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羊會吃肉?別鬧了

不知道經常吃羊肉的朋友有沒有發現,羊的品種不同,在口感上也會有些差異,例如山羊就比綿羊羶味大一些。造成這一情況的除了品種因素外,身處的生長環境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

例如寧夏鹽池的灘羊羶味也不大,這是因為那邊地區土質含鹼性較多,羊在吃完在當地生長出的植株後,會抑制體內一部分羶味。而且,環境因素不僅對口味有很大的影響,時間長久以來,對身體因素、外觀等方面也有著很大的改變,形成了多達百種的羊。

這種羊會吃肉?別鬧了

其中,有一種羊就以呆萌的外表“俘獲”了一大批粉絲。它們身材圓滾,有著一張黑色的臉,黑到甚至看不清它的五官,它們就是

來自瑞士的瓦萊黑鼻羊,

看過動畫片《小羊肖恩》的朋友對它們一定不陌生,呆萌的外表下沒有一絲的威脅。黝黑的臉和四肢與身上一片片雪白的羊毛形成強烈對比,從遠處看就像一個個飯糰錯落在山坡上,而到了晚上更像是一朵朵浮在空中的棉花團,讓人忍不住想要rua不停。

這種羊會吃肉?別鬧了

瓦萊黑鼻羊顧名思義,它們活動於瑞士的瓦萊地區,屬於冰川山羊的一種,常棲息於陡峭的山坡地區。

當地人飼養黑鼻羊主要為了吃肉和收集羊毛。由於其黑色的臉極具代表性,也被國內朋友戲稱為“包公羊”。

這種羊會吃肉?別鬧了

黑鼻羊早在15世紀就有記載,

但在1962年才被正式確立為獨立品種,

之前有相關資訊說黑鼻羊是雜食動物,既吃草又吃肉,和外表天差地別。

其實這是謠言,

部分人在查閱國外資料時由於翻譯不到位,給這位呆萌的小羊扣上了喜歡吃肉的帽子,這黑鍋,黑鼻羊可不背。

黑鼻羊很早之前就被人類馴化,對高冷嚴寒地區有很強的適應力,經常活動於陡峭的山坡上,而它的遠遠遠遠遠房親戚和它一樣,都喜歡玩上一玩“挑戰極限”。

如果你去到了青藏高原,一邊吸著氧氣一邊欣賞遠處美如畫的風景,突然發現頭頂懸崖峭壁上有幾個灰呼呼的身影飛過時,不用驚訝,大概是黑鼻羊的遠遠遠遠遠房親戚來了。

這種羊會吃肉?別鬧了

作為羊界的極限運動選手,近距離觀察上一番,你會發現它有點像綿羊,但看角又有幾分像山羊。

這就是生活在我國青藏高原的岩羊,也叫石羊、崖羊,棲息於海拔2100-6300米之間的高山裸岩地帶,以青草和各種灌叢枝葉為食,具有較強的耐寒能力。

而這個極限運動選手似乎有些“呆”,這裡的呆不同於黑鼻羊的“呆萌”,而是真的有點呆。作為生活在懸崖峭壁上的羊,從出生就配上了“滿級裝備”,岩羊的蹄子硬度很強,以至於在它們穿梭在堅硬的岩石之間時,基本不用擔心被磨損。

這種羊會吃肉?別鬧了

它們一跳可達到2-3米,幾米高的地方跳下也不用擔心摔傷,岩羊的攀登能力在動物界可是數一數二的,而且它們的皮毛和岩石的顏色相近,具有保護色的作用,這讓它們在面對捕食者時(雪豹、豺狼、禿鷲、金雕),也多了幾分勝算。

但是(果然太無敵就會被削弱),當它們在遇到危險時,先是會逃竄到山巒處,然後停下來回頭看一看後面的情況,而往往這一舉動會讓它們追下懸崖,或者被捕食者撲倒,丟掉性命(不知道變成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沒有這方面的原因呢)。

這種羊會吃肉?別鬧了

岩羊屬於群居動物,經常幾隻或者幾十只一起生活,當羊群中有一隻丟掉性命時,其它的夥伴便會湊近屍體圍上一圈,免除其被禿鷲等捕獵者吃掉。如此團結的情誼讓人不得不肅然起敬。(本文圖片來源自網路,如侵權請聯絡,我們立即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