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由來之說——別婚姻,明貴賤

姓名,每個人都會有,而且一旦確定,基本會伴隨著我們一生。姓名也可以叫做名字,很多人會覺得姓名和名字不是一樣嗎?其實不然,姓名和名字有區別,只不過區別很少人知道罷了,久而久之,姓名和名字二者也就等同了。姓名的起源非常古老,可以追溯到母系社會,從字形結構也能看的出來,姓字和女人的生養有關。姓名對於每個人都很重要,也可以說是我們中國的文化傳承。

姓名,最早起源於遠古時期,即原始社會。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姓”人所生也,從“女”、“生”,這是對“姓”的產生的闡釋,說明姓名最早起源於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以女性為核心。姓是一個族群的標誌,一個族群一般都是同姓之人,名就是個人的區分。老子的《道德經》也說過:“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為了區分一個族群的每一個人,就誕生了姓名,姓加名,成了一個人獨特的標誌,就可以和別人區分開來。

名字的起源在姓名之後,孩子出生之後,由父親取名,男孩二十歲舉行成年“冠禮”的時候,再取字,女孩在十五歲舉行成年“笄禮”的時候,再取字。古代的男女都有名有字,我們現代人一半隻有名,沒有字,或者在一些古老的村落,可能還保有這樣的習俗。名和字兩者一般互相關聯,寓意或相近或相反或承。比如岳飛,字鵬舉,有展翅高飛的意思;韓愈,字退之,有進退相反的意思。

姓名是包括姓和名,名字是涵蓋名和字,這是兩者的區別。名也叫本名,在古代是對自己的一種謙稱,字叫表字,在古代是對別人的一種尊稱。所以在電視劇中,一般自己介紹自己的時候,都會用自己的名,別人稱呼的時候,都會稱呼字。

俗話說,雁過留聲,人過留名,姓名對於一個人來說非常重要,是一個人的符號,也是一種歷史傳承,尤其是我們的姓。我們的姓就是一種文化底蘊,有了姓我們才有了根。在宋朝的時候,根據姓氏大族,編寫了《百家姓》,讓我們對姓氏有了更深刻的瞭解。

姓,別婚姻。——產生於原始社會,其時限界定在“三皇五帝時代”,即夏朝建立之前的歷史時期。原始社會經歷了原始人群和母系氏族時期,這一時期,婦女是氏族的主體,氏族成員的世系按母系計算,財產由母系血緣親屬繼承。從姓這個字也可以看出,從女從生,同姓的人都是一位女性祖先的子孫,是母系氏族社會同一血緣關係人群的標記;這一時期,實行氏族外婚制,同姓之間不能通婚,因而姓還起著“別婚姻”的作用;這一時期,人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因而有姓而無氏。中國最早的姓,大都是女字旁,如著名的上古八姓:姬、姚、媯、姒、姜、嬴、姞、妘,就是如此。到了周代,宗法制度明確規定,只有貴族男子可以有姓有氏,平民百姓無姓無氏,同時,貴族女子只有姓沒有氏,貴族男子只稱氏不稱姓。這是因為氏是用來“明貴賤”的,姓是用來“別婚姻”的,二者作用不同。正因如此,原始社會時的“百姓”即是指百官,到了秦漢時期,民亦有“姓”,因此“百姓”一詞的含義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待嫁的女子如果要加以區別,則在姓前冠以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例如:孟姜、伯姜、仲姜、叔姜、季姜。

出嫁後如果要加以區別,就採用以下幾種方式:

1、在姓前冠以所出自的國名,如:齊姜、晉姬、秦嬴。

2、嫁給別國的國君,在姓前冠以配偶受封的國名,如:

秦姬、江羋、苪姜。

3、嫁給別國的卿大夫,在姓前冠以配偶的氏或邑名,如:

趙姬、孔姬、秦姬、棠姜。

4、死後在姓前冠以配偶的諡號,如:武姜、昭姬、共姬、文姜、敬嬴。

氏,明貴賤。——產生於奴隸社會的父系氏族,其時限定格在夏朝建立之後,秦朝誕生之前。人們有了姓,便能追溯其始祖,但又冒出一個新問題,部落會不斷繁衍、逐漸發展,持續壯大,那麼就會產生不同的分支,這些分支具有共同的祖先,共同的姓,該怎麼區分呢?於是乎,獨立出去的新部落分支,就開始給自己起不同的稱號,這便是氏的來源。

也就是說,氏是姓的分支標誌。

進入奴隸社會後,有了國的概念,繼承君位的為大宗,其他子孫為分支,其姓不變,而以所分封的國、邑、地或官名、諡號等為氏,這就是小宗。

這些小宗又會繼續開枝散葉,繁衍後代,福澤千里,第一個被分支出的小宗,又成了他們這一支的大宗。這樣迴圈往復、週而復始、源遠流長,氏的隊伍像滾雪球樣越滾越大、越滾越遠、越滾越旺。比如秦始皇他們家,我們都知道嬴姓趙氏,這是怎麼來的呢?原來,秦國的祖先少昊氏以燕子(玄鳥)為圖騰,嬴與燕異字同音,故成為嬴姓的始祖,少昊的後代曾封於趙地而立氏,所以才有了嬴姓趙氏,說起來,秦國與趙國的祖先,還頗有淵源呢。

而且氏是可變的,但唯一不變的是,從父系氏族開始,姓是改為隨父姓而不是隨母姓。給氏命名的方法也有很多,如:

(1)、有以受封的國名為氏,如齊環(齊靈公)、宋王臣(宋成公)、蔡甲午(蔡莊公);

(2)、有以受封的地名為氏,如屈完、解狐、羊舌赤;

(3)、有以受封的官職為氏,如卜偃、司馬牛、樂正克;

(4)、有以居住地為氏,如東門、北郭、南宮、百里;

(5)、有以技藝為氏:如巫、陶、甄等等

秦以前,特別是夏商周三代,也就是奴隸社會時期,姓與氏的功能、作用、用法是完全不一樣的,很簡單一點就是,人人都擁有自己的姓和名,但只有貴族才能擁有氏,素有“氏所以別貴賤”的說法,畢竟一個姓的分支太多,只有氏才能代表了這一支的身份地位,因此,氏是身份與地位的象徵,貴族男子都稱氏不稱姓。

氏也隨著封地官職的變化而變化。比如商鞅,姬姓,公孫氏,名鞅,衛國人他原本是衛國公孫後代,所以又叫衛鞅和公孫鞅,秦國封他為商君後,他又稱為商鞅。

戰國以後,隨著奴隸制宗法制度的崩潰,舊有姓氏體系也逐漸混亂,大家開始以氏為姓,逐漸就姓氏不分,姓氏合一,姓氏連體。平民百姓也開始普遍用姓氏了,可以以居住的地方或從事的職業等為自己的姓氏,如東郭、西門、南宮等,我國的姓氏體系基本上確立了下來。秦漢以後,新的姓氏產生的途徑就更加豐富,如為避禍而改姓、為避帝王的名諱而改姓、為皇帝恩寵而賜姓,少數民族起漢姓等等,從而有了百家姓。原來姓一樣,用氏區分,現在姓都有了,怎麼辦?用名來分,所以叫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