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智慧:原來做大做強並保持強盛的關鍵是……

大壯卦是第三十四卦,在遁卦之後,是遁卦的反卦,即遁卦顛倒之後的卦。“天山遁”,遁卦下面兩根陰爻,上面四根陽爻。大壯卦剛好相反,下面四根陽爻,上面兩根陰爻。表明事物開始強盛,陽氣開始復甦。陽氣從復卦開始回覆,並依次經過復、臨、泰、大壯、夬、乾卦六個階段。陽氣從下往上升,到大壯卦時,陽氣已經升到第四位了。陽氣升到第三位時是泰卦,“三陽開泰”,泰卦下面三根陽爻,上面三根陰爻,代表正月。而大壯卦則代表陰曆二月份,陽氣漸漸壯大,是十二訊息卦之一。

我們來看大壯卦的卦辭:

大壯,利貞。

“大壯”:大強壯、大健壯、大雄壯之意;“利貞”:有利於守持正道。大壯卦是陽氣大為強盛時,此時最重要的是保住陽氣的強盛,關鍵就在於守正道。

《彖傳》解釋:

彖曰:大壯,大者壯也。剛以動,故壯。大壯利貞,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見矣。

“大壯,大者壯也”:大壯卦是強大而雄壯的;“剛以動,故壯”:因為剛強且在運動,所以是大壯卦。大壯卦下面四根陽爻(剛爻),表示非常剛強,它的上卦是震卦,表示動(打雷)。大壯卦代表陰曆二月份,即陽曆三月。3月5日左右,有一個節日——驚蟄,開始打雷,天氣轉暖,把冬眠的動物都驚醒了,所以叫驚蟄(以前叫啟蟄)。驚蟄是春天的第三個節氣,驚蟄的打雷聲提示人們開始春耕了,此時是大壯的氣勢,叫“剛以動,故壯”。

大壯為何“利貞”呢?“大者正也”:事物的興盛強大源於走正道。“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見矣”:又正又大就光明瞭,天地間所有情況都可被發現,天地間的情懷也可被看出。“正”和“大”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守天地之道叫“正”,所以“正道”就是符合天道。天道不僅又正又大,而且光明,體現了大壯卦的情懷。

易經智慧:原來做大做強並保持強盛的關鍵是……

“正”在《象傳》裡有特殊的解釋,《象傳》解釋:

象曰:雷在天上,大壯。君子以非禮弗履。

“雷在天上”:天的上面是雷,驚蟄時,雷聲轟隆作響,表明大壯卦陽氣上升剛大而雄壯的氣勢,君子按照這樣的卦象要“非禮弗履”。孔子曾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就是“非禮弗履”的意思,即不做不符合禮儀的事情。《彖傳》講的“正”按照《象傳》解釋反應了儒家觀點——符合禮儀就走正了。

一天,顏淵問孔子:“什麼是‘仁’?”孔子回答:“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仁”的基本意思是“愛”——仁者愛人,孔子對“仁”作了特殊的解釋——剋制自己,恢復禮儀,叫“仁”。“一日克己復禮”:有一天大家都剋制自己,恢復禮儀並按照禮儀行事。顏淵進一步諮詢“何為‘克己復禮’”,孔子就回答了以上四個“勿”——從眼睛、耳朵、嘴巴、身體四方面約束自己,做符合禮儀的事情,否則不能做。

從大壯卦卦象來看,如果做違背禮儀的事情,天上會響驚雷,即“遭雷劈”。“禮”主要有兩個意思:一指禮儀、禮節,《周禮》記載了五種禮儀,叫“五禮”——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和嘉禮。二指行為準備、禮儀的規範,想強盛,必須按照禮來做,才能大壯。符合禮儀、行為準則的事情就叫“正”(正道),將“正”解釋為“禮”是儒家思想。《易經》本身並沒有說到“禮”,而是說要符合正道,所以大壯卦是說如何保持強壯,而非如何到達。

我們來看看六條爻辭,卦辭說大壯“利貞”,守持正道就“貞”——有利,但六條爻辭基本都說“兇”、不利,即便是有利的,也是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才出現:

易經智慧:原來做大做強並保持強盛的關鍵是……

初九,壯於趾,徵兇,有孚。

“初九,壯於趾”:剛開始,腳趾強壯有力。《易經》中很多卦都是從腳開始向上延續,如鹹卦“鹹於拇”:從腳的拇指一點點往上感應。大壯卦初九爻表明一開始位於下卦時強壯有力;“徵兇”:前進就會有兇險;“有孚”:保持誠信之心。

《象傳》解釋:

象曰:壯於趾,其孚窮也。

初九爻陽爻居於最下位,又處於大壯的情景之下,一開始就冒進、妄動,表現得太過強壯,不順從於九四爻。九四爻和初九爻都是陽爻,不相應,是不誠信的表現。初九爻一開始就不誠心,耐力不夠,定力不足,所以“其孚窮也”:誠信到頭了,會有兇險。在大壯的情景下,首先要靜,腳趾不要一開始就行動。

九二,貞吉。

九二爻吉的前提是“貞”:守正道。

《象傳》解釋:

象曰:九二貞吉,以中也。

“以中也”:居在中位。九二爻為下卦的中間,雖然陽爻居陰位不正,但守中,所以吉利。在大壯的情形下,要謙虛,不能像初九爻一開始就妄動。此外還要守柔,陽剛的人居在陰柔的中位,保持中庸之道,就會吉利。

