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內十分寶,徽商藏三分:在歷史上,徽商到底有多輝煌?

談及中國古代的商業,我們第一時間便會想到曾經的徽商等商幫,在一些影視劇中我們也曾一窺當時徽商的繁盛事業。民間流傳的“海內十分寶,徽商藏三分”可謂是直接明瞭地寫出了徽商之富,著實引人遐想。那麼在歷史上,徽商到底有多輝煌呢?

海內十分寶,徽商藏三分:在歷史上,徽商到底有多輝煌?

徽商來自徽州,包括歙縣、黟縣、休寧、婺源、祁門、績溪六縣,又稱徽州商人、新安商人,俗稱“徽幫”。

徽商逐漸嶄露頭角是在宋代,至明清兩代發展至頂峰,正與中國古代商品經濟發展的歷程相似。《徽州府志》記載:“徽州保界山谷,山地依原麓,田瘠確,所產至薄,大都一歲所入,不能支什一。小民多執技藝,或販負就食他郡者,常十九。”即是說,徽州多為山地地形,土地貧瘠,產出很少,百姓們多依靠手藝、走動經商來維持生計。

徽州多商賈,實在是“其勢然也”,若不如此,百姓該如何維持生計呢?這也是後來徽商不斷髮展壯大最根本、最直接的原因。

明清時期,社會生產力大大提高,市鎮蓬勃發展,商品經濟高度發達,出現了早期的資本主義萌芽。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徽商把握住了發展的機遇,發展到了最繁盛的時期。這個時期的徽商,無論是營業人數、經營的行業與資本、經商的活動範圍,都處在全國首屈一指的地位。

據記載,經商成了徽州人的“第一等生業”,成人男子中,經商者佔百分之七十左右。諺語“前世不休,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意即孩子長到十三四歲的時候就要外出學習做生意,生動地反映了當時徽州人投身經商事業的風潮。而徽商的足跡更是遍佈廣袤大地,東抵淮南,西達滇、黔、關、隴,北至幽燕、遼東,南到閩、粵,甚至遠至日本、暹羅及葡萄牙等地。徽商鼎盛時期經營的行業也是讓人大開眼界,典當商鹽、放貸生息、茶葉貿易、木材貿易、糧食貿易等等,實在是富足之極。

海內十分寶,徽商藏三分:在歷史上,徽商到底有多輝煌?

徽商的輝煌,不僅體現在物質財富的富足上,更體現在精神財富的富足。

徽商之所以能稱霸商界數百年,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賈而好儒”,這一點最深刻最首要的便體現在他們的思想觀念上。徽州商訓中言:“斯商:不以見利為利,以誠為利;斯業:不以富貴為貴,以和為貴;斯買:不以壓價為價,以衡為價;斯賣:不以賺贏為贏,以信為贏……”足以一窺儒學對他們經商的影響。自古以來都說做生意講究誠信,放大來說,生意人精神財富的富足與否亦是經商的關鍵之一。

在長久的經商歲月中,這一特殊的團體創造並繼承發揚了徽商精神,也留下了眾多優秀的人物供後輩瞻仰。

海內十分寶,徽商藏三分:在歷史上,徽商到底有多輝煌?

徽商能夠得到政府許可販賣食鹽就可以看出,徽商相關的政治勢力也不可小覷。他們不僅“賈而好儒”,更是以“業儒入仕”作為終極關懷,“先賈后儒”或是“亦儒亦賈”都不過是他們達到最終目標的途徑。當政治勢力與經濟勢力聯結在一起時,便更是輝煌顯赫了,徽商的鼎盛時期便是如此。

海內十分寶,徽商藏三分:在歷史上,徽商到底有多輝煌?

往事悠悠,徽商的輝煌的確存在過,可是多少繁華盛景也終究湮沒在歷史長河之中。不過徽商為後世留下的經商之道與精神仍然在人類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靜待我們的探索與追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