慾望在後自然時代裡大行其道,人慾橫流的世界該如何自處?

在後自然的時代裡,除了虛無主義和技術主義之外,就是享樂主義。它亦即人慾橫流。享樂主義是慾望的無邊實現。

慾望總是人的慾望,它相關於欲求、願望和需要等等。如果不用禁慾主義和縱慾主義這種語詞來描述人類的歷史的話,那麼我們可以稱它為慾望的發展和解放的歷史。慾望始終受限於它的歷史條件。在自然性的時代裡,人們只有有限的慾望,並且也只有有限的滿足。

慾望在後自然時代裡大行其道,人慾橫流的世界該如何自處?

例如,人們長期以來的勞作只是為了解決吃飯問題,滿足飢餓的需要。同時,除了一些例外,一般的性的實現只能在婚姻之中。如果人的慾望的滿足超出了其歷史的規定的話,那麼他就會面臨宗教、道德和法律等的否定和懲罰。但是在我們所處的現代,人的這些基本本能釋放獲得了自由。

雖然飢餓現象依然存在,但更多的人們是在追求吃得好,吃得美。雖然一夫一妻制仍是婚姻的一般形態,但人們有了更開放的性關係。不僅存在婚前性關係,而且存在婚外性關係。不僅異性之間,而且同性之間的愛也逐漸被允許。由於宗教、道德和法律的寬容,兩性之間多元的遊戲形態正在形成。

慾望的解放無疑是禁慾主義的對立面,而為縱慾主義或者享樂主義提供了一定的基礎。但慾望的解放並不能簡單地等同於享樂主義。慾望的解放是一個歷史的程序,是被歷史所規定的。而享樂主義則是慾望的極端化,是沒有規定的。在我們這個後自然時代裡,享樂主義與虛無主義和技術主義相聯。而後兩者推動了前者的流行。

慾望在後自然時代裡大行其道,人慾橫流的世界該如何自處?

虛無主義否定了一切基礎和目的,也就切斷了慾望和人的存在其他方面的關聯。當人生存於“天地君親師”的世界的時候,他的慾望是被天地和國家所限制的。當欲和理並存和發生衝突的時候,人們主張“存天理,滅人慾”。當人還被稱為“理性的動物”的時候,人的肉體和靈魂都被精神所規定。

但對於享樂主義來說,慾望沒有了規定,它就是赤裸裸的自身。惟有慾望,舍此無它。這種沒有規定的慾望也沒有邊界。一切慾望都是可以滿足的,一切物和人都是可欲的。物不是自在物,更沒有其神秘性和神聖性,而是被設計,被開啟,成為了可欲之物。

物作為商品,有其生產、流通和消費等必要環節。與物一樣,人也不是自在人,缺少其獨立自主性,而成為了可欲之人。人作為商品,也有其生產、流通和消費等必要環節。當人作為服務者時,他是給那被服務者去服務的。在性的商品化實踐中,這種關係顯得尤為突出。

技術主義透過對於萬物的技術化也給慾望的實現提供了無窮的手段和工具。技術對於慾望的意義在於,它克服了慾望的身體亦即自然的限度,而人為地刺激和滿足它,並且不斷地刺激和滿足它。藉助於技術,慾望可以說開闢了新天新地。

慾望在後自然時代裡大行其道,人慾橫流的世界該如何自處?

例如,吃變成純粹的吃,而且變換花樣吃。滿漢全席和中西大餐等吃的文化正傳播各地。性由於避孕技術以及各種古今性藥的運用,已使它的活動不斷在超越極限。技術在不斷地顯示出慾望那幽深的領域。一方面,它克服已有的慾望的有限性,而發掘其無限性;另一方面,它在舊的慾望的之外開闢了許多新的慾望。

在天道衰微和泛技術化的幫助下,慾望在後自然時代裡大行其道,可謂人慾橫流。當然,這不是一個價值判斷,而只是一個事實判斷。

首先是慾望化的存在。在自然的時代裡,人生活在天地間,人的存在依天道而行。由天道所規定的人慾是被約束的,有限的。但後自然時代的人的存在被慾望化。人的存在就是其慾望及其實現。市場經濟實際上是效勞於慾望的經濟。農業、工業和服務業從不同方面刺激和滿足人的慾望。在市場中,人和物都成為商品,是被生產的、被交換的和被消費的。

其次是慾望化的思想。雖然傳統的思想有身體性的特點,但其身體是非慾望性的。因此,傳統思想並沒有將人的身體的慾望真正形成主題。五四以來的思想是一種人的解放思想,並具體化為個人解放的思想。其中身體是其重要領域。這在於身體是人的慾望的場所。現代已逐步形成了關於身體慾望的哲學、美學乃至技術學。其中關於性的探索已經為大眾所接受。傳統思想將性只是狹隘地理解為生殖,但現代的思想更強調了其愛情的部分。在此範圍內,性愛的身心快感也得以了突顯。

慾望在後自然時代裡大行其道,人慾橫流的世界該如何自處?

最後是慾望化的言說。在古代社會里,關於慾望的言談是一個禁忌。任何關於它的談論被認為是誨淫誨盜,要受到禁止。但現代的言論自由使慾望的言談獲得瞭解放。在言說的各種形態中,如日常的言說、文藝的言說、思想的言說,慾望會被顯露或隱蔽地談論。當代的資訊語言更使這種談論成為一個公眾的事情。很多冠以愛情名義的言談其實是關於性的言談。如一夜情不過是赤裸裸的一夜性而已。

慾望在後自然時代裡大行其道,人慾橫流的世界該如何自處?

本文作者系武漢大學哲學教授,著有系列學術專著“國學五書”(《論國學》、《論老子》、《論孔子》、《論慧能》、《論儒道禪》,均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與發行)。本文圖片來源網路,標題為編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