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海派四大家”吳昌碩:文人畫的最後高峰,被尊為“印聖”

民國以前數三代,風流占斷百名家。

這句詩說的就是這樣一個奇人,他集詩書畫印於一身,四絕皆有造詣,被譽為“清末海派四大家”,他就是吳昌碩。

他身上的光環太多太多,像“石鼓篆書第一人”,“文人畫最後的高峰”、“晚清民國的藝術大師”都是對他的讚譽,面對這些頭銜,無需吃驚,你只需要明白這是對他極為中肯的評價。因為,這個人的一生,堪比傳奇。

“清末海派四大家”吳昌碩:文人畫的最後高峰,被尊為“印聖”

或許你有多少收穫,也會捨去相應的代價。

吳昌碩的少年時期可以用求生存來概括,隨生於書香人家,卻並無安穩日子,咸豐年間,浙江西部大戰,為避戰禍,吳昌碩一家在父親的帶領下,逃亡到深山野谷中,缺衣少食,對這個家庭來說是最致命的打擊。

吳昌碩的弟弟妹妹們,年紀尚幼,卻整日顛沛,食不果腹,終究還是沒能躲過災禍,夭折於饑饉荒年之中,吳昌碩年長些,倒是挺過了饑荒,可迎接這個少年的仍舊是一波又一波的苦難。

在躲避戰亂的途中,少年吳昌碩不幸與家人失散了,這個可憐的孩子每天的目標就是生存下去,虧了他機警勤快,能夠靠給人打零工,做雜活換口飯吃,這個意志堅定的少年,就這樣堅持數年直到重回家鄉。

如果是尋常人,連年的戰亂,早就消磨了意志,哪裡還有什麼志向可言,可吳昌碩偏就不同,在返回家鄉後,他白天務農,晚上秉燭夜讀,筆耕不輟,苦難的磨礪讓這個年輕人更加的成熟,目標也更為明確。

“清末海派四大家”吳昌碩:文人畫的最後高峰,被尊為“印聖”

他在弱冠之年考中秀才,此後,屬於他的精彩人生便開始了。

拜師結友,提升自我,是他發展的軌跡,像吳秋農,胡三喬,楊見山等人都是他最早的一批益友。“我三十學詩,五十學畫”,吳昌碩常常這樣自嘲道。

的確,吳昌碩是一位大器晚成的畫家。許多研究者認為,年過六十的吳昌碩處於藝術風格成長時期,晚年的他才是創作高度成熟的。有許多大師都具有類似特徵,比如黃賓虹,張大千等,不失為一件有趣之事。

暮年的吳昌碩,名譽一身,被選為西泠印社社長,海上題襟館書畫會會長,在海外也廣受關注,甚至在日本藝圈裡被尊為印聖,可見其地位之高,此時的吳昌碩,真正處在藝術的巔峰。

“清末海派四大家”吳昌碩:文人畫的最後高峰,被尊為“印聖”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作為晚清最後一位文人畫大師,身處傳統與近代相交匯的時代支點上,吳昌碩做到了融會貫通與不斷超越,他繼承前人的長處,又結合自身,兼收幷蓄,是歷史上少有的詩書畫印“四絕”於一身的天才,對近代藝術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

人們常說,這位以畫風凌厲,氣勢磅礴著稱的藝術宗師,對自己的家人,自己的子女卻又是無微不至。

鐵骨柔情,不失為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