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粟十上黃山,盡情揮灑山水雄姿!

劉海粟(1896—1994),名槃,字季芳,號海翁。江蘇常州人。現代傑出繪畫大師,著名美術教育家。英國劍橋國際傳略中心授予“傑出成就獎”,義大利歐洲學院授予“歐洲棕櫚金獎”。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家協會顧問。

1912年與烏始光、張聿光等創辦上海圖畫美術院,後改為上海美術專科學校。1952年院系調整,任華東藝術專科學校校長、南京藝術學院院長。

劉海粟十上黃山,盡情揮灑山水雄姿!

劉海粟《黃海一線天奇觀》1976年

從1918年至1988年,劉海粟十上黃山,從“昔日黃山是我師”,到“今日黃山是我友”,黃山見證了劉海粟波瀾壯闊的藝術人生。

劉海粟為何一生鍾情黃山?看完劉海粟美術館舉辦的“十上黃山絕頂人——館藏劉海粟黃山精品研究展”,或許會有答案。

劉海粟十上黃山,盡情揮灑山水雄姿!

劉海粟 《千山萬壑》1988年

中西融合

1912年,年僅17歲的劉海粟與畫友創辦了中國第一所具有現代意義的美術學校:上海圖畫美術院,即上海美專的前身,成為中國近現代美術教育的奠基人。

年輕時,劉海粟就重視寫生,倡導學校開設寫生課。在今人看來,寫生並不稀奇,但中國繪畫自古就重視臨摹。在上世紀之初,少有人提倡對景寫生。

1918年,劉海粟首上黃山寫生,可惜並無畫作存世。上世紀20年代,他第二次登臨黃山,也並未留下畫作。1935年,劉海粟從日本歸國。

在日本接觸到歐洲繪畫後,他開始於創作中嘗試印象派的技法。他三次登上黃山,留下了一批珍貴的作品,如油畫《黃山》,國畫《古松圖》、《朱松》、《孤松》。

劉海粟十上黃山,盡情揮灑山水雄姿!

劉海粟《黃山奇峰圖》

劉海粟十上黃山,盡情揮灑山水雄姿!

劉海粟《黃山》1981年

1954年秋,劉海粟第六次登臨黃山,在散花塢和玉屏樓住了三個多月。他從不同角度,把黃山的奇松、怪石、雲海、飛瀑、泉潭收入筆下。

他一手拿國畫筆,一手拿油畫筆,將中西繪畫互相滲透,融會貫通。

劉海粟十上黃山,盡情揮灑山水雄姿!

劉海粟《黃山》 1982年

在《黃山西海門圖卷》中,能夠明顯地感覺到他的“融合”實驗。他採用了傳統中國畫乾溼筆並用的方法,但又有油畫的筆觸,體現了印象派的光影效果。

劉海粟曾在《黃山談藝錄》中說:“如果當時沒有進行這樣的嘗試,就不會有80年代後大潑墨和大潑彩的出現。”

劉海粟十上黃山,盡情揮灑山水雄姿!

劉海粟《黃山》 1983年

劉海粟美術館館長阮竣告訴記者:“海老畫黃山畫了70年,我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藝術之路的變遷:從早年中畫、西畫的涇渭分明,到中期中西融合的實驗,晚年他雖然將兩者分開畫,但他的中國畫已經充分吸收了油畫的技法、用色和構圖,而他的油畫又呈現出東方哲學的韻味。”

劉海粟十上黃山,盡情揮灑山水雄姿!

劉海粟 《黃山人字瀑》1982年

動之以旋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劉海粟兩次中風。他以驚人的速度康復,並埋頭作畫、寫字,苦練基本功,反覆思考如何闖出新路。他憑著早年六上黃山所積累的素材憶寫黃山。潑墨、潑彩的新技法,正是在那段艱苦歲月裡探求磨鍊出來的。

1961年,劉海粟創作了油畫《黃山天門坎風雲》,這幅畫給人一種撲面而來的力量感。紅、綠兩種對比鮮明的顏色自然舒暢地結合在一起,在藍色天空與火紅山峰的對應下,彷彿可見太極圖案的走勢。

劉海粟十上黃山,盡情揮灑山水雄姿!

劉海粟 《天平觀朝暉》1978年

劉海粟曾經這樣講述《黃山天門坎風雲》的創作:“我用‘離形得似’的手法,以虛的雲流來傳神,來說明生命裡微妙得難以描繪模擬的真實感,不追求表面的光滑圓滿,而突出蓬勃向上的壯偉氣息。”

石濤《畫語錄》中“動之以旋”四個字對他處理這幅畫頗有啟示,整幅畫“每塊平面、每條線都是必要的‘句子’,使松樹呼呼有聲,看過之後,能常常往來於心中,希望使人先感到寧靜肅穆,繼而奮發,產生熱愛祖國山川的情操。”

劉海粟十上黃山,盡情揮灑山水雄姿!

劉海粟《黃山圖》 1956年

劉海粟十上黃山,盡情揮灑山水雄姿!

劉海粟《山西海》1988年

不息變動

上世紀80年代,“寫遍晴巒我始還”的劉海粟四次登臨黃山,他夜以繼日,對景揮毫,和自然較量,和自己較量。

劉海粟的女兒、畫家劉蟾說:“儘管父親當時年事已高,但他一上黃山就熱血沸騰,筆停不下來。”

《桃花溪》作於劉海粟七上黃山之際,在款識中自稱“年方八五”的海老以潑墨法意寫溪水之湍。表現水勢向來是繪畫中的難題,劉海粟巧妙地運用了水潑法,濃厚的墨色不但表現了水之形,更有水之勢。其間還以赭石繪就溪石加以點綴,水之洶湧呼之欲出。

劉海粟十上黃山,盡情揮灑山水雄姿!

劉海粟《雷瀑奔騰圖》1982年

《雷瀑奔騰圖》是劉海粟九上黃山期間的佳作之一。他藉此作品遙思石濤凝重幽深的畫風,對前人致以敬意。在《黃山談藝錄》中他曾言:“藝術表現應該像蠶吃桑葉,吐出來是絲。要畫山則靈之,要畫水則動之,得筆墨之會,能縕之兮。”

劉海粟一生十上黃山,留下的作品有小景,也有大畫;有油畫,也有國畫。他用潑墨、潑彩、白描等諸多手法來表現黃山的奇幻景色,用不同的藝術語言追求他心中的黃山。

從依形寫真,到任心創造;從“搜盡奇峰打草稿”,到暮年的雄視千古、氣吞乾坤。在他的黃山作品中可以窺見一個大時代的親歷者於中西藝術相容幷包的海納胸襟。

劉海粟十上黃山,盡情揮灑山水雄姿!

劉海粟《朱松》 1975年

劉海粟十上黃山,盡情揮灑山水雄姿!

劉海粟《雙松》

這些畫家為何都愛畫黃山

黃山自古就是畫家們的“山水庫”。

石濤被張大千譽為“得黃山之神”。

而無山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無奇不有的黃山也深深吸引著張大千,成為縱貫其一生的繪畫主題。

他在對黃山奇特風景的探尋和描繪過程中,走出傳統,破格自立。

晚年的張大千曾對友人說:黃山風景,移步換形,變化很多。

別的名山,都只有四五景可作,黃山前後海數百里方圓,無一步不佳。

劉海粟十上黃山,盡情揮灑山水雄姿!

劉海粟《山水》

劉海粟十上黃山,盡情揮灑山水雄姿!

——————————————

微信改版,不小心咱們可能就走散了!

中外繪畫藝術

安莫希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