九三,小人用壯,君子用罔,貞厲。羝羊觸藩,羸其角。

“小人用壯,君子用罔”:小人顯示自己的強壯,君子隱藏實力;這兩件事都“貞厲”:堅持這樣去做,會有危險。九三爻從兩個角度對比來說:九三爻是在大壯的情景下走到頭了,且陽爻居在陽位,太過了。此時小人過於表現自己的強壯,而應該展現自己強壯的君子卻隱退了,這兩種情況都非常危險,所以用“羝羊觸藩,羸其角”來做比喻:“羝羊”是公羊,公羊去牴觸藩籬,羊角被藏住了,陷入困境。為何要打這個比喻?九三爻、九四爻和六五爻叫互卦,構成了兌卦,兌卦也代表“羊”。卦辭和爻辭裡出現的動植物和人物都是從卦中來的,尤其是爻辭。如九三爻爻辭中的“羊”來源於兌卦,比喻懂得時機,該用強時就用強。作為君子,九三爻時不能隱退;但如果是小人,就要隱退,從反面來說同樣的時空點,不同人的做法會導致不同結果。

九四,貞吉,悔亡。藩決不羸,壯於大輿之輹。

“貞吉,悔亡”:守持正道就吉祥,悔亡會消失掉;“藩決不羸”:公羊拼命地將藩籬撞開,“羸”本意為“瘦弱”,這裡指被纏住了,“不羸”沒有被纏住;“壯於大輿之輹”:好像大車的車輹一樣,作用強大。這裡用“車”作比喻,車指上卦的震卦。“輹”是墊在車廂和車軸之間的木塊,是控制車輪前進的零件。

九四爻和九三爻都展現了同樣的場景——公羊抵藩籬,九三爻羊角被藩籬纏住,九四爻羊角沒有被纏住。九四爻公羊拼命撞開藩籬,羊角沒有被纏住,同時還用“大輿之輹”作比喻,都表示作用強大,此時君子抓住了時機,顯示出了它的強大之勢再前進,主動出擊,這就是一往無前的精神。

《象傳》解釋:

象曰:藩決不羸,尚往也。

“尚往也”:崇尚前進。九四爻已經進入上卦的震卦,震卦主動,所以要前進,此時該動則動,抓住時機。比如春天來了,春雷聲響,該耕種的就要耕種了。

易經智慧:原來做大做強並保持強盛的關鍵是……

六五,喪羊於易,無悔。

“喪羊於易”:羊在田邊走失了,“易”通“埸”,意為諸如田埂等田邊界限;“無悔”:沒有悔恨。羊在田邊走失了,什麼原因呢?

《象傳》解釋:

象曰:喪羊於易,位不當也。

“位不當也”:六五爻陰爻居陽位,用田邊走失的羊作比喻位置不當,會有損失。小的損失是好事,“有失必有得”,不值得悔恨。六五爻是大壯卦最關鍵的爻,它是陰爻,不壯。如果是九五爻,又中又正,就是大壯了。而六五爻只中不正,反而是好事——“無悔”,說明居於大壯的形勢之下,又處於最高位的人,要有陰柔之心,懂得減損是好事。如果此時還一味索取或表現出強壯的樣子,就會遭遇災禍,所以六五爻“喪羊於易,無悔”。

上六,羝羊觸藩,不能退,不能遂,無攸利,艱則吉。

“羝羊觸藩,不能退,不能遂”:公羊來觸動藩籬,既不能退也不能進,“遂”為前進之意;“無攸利,艱則吉”沒有什麼好處,挺過難關就吉利了。上六爻第三次用公羊牴觸藩籬作比喻,結果與九四爻、六五爻都不相同。上六爻處於進退兩難的局面,說明處事不夠周詳,處境艱難。大壯卦雖然看似局面盛大,但最終艱難。此時,我們應不屈不撓,挺過難關,就能解除災禍。

《象傳》解釋:

象曰:不能退,不能遂,不詳也。艱則吉,咎不長也。

“艱則吉,咎不長也”:在艱難的環境裡,能堅持住,災禍就不會長久。

易經智慧:原來做大做強並保持強盛的關鍵是……

​我們來總結一下大壯卦:大壯卦雖然是大的強盛、強壯,卻告訴我們在大強壯中如何堅守住,而非去顯示這種強壯。清代年羹堯被稱為“年大將軍”,他接任撫遠大將軍,指揮了青海的叛亂,震懾西垂,享譽朝野。功成名就後的年羹堯越來越驕傲狂妄,就像大壯的局面。在赴京途中,年羹堯命令都統、直隸總督跪道迎接他。到北京以後,王公以下的官員都要跪接他。不僅如此,王公貴族下馬對他表示問候,年羹堯也只是在馬背上點頭示意。年羹堯對雍正也不守大臣之禮,傲慢至極。結束覲見後,年羹堯接到雍正諭旨——“凡人臣者,圖功易,成功難;成功易,守功難;守功易,終功難。”作為大臣,謀圖功勞很容易,但想成功就很難;成功是容易的,但守住功勞是困難的;守住功勞是容易的,但要一以貫之、始終堅持到底,是非常困難的。

大壯卦、遁卦都表明不要太逞強,過度展現自己的強壯則兇,該隱則隱反而吉,懂得柔弱勝剛強。最重要的是要審時度勢,爻辭中公羊牴觸藩籬,有時被纏住,有時成功,有時又進退兩難,甚至有時還走丟了,因此在不同時空點,要採取不同措施,才能保住大壯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