾女兒的故事,最終石頭復歸本質,回到青埂峰下,便出現了“石頭記”這篇文字。

至於其創作的“根由”,在所謂的“第五則凡例”中,批語作者說,“

作者自雲:因曾歷過一番“夢幻”之後,故將真事隱去,而借‘通靈’之說,撰此<石頭記>一書也。

紅樓夢|曹雪芹與脂硯齋之間是什麼關係?書前“鍥子”揭秘真相

可見,作者所經歷的“夢幻”就是頑石在“一僧一道”幫助下幻形於世、歷盡離合悲歡的故事。頑石的人間經歷就是作者的“夢幻”經歷,作者就是賈寶玉的身份,二者是一致的,是相互印證的。

在“鍥子”中,那塊“無材補天,幻形於世”的頑石,在一僧一道的幫助下變成了一塊扇墜大小的美玉,隨著一眾兒女降生於世,成為寶玉胸前的那塊通靈寶玉。從此,這塊通靈玉就與寶玉形影不離,見證了賈寶玉的人間經歷,也就是作者的“夢幻”經歷。後來,這塊頑石復歸本質,回到青埂峰下,現了頑石的原型。

不過,這時候的頑石身上已經寫滿了文字,就是其人間經歷的文字版,所以叫作“石頭記”。《石頭記》,記的是石頭的經歷,也是賈寶玉的經歷,還是作者的夢幻經歷。再後來,就被一個“空空道人”“從頭至尾抄錄回來,問世傳奇”了。

空空道人看到頑石身上的這些文字,沒有莽然抄錄,而是在確認其“毫不干涉時世”後,“方從頭至尾抄錄回來,問世傳奇”。這就是《紅樓夢》的早期稿本《石頭記》。

再後來,曹雪芹在此基礎上“

批閱十載,增刪五次,分出章回,篡成目錄

”,才有了《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再結合一則批語所說

“雪芹舊有《風月寶鑑》一書,是其弟棠村序也。

”來看,這“脂硯齋”不過是曹雪芹的一個化名,而曹雪芹又是另一個人“曹顒”的化名。

在庚辰本第二十一回回前有一首題詩,詩中有“

自執金矛又執戈,自相戕戮自張羅

”兩句話,所說的就是脂硯齋和曹雪芹這個人之間的關係其實就是一個人,即這樣子就是曹雪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