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不接受父母的控制,只接受他們的愛

你可以不接受父母的控制,只接受他們的愛

採訪|鄭莉

記錄|欣宜

編輯|張看看

有人說,修行人說自己開悟了,只要讓他回去跟自己的父母呆上一週就可以知道了。過去的春節假期這一週,你和家人團聚得好嗎?你和父母之間的關係遇見什麼樣的挑戰呢?你都應付如何?是頭痛不堪還是遊刃有餘?

我們請來了兩位諮詢師,一位是60後生人,是一個六歲半女兒的母親,她沒有把焦慮和期待強加在女兒身上,而是根據孩子身心發展特點,順勢教育,讓孩子自主成長;另一位是80後生人,面對控制慾較強的50後父母,總結出一套智慧的應對經驗,獲得了與父母平等對話的獨立權。

做父母和兒女都不輕鬆,需要開動腦筋,做足心理功課!

你可以不接受父母的控制,只接受他們的愛

葉 前

60後生人,有一女兒。

四葉草心靈成長工作室創始人,中國心理協會心理治療與諮詢專委會EMD創傷心理治療學組副秘書長、理事,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天津電臺《夜訪百家》,鳳凰衛視“公益中國行”特邀嘉賓,新華社新媒體專線採訪專家,《北京青年報》《婚姻與家庭》等媒體採訪物件及撰稿人。

史 晉

80後生人。

臨床心理學科班出身,意象對話水晶級心理諮詢師,督導及培訓講師。跟隨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意象對話心理學創始人朱建軍先生10餘年,八位嫡傳弟子之一。《心探索》雜誌前編輯,“捕夢人”及“能量”專欄撰稿人。《時尚健康》、《瑞麗》、《精品購物指南》、《心理月刊》等多家報刊、雜誌心理版塊特約撰稿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都市之聲欄目特約心理健康專家。

愛需要適宜的對接藝術

鄭莉:有的父母強行把沒有實現的夢想和期待放在孩子身上,反映了父母自己的生存焦慮。面對這些父母,你們有些什麼看法和告誡?

葉前:

父母對兒女的期待一定要現實。人的成長規律、內在的心理能量以及對於社會的認知,都是一步步發展起來的。孩子那麼小,你要允許他按照身心規律來思考。孩子並沒有義務去完成我們沒有辦法實現的夢想。代與代之間如果能達成這種理解,那麼就會彼此接納。

史晉:

中國社會目前處於激烈轉型期,所以給這一代的親子關係提出了挑戰。而西方人可能會鼓勵孩子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西方人長大一些後見到父母可能就叫名字了。這表明親子之間是平等的了,彼此之間也不需要管了。

鄭莉:

也有對孩子好的父母,溝通都還不錯,愛得還比較恰當的。是吧?

史晉:

父母的愛是不是恰當,關鍵在孩子身上。當愛過來的時候,雙方需要達成適宜的對接。孩子以什麼樣的方式接受愛,需要有一定的藝術。孩子可以不接受父母的控制,只接受他的愛。

鄭莉:愛得比較恰當的父母,會有一些什麼樣的愛的藝術?

葉前:

父母尊重孩子的想法,平等地與孩子交流。雙方能夠聽得懂對方的表達,父母減少說理,好好回顧一下自己的成長,體會自己面對同樣情境下的心態,增加共情。

史晉:

首先,父母會喜歡聽孩子去表達,哪怕孩子會有幼稚之處。不會拿著孩子當棋子去博弈。如果父母也沒有上一代給的更多支援,反而容易適時放手,孩子一般更容易獨立。

鄭莉:葉老師在生活中對待孩子會有什麼樣的原則?

