覓畫記·王紱:孟端竹為國朝第一手(下)韋力撰

關於王紱的繪畫題材及寫生經過,明姜紹書在《無聲詩史》中稱:“孟端工畫山水竹石,每酒酣,對賓客,著黃冠服,意氣傲然,伸紙攘袂,揮筆瀟灑,奇怪跌宕,不可名狀。遊太行,出雁門,往來晉、代之間,周覽形勝,輒感慨弔古,徘徊不能去。一時人慕其名,爭延致之,及觀其氣貌瑰岸,議論踔厲,益加器重。”

覓畫記·王紱:孟端竹為國朝第一手(下)韋力撰

景區售票處

王紱的人生經歷使得他飽覽了中國南方和北方不同的地理風貌,而他的所見也成為了他的繪畫題材。儘管他有著二十年的戍邊經歷,但其性格並沒有變得圓滑,《明史·本傳》中稱:

紱未仕時,與吳人韓奕為友,隱居九龍山,遂自號九龍山人。於書法,動以古人自期。畫不苟作,遊覽之頃,酒酣握筆,長廊素壁,淋漓沾灑。有投金幣購片楮者,輒拂袖起,或閉門不納,雖豪貴人勿顧也。有諫之者,紱曰:“丈夫宜審所處,輕者如此,重者將何以哉!”在京師,月下聞吹簫聲,乘興寫《石竹圖》,明旦訪其人贈之,則估客也。客以紅氍毹饋,請再寫一枝為配。紱索前畫裂之,還其饋。

覓畫記·王紱:孟端竹為國朝第一手(下)韋力撰

壯觀的石牌坊

對於意氣相投的人,王紱可以贈送自己的畫作,但他討厭的人,即使拿重金來買他也照樣拒絕,有人勸他不要這樣做,因為會得罪太多的人,但王紱不聽人勸。某天,他在月下聽到有人吹簫,這種意境令到王紱畫興大發,立即創作了一幅《石竹圖》,第二天一早找到昨晚吹簫的人,將畫作贈送給對方。沒想到的是,對方是一位商人,接到畫作後回贈了他一塊紅地毯,同時要求王紱在《竹石圖》上再作新增。看來商人認為多畫幾筆,畫作會更有價值,商人的提議令王紱大倒胃口,立即索回贈畫,當面把此畫撕掉,把紅地毯又還給了對方。

對於王紱的畫作,文徵明也多有誇讚,他在跋王紱的畫作《湖山書屋圖》時稱:“聯六紙而成,修三十尺,耕漁出沒,村舍近遠,雲煙變滅,種種臻妙,非累月構思不可成,豈獨今之所少哉!”王紱竟然創作過三十尺長的大畫,而畫作越大構思越難,可見王紱有著極強的掌控力,這讓文徵明大為佩服。

覓畫記·王紱:孟端竹為國朝第一手(下)韋力撰

文保牌

明王世貞在《題王孟端竹》中說:“孟端竹為國朝第一手。有石室居士、梅花道人遺意,而清標高格又似過之。”尹宣勝在《論王紱的墨竹畫》一文中亦認為王世貞的評價有道理:“南宋、元代也都出現過一些畫竹名家。至明代畫竹名家不勝列舉,其中王紱影響較大,其墨竹,稱‘國朝第一’,瀟灑磊落,充分表現出竹子的清翠挺拔的特點。”看來,王紱所畫墨竹圖最受後世所關注,關於他墨竹圖的所本,柯羽陽在《再論王紱墨竹畫》一文中稱:“王紱的墨竹畫中或多或少地有著文同和柯九思墨竹的影子。”

覓畫記·王紱:孟端竹為國朝第一手(下)韋力撰

驗票處

有這樣的影子,只能說王紱有可能臨摹過文同和柯九思的墨竹,但王紱被後世視為明代繪墨竹第一人,那他必須有超越前人之處,對於這兩人的超越,柯羽陽在文中寫道:“但王紱之於文同,又有別於文同,且發展了文同。在技法上,文同講究渲染,不留痕跡,而王紱更注重筆墨的揮灑,追求畫面的藝術效果,且時不時有書法的筆意融匯其中;在構圖上,文同以折枝為主,而王紱更多的是採用全景式構圖,並常與石、鶴、屋等結合畫制,形成統一和諧的畫幅。”“柯九思的墨竹繪畫與其書法藝術有著密切的關聯,他所作的《墨竹圖》曾自謂‘寫幹用篆法,枝用草書法,寫葉用八分或用魯公撇筆法,木石用折釵股、屋漏痕之遺意’。這與王紱的‘幹篆、枝草、節隸、葉真’的說法,當是一脈相承的。兩者都是以書入畫,但風格迥異。”

