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自己琢磨琢磨,是不是這個理兒

您自己琢磨琢磨,是不是這個理兒

中國人的說話之道,如同繪畫藝術中的畫人畫骨,一個字會因不同的腔調而表現出截然不同的意思。例如,您,乍一聽非常客氣,還能表示出的對長輩的尊重,然而一句“您可真逗”,加上陰陽怪氣的腔調,充滿著嘲諷的意味。如此這般,在表達尊敬的“您”字面前,“你”字的存在變的十分微妙,所以在中國的人情網中,“您”用好則成仁,用不好您就自個兒體會下……

身在禮儀之邦,不少人會認為“您”字背後必有一段說不完的傳統禮儀知識,然而“您”字最初也不是如今的敬稱。據專家考證,在唐代以前,漢語中只有“你”,在唐代之後才有關於“你們”的複數說法,當時被唸作“汝等”“你弭”,過快連讀就會出現“您”的效果。

直到宋元時期,最早在山東鄴城、邪城、陽穀等地,漢語受到阿爾泰語系影響,“你”字讀音逐漸帶有鼻音,甚至還出現了借音字“恁”和新造字“您”,當時才開始逐漸從表示多數向單數過渡,並伴有表達尊敬的意味。

大約到清朝中葉的康熙時期,滿漢雙語時期的開始形成,標誌著北京城區話的形成,也就是這個時期,“您”才逐漸成熟並形成第二人稱的敬稱代詞。例如,清代後期吳趼人在其《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中,關於“您”的解釋就是,“‘你’,京師土語,尊稱人也。發音時唯用一字,‘你’字之音,蓋藏而不露者”。

而最早以尊稱的形式使用“您”,不得不提北京話,在滿漢語言融合的過程中,雖然漢語最終成功戰勝滿語,但滿語的一些習慣依舊留在北京話中,例如兒化音,以及“您”的用法。到了現代社會,“您”在不斷的演化中成為廣泛使用的禮貌用語。

在全國範圍內,最喜歡說“您”的城市,北京排第二,無人敢排第一。出門見面第一句“吃了嗎您吶”,表示感謝說一句“謝您嘞”。同時“您”也是吵架諷刺的一大利器,至於聽不聽得懂,就到了考驗情商的環節。雖然“您”字從上到下都透露出濃濃的禮貌尊敬,但是換個語氣和語境,就會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效果。

例如,“您懂得可真多!”,在平常的語境和語調下,確定是在誇獎你無疑,但語氣腔調不對就是在表達不屑。一句“您配嗎?”可以在言笑晏晏之間,將一句“我覺得你不配”完美的表達。所以“您”字表達的尊敬意味,確實讓“你”字存在有些許的尷尬,但“您”早在現代社會中,被開發出更多的表達意味。

喜歡潤界本地化,請多多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