葉前:

我育兒的覺察可能會比一般人多一點。我會根據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順勢教育,尊重她的個體需要。比如孩子吃手,老人可能會覺得不好,但我就會覺得這是尋求安全感和愛的動作。

她大一點了,我們就按照她的興趣去引導她選擇喜歡的東西學。讓她有自主權,也為了選擇負責任。我看到一些社會新聞對她成長有益,就會給她講,並帶她一起做慈善。我的孩子總體來說是比較積極,性格也是開放的。

鄭莉:史晉,作為80後,你覺得在和父母的關係中,有什麼樣的值得我們借鑑的方法?

史晉:

我媽是控制力比較強的人,什麼事都要管。有一次下班,我媽又過問我。我就細細地跟她說,今天吧,有一個外星人來侵略地球了,我需要…… 她聽了傻了,以後就再也沒問過我什麼。她控制你,是從小養成的一種習慣。當我拿這個事來開玩笑時,她就會想,你可以應付這個事了,已經在調侃了,以後就不管了。

有一次,我在公司忙到七八點鐘,我爸來接我。我和我爸此前關係不大好。但就在那晚,我突然叫他:老史,我問你個事!他一愣,說,你問吧。結果他就把這事情跟我交流,我發現還真學到不少東西。當我叫他老史時,他對我的權威感就消失了,互相交流和溝通就很順暢了。

鄭莉:那如果你以後有了孩子,你會怎麼對他(她)?

史晉:

讓他有問題就向我周圍不同的朋友請教。父母不要太權威,可以從朋友那裡獲得更多帶孩子技巧。父母也要善於學習,不斷進步。

葉前:

讓這些父母們去諮詢一些更專業的人士來幫助孩子成長,有什麼問題,還可以去網上的相應BBS、QQ群上去交流,打破家族式的養育孩子的方式。

鄭莉:如果未來對孩子的養育都變成夥伴式的,平等化的,彼此獨立又相互借鑑,不會相互依賴捆綁,親子間的心態可能就真的不一樣了。

史晉:

孩子就像我們的鏡子一樣,也是彼此的夥伴,到了一定時候,彼此還得相互分開,有緣相聚,儘量製造一些快樂,不用是權威或者從屬的關係,彼此都能分享不同的人生閱歷,其實蠻好的。

你可以不接受父母的控制,只接受他們的愛

生活有兩面性,父母也一樣

鄭莉:豆瓣網上的“父母皆禍害”小組一直被熱議,一些80後子女形容50後父母是“禍害”。有些人控訴父母長期的家庭暴力,不負責任,不供養孩子,干預孩子等,你們遇到過一些此類案例嗎?

葉前:

我接過一些此類案例。有個極端案例,一個80後的女孩子,因為父母都忙於做生意,把自己扔在家庭裡,情感缺失,如果她做得不對,媽媽會拿竹片打腿,同時她會遭到家族內老人的性騷擾。這個孩子後來在性關係裡比較幼稚,有自傷和噩夢。這種創傷個案,需要你以非常穩定的態度去關愛她,同時保持適度的距離。經過諮詢,她的精神面貌有所好轉,能恢復正常的生活。

鄭莉:也許就是小時候缺愛的原因,包括豆瓣上的一些孩子。

葉前:

我做過治療的孩子,很多都是被父母愛得不太適宜。父母需要尊重孩子,減少跟孩子關係中不適宜的地方。孩子也要了解,父母很多行為出發點都是愛。但可能會被人生的不順,原生家庭的原因,種種磨難而扭曲了。有時,父母認為是愛,但由於方式是相反的,孩子沒有接收到。所以父母要覺察讓愛流動的方式,你給予的是不是人家需要的。這需要雙方不斷地交流溝通。

史晉:

嗯,但我覺得起鬨的這批人跟父母關係不一定不好。我們小時候,父母給我們提供了蜜罐一樣的環境,但當長大後,發現現實並非如此,80後面臨的社會生活壓力很大,導致這批孩子可能把對社會的憤怒不滿投射給父母。

從客體心理學角度,對嬰兒來講,他有兩個媽媽,源於兩個乳房。當她餓了,媽媽馬上哺育她,這就是一個好媽媽。有時媽媽心情不一定很好,會透過乳汁去傳遞給嬰兒。孩子會覺得媽媽不好。