覓畫記·王紱:孟端竹為國朝第一手(下)韋力撰

寒山寺山門

以上只是說明王紱曾經臨摹過文同和柯九思的墨竹,而他的直接師承則來源於夏昶,雖然他跟夏昶學習繪畫的時間不到一年,但夏昶畫竹的技巧卻基本被王紱所掌握,再加上他個人的構思,終於形成了有著獨特風格的墨竹圖。

跟王紱有關的另一個畫壇公案則是《書畫傳習錄》的偽託問題,張媛在其碩士論文《中國畫論典籍中的偽託現象研究——以王紱〈書畫傳習錄〉為例》中予以了詳細的分析,此論文沒有簡單地斥責編輯《書畫傳習錄》的嵇承鹹,而是客觀地看待了嵇承鹹不沒前賢作品的美意。

覓畫記·王紱:孟端竹為國朝第一手(下)韋力撰

從此橋穿過

嵇承鹹出生於乾隆二十八年,他也有繪畫之好,在嘉慶十九年刊刻了《書畫傳習錄》,此刊本有三篇《後序》,其一是他的兄長嵇承濬所寫:“餘弟小阮承鹹,弱不好弄,長而嗜古……獨好書畫,早究心於山水丹青,神追手摹,頗與古會。日者偶遊肆上,瞥見是書,攜歸示餘,蓋九龍山人原本也……餘弟循誦服膺,悉心讎校,補其蟫蝕屋漏之殘缺者,訂其別風淮雨之訛舛者,又念是書僅及元代而止……數易寒暑……續成全書。”

覓畫記·王紱:孟端竹為國朝第一手(下)韋力撰

御碑

嵇承濬誇讚弟弟嵇承鹹從小沒有別的愛好,只對書畫感興趣,某天在街上偶然看到了一個殘本,他將此書買下後拿給哥哥看,經過兩人的研究,他們認定這本書的作者乃是王紱,但可惜此書太過殘破,於是嵇承鹹仔細校對逐漸增補,用了十八年的時間才將此書完成,而後刊刻出了這部名為《書畫傳習錄》的書。而顧應泰在《後序》中也有相類似的說法:“餘與小阮交最久,知之最深,小阮少攻舉子業,遊於鮑若洲先生之門,先生為邑中名宿,兼工書畫,暇輒臨摹古人。小阮從旁觀之,獨有會心,性本恬淡,不慕榮名,遂棄帖括而肆力於畫,幾欲出藍……一日出所得《書畫傳習錄》一書,示餘讀之……乃前明九龍山人王孟端先生所著也……小阮顧得之坊間,為之校讎註釋,積有歲年……小阮以二九載之苦心,採輯散亡,表章絕業。”

覓畫記·王紱:孟端竹為國朝第一手(下)韋力撰

惠山寺大雄寶殿

由此可見,稽承鹹並不是偽造了一部書,他只是想不沒前賢的作品,所以才下很大工夫進行整理,只是他在整理的時候摻雜進了一些自己的所見。而嵇承鹹並不迴避這一點,他在該書的序言中寫道:“間有闌入近代,則皆鹹所傅也。”正是因為這一點,使得後世懷疑《書畫傳習錄》的真偽,謝巍在《中國畫學著作考錄》中稱:“夫校刊古人遺著,首在存真。即有缺略訛舛,亦應仍其舊文,留侯後人考補,豈容以己意擅為增訂,致滋來世之疑?”

覓畫記·王紱:孟端竹為國朝第一手(下)韋力撰

乾隆詩碑介紹牌

因此,有人懷疑這部書乃是嵇承鹹的偽作,但張媛在論文中則認為嵇承鹹只是得到一箇舊鈔本,而後新增上了自己的話。但對於《書畫傳習錄》本身,張媛認為一定不是王紱的作品,其首先從文意上分析《書畫傳習錄》的寫法,發現該書在第一段的開題時都會用到八股文的文體格式,例如“知己門”起手一句:“九九薄材,亦須韜晦;三三雜處,貴與知己。發妙理於毫端,寫深情於嫌素,此何等事,顧以自適己事為之耶?”

