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巴彥淖爾有何歷史,淖爾是什麼意思?

有人將內蒙古的十二個地級行政區就知名度大小做了一個分檔,說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呼倫貝爾名氣最大,巴彥淖爾、赤峰、興安盟等次之,今天就講講巴彥淖爾。

內蒙古巴彥淖爾有何歷史,淖爾是什麼意思?

看巴彥淖爾的名字,不用問都知道這是典型的內蒙特色。巴彥淖爾是什麼意思呢?“淖爾”在當地語言中是湖泊的意思,巴彥淖爾其實是指富饒的湖,也就是吉蘭泰鹽湖。巴彥淖爾正北是蒙古的南戈壁省和東戈壁省,正西是內蒙古的阿拉善盟,正東是內蒙古的包頭市,正南是黃河“幾”字型的那一“橫”。巴彥淖爾的地形非常有特色,可以稱為兩原夾一山。所謂兩原是指北部的烏拉特草原和南部的河套平原,兩原之間是呈東、西走向的陰山,“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陰山在歷史上的知名度大到不能再大。巴彥淖爾的面積約有6。4萬平方公里,略小於面積約6。6萬平方公里的寧夏。

內蒙古巴彥淖爾有何歷史,淖爾是什麼意思?

巴彥淖爾地區在古代是塞外遊牧文明與中原農耕文明的交界處之一,尤其是有陰山的存在,戰略地位非常重要。以西漢為例,西漢與匈奴的邊界就約以陰山為界,雙方在這裡展開激烈的鬥爭。秦朝為了防禦匈奴,在現在的河套平原地區設定了九原郡。到了漢武帝時,朝廷拆分了九原郡,九原郡的西部設朔方郡,九原郡的東部設五原郡。三國時大名鼎鼎的呂布就是五原郡九原縣人。

內蒙古巴彥淖爾有何歷史,淖爾是什麼意思?

南北朝時期的北魏雖然不是傳統上的中原農耕文明發家,但經過多輪漢化,也逐漸變成中原農耕王朝,與雄踞大漠的柔然約以陰山為界對峙。出於防禦北敵的目的,北魏在北部與柔然交界處設定著名的六鎮,後世明朝的九邊可以說是北魏六鎮的放大加強版。這六鎮從西到到分別是沃野鎮、懷朔鎮、武川鎮、撫冥鎮、柔玄鎮、懷荒鎮。沃野鎮的位置就約在今內蒙古巴彥淖爾市附近,也就是河套平原的西段,北倚陰山,南靠黃河,為兵家必爭之地。

內蒙古巴彥淖爾有何歷史,淖爾是什麼意思?

唐朝從某種意義上可以稱為北魏的放大加強版,至少從北線防禦的角度上看是如此。所以唐朝依然非常重視北線防禦,巴彥淖爾地區在唐朝的地位並沒有多少下降。喜歡唐詩的朋友一定喜歡李益那首《夜上受降城聞笛》,這是一首七絕名篇。其詩云:“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為防禦北方的突厥,唐朝在北線設了三座受降城,東受降城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的托克托縣附近,中受降城在今內蒙古包頭市主城區西南,西受降城則今內蒙古巴彥淖爾市五原縣西北的烏加河附近。三座受降城皆在黃河以北,三城互為犄角,又兼在陰山與黃河、大漠之間,是唐朝北線防禦的重要區域。

內蒙古巴彥淖爾有何歷史,淖爾是什麼意思?

巴彥淖爾的歷史非常悠久,但巴彥淖爾市成立的時間卻並不算長。1956年,巴彥淖爾盟成立,這是因為巴音浩特州和額濟納自治州從甘肅省回到內蒙古,故設。然後經過各種區劃上的變遷,2003年,巴彥淖爾撤盟建市,臨河縣也變成了臨河區,成為巴彥淖爾市唯一的市轄區。

除了作為主城區的臨河區,巴彥淖爾市還轄有磴口縣、五原縣、杭錦後旗,以及三個烏拉特旗,就是烏拉特前旗、烏拉特中旗、烏拉特後旗。由於巴彥淖爾的地形情況相對較好,北有烏拉特草原,南有肥沃的河套平原,人口相對較多,有約170萬人。巴彥淖爾的西鄰阿拉善盟面積約27萬平方公里,但由於沙漠面積太大,人口只有約25萬。

內蒙古巴彥淖爾有何歷史,淖爾是什麼意思?

巴彥淖爾的旅遊資源比較豐富,包括黃河河套文化旅遊區,納林湖生態旅遊區等,非常值得一看。

更多內蒙古歷史地圖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圖帝

(此處已新增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