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作為開國皇帝,為何廟號是“高祖”,而不是“太祖”呢?

公元196年,曹操迎奉漢獻帝劉協,獲得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優勢。在此基礎上,曹操消滅了袁術、袁紹、呂布、劉表、韓遂、馬超、張魯、張繡等眾多諸侯。因此,對於曹操來說,完全具備了取代漢獻帝的實力和威望。不過,大家都知道,曹操到死也沒有稱帝。公元220年,曹操在洛陽病逝。對此,曹丕先是繼承了魏王的寶座。同年,在曹丕的威脅下,漢獻帝劉協禪讓了皇帝的寶座,這意味著東漢王朝的正式滅亡。

曹丕作為開國皇帝,為何廟號是“高祖”,而不是“太祖”呢?

曹丕在位時,曾有一統天下的志向。在此基礎上,曹丕曾多次進攻東吳,不過沒有較大的收穫。到了公元226年,曹丕在洛陽病逝,終年40歲,這自然屬於英年早逝的情況。曹丕去世後,諡號為文皇帝,廟號則是高祖。那麼,問題來了,曹丕作為曹魏的開國皇帝,為什麼廟號是高祖,而不是太祖呢?與此相對應的是,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廟號是太祖,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廟號也是太祖。

具體來說,在古代歷史上,廟號雖然始於商朝時期,不過,在先秦時期,廟號並沒有得到較多的使用。自西漢時期開始,廟號得以在皇帝中推行開來。其中,提到西漢開國皇帝劉邦,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漢高祖。不過,實際上,劉邦的廟號是太祖,而不是高祖。只是因為劉邦的諡號是高皇帝,這才有了漢高祖的說法。

曹丕作為開國皇帝,為何廟號是“高祖”,而不是“太祖”呢?

現在,對於曹丕來說,之所以使用“高祖”這一廟號,是因為太祖的廟號,已經另有其人了。對於曹操來說,廟號為太祖,諡號為武皇帝。雖然曹魏的第一位皇帝是曹丕,不過,曹魏的基業,顯然是曹操打下來的。一定程度上,曹操生前是完全可以稱帝的。但是,因為他本身是東漢王朝的臣子,不願意揹負篡位的罵名,所以,他將稱帝的機會讓給了曹丕。

而就曹丕來說,自然不敢使用太祖的廟號,而是將其追封給了曹操,不然曹操留下的文臣武將,也會強烈反對的。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曹丕必須將太祖的廟號追封給自己的父親,這樣才能獲得曹操部下的支援,從而坐穩皇帝的寶座。

曹丕作為開國皇帝,為何廟號是“高祖”,而不是“太祖”呢?

在曹丕之後,對於西晉的開國皇帝司馬炎,也沒有使用“太祖”這一廟號,而是將其追封給了司馬昭。至於司馬炎自己,則使用了“世祖”這一廟號。司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小說《三國演義》為子尚),河內溫縣(今河南省溫縣)人。對於司馬昭來說,參加了司馬懿發動的高平陵之變。等到司馬懿和司馬師去世後,司馬昭開始執掌曹魏大權。彼時,諸葛誕起兵造反,結果被司馬昭平定。

曹丕作為開國皇帝,為何廟號是“高祖”,而不是“太祖”呢?

公元260年,司馬昭派人弒殺了皇帝曹髦,改立曹奐為皇帝。誠然,弒殺皇帝的行為,讓司馬昭受到了非議。不過,司馬昭此舉,也讓曹魏皇帝收回大權的努力徹底失敗。公元263年,司馬昭調集18萬大軍,發動了魏滅蜀之戰。在這場戰役中,鄧艾偷渡陰平,兵臨成都,迫使後主劉禪放棄了抵抗。對此,在筆者看來,蜀漢的滅亡,讓司馬昭的聲望來到了巔峰。如果不是因為在公元265年就病逝了,司馬昭完全可以取而代之。

因此,在司馬昭去世後,司馬炎同樣沒有使用太祖這一廟號的資格。等到他即位的時候,司馬昭已經為他鋪平了道路,司馬炎只需要按部就班,就能建立西晉王朝了。

同樣的道理,對於唐朝開國皇帝李淵來說,將太祖的廟號追封給自己的祖父李虎,而自己只用了“高祖”這一廟號。李虎(?~551年),字文彬,代北武川鎮人,祖籍一說為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人,一說為河北趙郡破落戶,一說為高車乞伏李部,北魏,西魏名將,八柱國之一,唐高祖李淵祖父、唐太宗李世民曾祖。

曹丕作為開國皇帝,為何廟號是“高祖”,而不是“太祖”呢?

李虎風流倜儻,志向遠大。喜愛讀書,精通騎射。廣交朋友,樂善好施。最初追隨太保賀拔嶽,深受重用,從平元顥之亂,打敗万俟醜奴。賀拔嶽遇害後,曾打算擁立賀拔勝繼任,未果,於是跟隨宇文泰。靈州之戰,李虎引河灌敵,打敗曹泥。李虎又數次參加征伐,成為西魏“八柱國”之一,賜姓大野氏,拜太尉,封隴西郡公。對於李虎來說,權位榮盛,莫與為比。西魏大統十七年(551年),因病去世,諡號為襄。

李虎去世後,被北周追封為唐國公。而就李淵來說,直接使用唐作為國號。正是因為李虎打下的基礎,促使李淵能夠在隋朝末年迅速起兵。反之,如果李淵是朱元璋這樣白手起家的皇帝,自然可以使用太祖的廟號。

曹丕作為開國皇帝,為何廟號是“高祖”,而不是“太祖”呢?

總的來說,在皇帝的廟號上,太祖多為創基立業者,比如漢太祖劉邦,宋太祖趙匡胤,明太祖朱元璋,清太祖努爾哈赤等。而就高祖這一廟號,主要授予功高蓋世,僅次於太祖的皇帝,比如隋高祖楊堅,唐高祖李淵,以及魏高祖曹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