覓畫記·王紱:孟端竹為國朝第一手(下)韋力撰

山門的背面

從王紱的生平看,他兩度為官,第一次是17歲時被徵召入京,第二次是42歲被舉薦入文淵閣。這兩件事都沒有走科舉之路,故張媛稱:“八股文是明清以來科舉考試的產物,對並不熱衷此道的王紱來說,必不會浸染過多的八股氣習,且八股取士雖產生於明初期,但盛於明中晚期,故王紱行文必不似此。”

覓畫記·王紱:孟端竹為國朝第一手(下)韋力撰

院中正廳

《書畫傳習錄》的另一個破綻則是把趙孟頫、吳鎮、黃公望、王蒙稱為“元四家”,但這個說法始自於明嘉靖年間,此時王紱早已離世。張媛又提到:“又如書中提到吳寬、楊循、黃雲、文徵明、文伯仁等人,皆於王紱卒後幾十年才誕生,經考證,此部分內容系抄襲自嘉靖、萬曆間人所撰之《畫系》。”

覓畫記·王紱:孟端竹為國朝第一手(下)韋力撰

王紱的繪畫

看來這才是《書畫傳習錄》的硬傷,但以我的愚見,即便如此也不能完全否定《書畫傳習錄》是王紱的作品。如前所言,嵇承鹹對該書的校刊用時十八年之久,並且他也明確地稱,該書在出版時摻雜進去了自己的所言。然而,嵇承鹹所得到的原本,今已不知所蹤,後世所見僅是他整理後的刻本,如今已難以分得清哪些是原文哪些是嵇承鹹的新增。既然如此,那些文中的硬傷會不會是嵇承鹹新增進去的呢?

覓畫記·王紱:孟端竹為國朝第一手(下)韋力撰

乾隆皇帝題字

可能正是因為畫名,王紱在永樂十年三月又召入朝中拜中書舍人,而此時的王紱已經51歲,而後他兩度隨從明成祖朱棣前往北京,可惜他在55歲時便去世了,否則,他應該展現出更多的藝術才能。到如今,王紱的故居和墓均找不到痕跡,但當年發生竹爐故事的聽松庵仍然在無錫的惠山公園內。

覓畫記·王紱:孟端竹為國朝第一手(下)韋力撰

雅緻的內廳

雖然我已幾次前往惠山探訪前賢遺蹟,卻未曾認真地欣賞過聽松庵,故2018年7月26日,我再次來到了錫惠園林文物名勝區。此程前來乃是由梧桐帶我開車前往,雖然今天時斷時續地下著雨,但我們到達時雨卻停了。步入古街,在售票處見到了無錫的文史愛好者王偉豐先生和顧群濤先生。此前我與兩人僅是微信交往,到今天方第一次見面,兩人身上所特有的江南文人氣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覓畫記·王紱:孟端竹為國朝第一手(下)韋力撰

這裡還有一些刻石

我們一同走入景區內,也許是下雨的原因,景區內遊客很少,這跟我前幾次所來形成了很大的反差。在沒有人的狀況下游覽這樣的景區,眼前所見果真比以往清晰了許多,因為人聲嘈雜時,很難讓自己靜心留意眼界所及的點點滴滴。

覓畫記·王紱:孟端竹為國朝第一手(下)韋力撰

未見拓片

沿著中軸線一路向前走,又看到了那棵巨大的銀杏樹,樹後即是惠山寺的大雄寶殿,此殿的側旁有一個獨立的院落,這裡就是竹爐山房。院中的一棵樹下嵌著一塊金屬銘牌,上面介紹著乾隆皇帝為竹爐山房題詩的情況,看來皇帝的代言果然不同凡響。

