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一定就比寸長嗎?

01

關於尺寸的分別的問題,可以用《道德經》的“曲則為全”作答。該章的原文說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看完原文,很多人都會嚷嚷,叫我“洋芋片”。

尺一定就比寸長嗎?

這不明擺著嗎?這章中,完全沒有出現“尺”或者“寸”,甚至連“長短”也沒出現,這段話根本和長度風馬牛不相及好嘛,坑爹呢這是!

其實這是冤枉洋芋了。

02

歷史上,第一次提到“尺寸”和“長短”關係的人是屈原。他在《卜居》中說“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很多人見到這句話的第一反應就是不信,畢竟按照按照生活經驗來說一尺怎麼可能比一寸短, 一寸怎麼可能比一尺長?肯定是你這個“洋芋片”胡謅的。

然而,事實是,這句話就是屈原說的,並不是洋芋編出來騙人的。

現實的經驗告訴我們一尺不可能比一寸更短。那屈原為什麼有這樣說呢?

尺一定就比寸長嗎?

03

其實這句話不是說一尺比一寸短,而是說尺有短的時候,寸也有長的時候。這句話說的不是長短,而是用處。比如說,某地到某地的距離,這時候用“尺”就太短了;而筷子呢,用“寸”作單位就足夠長了。

有的人會說,十一寸會比一尺長。

但那沒有意義,一尺一比一尺更長。單位換算而已,並不是本質上的“一尺 比一寸短,一寸比一尺長”。

所以這句話的意思是,尺有尺的用處,寸也有寸的用處,並不是簡單的越長越好,或者越短越好。

這句話透露出的道理,和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一起,剛好可以說明一個道理,尺寸各有長短優劣,這是先天條件,我們無力去改變。但是,我們可以努力發揮出長或短的用處。

尺一定就比寸長嗎?

04

而《道德經》“曲則為全”的核心也是如此,不管曲直,都可以發揮用處。

“曲則為全”這一篇的思想核心,可以從同為道家學派代表人物莊子留下的作品中找到註釋。

尺一定就比寸長嗎?

在莊子的《逍遙遊》當中有一棵大樗樹,它因為長得彎彎曲曲,不能成為材料,所以生在路邊,砍伐非常方便,也被木工當成原材料給砍伐掉。

尺一定就比寸長嗎?

大樗樹因為彎彎曲曲不成材,所以才得以保全,不是正好是“曲則全”嗎?而大樗樹這個故事的核心,不正是“沒有用處”對大樗樹來說就是最好的用處。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是因為尺有尺的作用,寸有寸的作用;大樗樹“曲則全”說明沒有有沒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