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明解密兩屆相聲大賽造假內幕

在當今相聲界,無論是談家學淵源,還是藝術造詣,誰也無法和馬志明先生比,所以人人尊稱怹一句“少馬爺”。

馬志明解密兩屆相聲大賽造假內幕

相聲的第一輩藝人恩培,就是老馬家的親戚。爺爺馬德祿、伯父馬桂元、父親馬三立這爺仨在相聲史上的地位已無需贅述。和那些出身世家的後輩一樣,馬志明先生從小就是在曲藝氛圍里長大的,而且專業學過京劇。

馬志明先生之所以能集馬家傳統相聲之大成,並在繼承的基礎上有所發展,除了小時候“聽”遍了相聲之外,還有兩個機緣:一是以馬三立先生的威望,前來馬家拜訪的都是圈內高手,他們來到之後,無非是“聊活”,排練。正是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馬志明先生趁機學到不少技法,“上十回曲藝學校也學不到那麼多”;更重要的是第二個機緣,那就是1970年的馬三立先生被下放。

1970年,響應戰備疏散城市人口,馬三立全家離開天津,到南郊一個村子落戶,在這裡一呆就是整整七年。七年裡,馬三立先生沒有表演過一次相聲,成了一個地道的農民和木匠。對於馬三立而言,這是真正的虎落平陽;而對馬志明來說,卻是天賜的學藝良機。

馬志明解密兩屆相聲大賽造假內幕

對此,馬志明先生本人有精彩的回憶:

“晚上就在屋裡,又沒有電,就點一個洋蠟,或者點一個嘎石燈,就這4口人愣著,難免就提相聲。在這種情況下,我是他惟一的知音。我那時要有錄音機,那我就闊了。”

日常生活中的馬三立,還是有很有趣的一面,比如,他從不刻意向馬志明傳授技藝,即便在北閘口,他也是興致來了,一口氣說個不停,不能打斷,一打斷就不再說下去了,所以馬志明只能先聽後記。

這七年年時間,馬志明自己的說法是“又上了一個大專”。

1980年,馬志明重新登臺,多年的基本功開始發揮出來。1986年參加第一屆相聲演員大賽,馬志明表演的是《五味俱全》。就是這個節目,震動了當時的評委會顧問馬三立,老人坐在臺下聽完以後,摘下戴了40年的戒指,送給馬志明。

馬志明解密兩屆相聲大賽造假內幕

1987年,馬志明創作的《糾紛》參加第二屆相聲大賽,又是好評如潮。

再到後來成功改編傳統段子《大保鏢》,標誌著馬志明藝術上的爐火純青。就是這個沒人能演幾乎廢掉的《大保鏢》,經過馬志明的加工,現在成了北方曲藝學校說唱專業學生人手一冊的啟蒙教材。

相對馬志明的相聲,他這個人本身更有意思。如果要用一個詞概括,就是耿直,除了耿直還是耿直。

馬志明本人也坦言,自己從來不說假話,說話從來都是直來直去。

說真話的人並不少見,少見的是不論什麼樣場合、不論什麼時間都是口無遮攔,而馬志明則是這少數中的少數。

馬志明解密兩屆相聲大賽造假內幕

他是市文化局職稱評定委員會高階評委,有人上門求情,他可以直接告訴對方,決不會投贊成票。

第二屆相聲大賽上,幾乎所有的演員事先送了錢,但是馬志明的《糾紛》實在太火爆了,不評一等獎難以服眾,一位評委找到他,讓他不要送多,5000元就行,馬志明只用一句話就硬梆梆地頂了回去:我要是送1分錢,這獎也是買來的!

在中央電臺的訪談節目中,他直接揭露兩次相聲大賽造假,直言自己兩部作品都應當是一等獎。

《糾紛》的指令碼剛寫好時,團長看了喜歡,想“改一改”署上自己的名字,就在團長辦公室裡,馬志明一把奪過本子,當場拒絕。

在他家中,聽他講述相聲史中的逸聞軼事,不管是誰,不管好事壞事,一律指名道姓,毫不諱飾,真實到了讓來訪者驚訝的地步。

馬志明解密兩屆相聲大賽造假內幕

也正是由於他的耿直和不合作,現實生活中馬志明才會被迫離群索居,雖然他對此安之若素。

在這一點上,馬三立和馬志明這一對父子,真是殊途而同歸。

馬三立大半輩子受人欺負,解放前被兄弟劇團的戲霸壓制,運動期間又受到同行侮辱,性格上則又軟弱怕事,所以晚年時常常一個人在家中枯坐,自稱是“苦命人”。

而馬志明向來都是以硬碰硬,從不低頭,因此開罪不少有權或者有錢的同行,直接導致演出機會廖廖。現在的馬志明,大多數時間裡,也是一個人在家中,一杯茶,一包簡裝龍泉,一本書,打發過去半天光陰。

順便說一句,馬志明先生第一次參加的1986年相聲大賽,

李金斗、李建華分獲逗哏、捧哏一等獎;劉洪沂獲逗哏二等獎,陳湧泉、馮鞏獲捧哏二等獎;笑林、李國勝,獲逗哏、捧哏三等獎。《武松打虎》和《包公傳奇》分獲作品一等獎、二等獎。

馬志明解密兩屆相聲大賽造假內幕

馬志明先生1987年參加的第二屆

相聲大賽,逗哏一等獎是蘇文茂的徒弟崔金泉,給他捧哏的是範振鈺,段子叫《笑星傳奇》;當時崔金泉名不見經傳,因為這次比賽一炮走紅。牛群和馮鞏合作《滅鼠軼事》配合默契,馮鞏獲得捧哏一等獎。馬志明獲得了逗哏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