覓畫記·王紱:孟端竹為國朝第一手(下)韋力撰

竹爐擺放的位置

進入竹爐山房內,迎面看到了牆上嵌著的三塊刻石,中間一幅是乾隆御筆的《竹爐煮茶圖》,旁邊的兩塊則是王紱所繪《晴雨竹》。三塊刻石前有一張供桌,供桌的右角擺放著一個複製的竹爐,其體積之小跟我想象的有較大差距,因為乾隆皇帝複製的竹爐其中有一個現藏於故宮,想來擺在這裡的竹爐應當是根據故宮所藏複製的。但這麼小的爐子,要想把壺中的茶水燒開,不知要費多長時間,想來喝茶的人沒人在乎時間的浪費,也許水開的越慢越有意趣吧,而我的這個愚見沒好意思跟三位帶路黨提及。

覓畫記·王紱:孟端竹為國朝第一手(下)韋力撰

竹爐原來這麼小

室內的牆壁上嵌著一些刻石,瀏覽一下上面的文字,應當就是對王紱所畫手卷的題詩。這些年來我未曾看到整理出版的竹爐詩,否則的話,能從那些詩句中得到更多的資訊。我在拍照室內其他物品的過程中,依然對這個複製的竹爐充滿了好奇,最後還是忍不住拉開了下方的小抽屜,向裡面撇了一眼,卻是空無一物。

覓畫記·王紱:孟端竹為國朝第一手(下)韋力撰

正房的外觀

覓畫記·王紱:孟端竹為國朝第一手(下)韋力撰

後面即是惠山寺

覓畫記·王紱:孟端竹為國朝第一手(下)韋力撰

雅緻的院牆

覓畫記·王紱:孟端竹為國朝第一手(下)韋力撰

牆上嵌著的御碑

拍照完室內來到院中,院門的正前方有一塊御碑,正是乾隆皇帝的手筆,而側牆上還有幾塊乾隆的御書,可見當年他歌詠竹爐山房的詩作大多數被刻在石頭上展示在這裡。一個著名的皇帝,對這樣一個小爐子如此的鐘情,真的令我不能理解,也許這就是人們所講求的風雅吧。

覓畫記·王紱:孟端竹為國朝第一手(下)韋力撰

匾額在這裡

覓畫記·王紱:孟端竹為國朝第一手(下)韋力撰

天下第二泉

走出正門,看到了竹爐山房的匾額,而正門的下方就是著名的天下第二泉。順著臺階走到了泉眼旁,想象著當年王紱等人從此泉汲水烹茶的場景。繼續向前參觀,看到了另一個水池,水池的正前方有一個古老的龍頭,王偉豐告訴我說,這樣的龍頭在惠山總計有九個,其中之一在他祖上王問的祠堂內。

覓畫記·王紱:孟端竹為國朝第一手(下)韋力撰

古物

覓畫記·王紱:孟端竹為國朝第一手(下)韋力撰

天下第二泉匾額

王問祠堂原本就是我的尋訪目標,而梧桐將王偉豐請來也是要讓他幫助我去參觀該祠堂,沒想到那個祠堂內還有著這樣的俊物,這更加讓我感慨無錫人文之盛。參觀完天下第二泉後,三人帶我去尋找阿炳墓,沒想到竟然路過了碧山吟社,這又讓我猛然想起秦夔的父親秦旭曾主持此社,並且第一次於此舉辦了以竹茶爐為主題的雅集。梧桐告訴我,此吟社至今仍然在舉辦活動,她本人也是該吟社的會員,這讓我更加感慨當地文脈之不絕。

覓畫記·王紱:孟端竹為國朝第一手(下)韋力撰

碧山吟社正門

覓畫記·王紱:孟端竹為國朝第一手(下)韋力撰

碧山吟社正殿

參觀完畢後,梧桐拿出一冊世楷堂本的《昭代叢書》零種,該零種竟然就是無錫鄒炳泰所著《紀聽松庵竹爐始末》,其稱這個故事的梗概都寫入書中,可拿去給我做參考。梧桐不但帶我結識了朋友,看到了遺蹟,如今又有資料相送,這讓我何等之愉快。而顧群濤則告訴我,無錫有不少的愛書人都喜歡蒐集鄉賢文獻,近兩年買得最多的人就是梧桐,這些愛書人常在一起聚會,共同交流自此所得。這樣的書友關係真令人欣羨,如果各地都有這樣的團體,這將給我的尋訪帶來太多的便利,而我圖省事的私心也由此而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