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橋風雪”與“灞柳風雪”,一字之差,意思卻大不一樣

“灞橋風雪”,“灞柳風雪”在歷史上都曾是非常流行的句子,因此常有人將二者搞混,認為灞橋風雪就是灞柳風雪。其實這二者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灞橋風雪”的說法流傳較早,北宋南宋時期就在詩人畫家及士大夫間流傳。其淵源來自於五代成書的《北夢瑣言》。該書記載了唐朝宰相鄭綮的一段軼事:“相國鄭綮善詩……或曰:相國近有新詩否?對曰:詩思在灞橋風雪驢子上,此處何以得之?”

此後,這則軼事被壓縮成“灞橋風雪驢背”六個字,用來表達孤寂寒冷高古蒼涼的意境,文人墨客認為身處這種情景中,就能詩思泉湧,因而對之非常向往、憧憬。這句話再被壓縮成“灞橋風雪”四個字,被無數的詩人吟詠,被眾多的畫家摹寫。

“灞橋風雪”與“灞柳風雪”,一字之差,意思卻大不一樣

宋代畫家夏圭:“灞橋風雪圖

上面面是宋代畫家夏圭的“灞橋風雪圖”,原作顏色暗淡,可能是時間過久的原因吧,我貼的這幅是後人臨摹的,看起來更清晰一些。

驢背吟詩清到骨,人間別是閒勳業。

雲臺煙閣久銷沉,千載人圖灞橋雪。

這是宋人秦觀的詩“灞橋雪”。

有關“灞橋風雪”的畫作、詩作極多,這兒就不全部貼了,只貼我覺得較好,有代表性的兩幅畫,兩首詩,否則字數太多,會影響閱讀體驗。

“灞橋風雪”與“灞柳風雪”,一字之差,意思卻大不一樣

明代畫家沈周:“灞橋風雪圖

上面這一張是明代畫家沈周的“灞橋風雪圖”,其上題詩為:

灞上馱歸驢背雪,橋邊拾得醉時詩。

銷金帳裡膏梁客,此味從來不得知。

宋、元、明、清以及民國時期,以灞橋風雪為題材的畫作、詩詞蔚為大觀,多不勝數。僅陸游一人,提及灞橋雪、灞橋驢背的詩詞之作就不下幾十首。灞橋雪、驢背灞橋成了一種詩詞意象,用來表示清高、孤寒、蒼古等多重意思。

與“灞橋風雪”相比,“灞柳風雪”一說出現的較晚,大概到了清初才廣泛流傳。

“灞柳風雪”——指的是灞橋兩岸廣植的柳樹,在暮春時節柳絮如雪,漫天亂飛的景緻。時間是春天,也沒有絲毫孤寒、蒼古的意思。

灞橋植柳的歷史很早,在漢代就有於灞橋折柳送別的記載,但“灞柳風雪”一說卻直到清朝的康熙年間才出現,緣由是陝西大荔人朱集義的詩畫及碑刻。

朱集義雖是山西人,卻在山西做官,擔任河東鹽使。他閒暇時遍覽關中勝景,對灞橋柳絮如雪、驪山晚照紅漫天等景景緻印象深刻,遂作畫寫詩刻碑大力頌揚,將這幾個景緻分別命名為“灞柳飛雪”“驪山晚照”“草堂煙霧”等,其所刻石碑今仍存於西安碑林。

因為朱集義的大力宣傳,關中八景的說法逐漸為大眾接受,“灞柳飛雪”也因此流傳開來,成為西安城東著名的風景,廣受追捧,也被近代的詩人吟詠,被一些畫家用作繪畫題材。但總體來說,因為此說誕生較晚,所以流傳下來的畫作、詩作都較少。

“灞橋風雪”與“灞柳風雪”,一字之差,意思卻大不一樣

灞柳風雪圖,暫不知畫家是何人

“灞橋飛雪”的詩作,以朱集義的詩較為有名,其詩是:

古橋石路半傾欹,柳色青青近掃眉。

淺水平沙深客恨,輕盈飛絮欲題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