長大後,一個孩子會同時面對兩個世界,兩種父母,如果總是活在對好世界、好父母的幻想當中,或是覺得這個世界太壞,都不太切實際。曾經優越的80後需要認識這個世界嚴酷的一面。

葉前:

確實,有的年輕人是自己遇到了成長或發展的問題,卻把問題都發洩在父母身上了。年輕人應該把自己和父母的界限分開,跳出來看,哪些是父母的問題,哪些是自己的問題。父母畢竟不可能退回去成長。如果孩子和父母始終糾結,自己不成長,就是逃避問題的表現。

我們需要讓孩子從小就全面地認識這個世界,也認識父母身上的侷限。讓她知道這個世界有貧富差別,也有災難無常,父母身上也會有缺點,給他們一個現實感,孩子成長會有韌性得多。

鄭莉:有一則新聞,母親強迫女兒拋棄喜愛的自由職業,轉投公務員,導致女兒自殺。很多父母還存在這種抹煞孩子夢想的事情,在諮詢中有沒有碰到相應的案例?

葉前:

父母用一些方式控制孩子的案例很多,我們稱之為連體嬰兒。曾有一個北京女碩士,和媽媽住在一起。媽媽有一些婚姻情感問題,全都給女兒說,引發女兒和媽媽共悲喜。女兒目前情緒焦慮,人際關係壓力大,沒有朋友。我問她,這麼多年你為什麼這麼焦慮?她說,我得讓我媽高興,得給我媽買房……共生關係直接扼殺了孩子的獨立性。孩子自我能量太小,走不出依賴,彼此間糾纏著,產生了更多的困惑與衝突。

史晉:

這事不能全怪父母,是自己選擇的。你不能全看她的痛苦,你得知道她獲益的那一面,她願意選擇的這種生活。成年了,一旦她可以為自己負責了,還是可以選擇離開父母。

鄭莉:現在啃老族也不少,你們怎麼看待這種現象?

史晉:毛毛蟲吃葉子,然後變成蠶吐絲,然後變成蝴蝶得飛走。啃老的意思是,這片葉子都黃了,這蝴蝶還沒有飛走。

這是一種極端糾纏的親子關係,這個愛一定得斷開。啃老族治療非常有難度,治到一定程度,他可能會退縮回去,他面對社會時需要獨立的能量不夠,你拖他的力量要特別大。

從現在開始,你可以有不同的活法

在很多不同的文化裡,各種預測都指出在二十一世紀初期會有新的時代產生,那個關鍵時刻就是現在。跨越過門檻進入到新的時代意味著將根深蒂固的跟別人的對立拋在腦後。

要實施這項新的做法最好的起點就是家裡,先從跟家人的關係改善。事實上不可能把我們對家人、朋友和鄰居的態度跟我們對社會的態度分開。我們關起門來在家裡所縱容的權力遊戲跟造成世界各國分裂的權利鬥爭並沒有什麼不同。

負起你自己的責任,把你自己的角色扮演好,這意味著你必須做出一個有意識的抉擇,決定要增加你的覺知,唯有如此,你才能夠避免再一次重複過去的錯誤。

聽取別人的意見,尊重相互間的差異,對於任何派系主義、比較和分離要保持警覺。將注意力轉向創造和加強互相支援,而不是去修飾以前的做法。

充分了解我們的渴望、希望和夢想其實都是一樣的,都是世界大同,這種瞭解可以開啟我們的愛心,這個愛心是具有治療作用的,不僅對別人,同時也對自己。

就從你現在所在的地方做起,你可以藉著去除掉你創造的分離、尋求控制和想要駕馭別人的傾向來啟動正向的改變。

這是一個最佳的時刻,我們可以放掉那個認為製造衝突與不和諧才會改善我們的生活或是使我們變得更安全的信念。

就從現在開始,就從你做起,你可以有不同的做法。

選自《心探索》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