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三國十一」粗讀三國(十):不亦辱乎

「話三國十一」粗讀三國(十):不亦辱乎

靚謂悌曰:“東吳危矣,何不遁去?”悌垂泣曰:“吳之將亡,賢愚共知;今若君臣皆降,無一人死於國難,不亦辱乎!”

這是三國演義最後一回第一百二十回 “薦杜預老將獻新謀降孫皓三分歸一”裡的一段,晉國進攻東吳,右將軍諸葛靚見晉兵勢不可擋,東吳危亡,慌忙來找丞相張悌商量,勸他逃走,張悌的回覆。諸葛靚垂泣而去,張悌死於亂軍之中。

我對張悌丞相這句:不亦辱乎!情有獨鍾。

大勢所趨,無人能改,螳臂當車,只為讓羞恥能因自己的死戰而減輕些,不讓吳國看上去那麼不體面。

我可能有些悲劇情節,總是欣賞一些用死亡來證明理想的人。

羞辱感,不知道是否是人類才能感知的一種情感,但人類一定是目前所知對這種情感所體會最深的一種動物,中國的那句古話:士可殺不可辱,就標明瞭辱有時候是凌駕於生命之上的。且不評判這種論調的對或錯,這種講述告訴大家對於這種情節的重視,要不怎會有諸葛丞相僅憑陣前的一通說辭就氣死了司空王朗這樣的劇情。

有次聽洛陽的葉鵬老師講課,他提到一次他的學生犯錯了,他並沒有直接批評他們而是問他們,這世上最美的顏色是什麼,學生的答案千五花八門,葉老最後告訴大家是羞色,就是臉紅,當一個人還會臉紅,知道羞恥,就不會不可救藥。

無獨有偶,某次在讀一本玄幻小說,上面也提到人類除了“喜、怒、哀、樂、愛、惡、欲”這七情外還有一情就是“愧”書中強調,失去慚愧羞恥這樣的情感,人類就和妖獸無異。

大智慧在某些點的認知上總是相同的,不同的無非是表達方式罷了,羞,恥或者辱講述的都是人類同一個情感。

對於這種情感,在我心裡有另一個表達,就是“應該”,曾和朋友閒聊,說起看到這世間的醜惡你會如何,有朋友說看自己的力能否所及,作出自保或制止的選擇,我講述不出來太多理論,就舉個例項:假如我在街上看見盜竊,我應該不會去阻攔,但假如我看見有人當街強暴婦女,哪怕現場會被打死,我也一定要上去阻攔,因為我覺得這應該:人類是有他該有的尊嚴的。我所接受的教育讓我對這種“應該”有著強烈的底線,不能觸及,如果我不去作出反應,估計我的後半生都會在某種羞辱感裡活著,那對我來說根本就是了無生趣。我的這種論調也許不那麼高尚,但我知道,這種情節在我這裡一定會實施,我一直認為這也是多數傳統中國人所接收的教育,所以,對於在大巴車公開強暴婦女卻無人制止這樣的新聞我一直不太能理解。

身為人類,不亦辱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