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假如有一天,你出門前總會反覆檢查門鎖,說明你病了

每週都去檢查身體是什麼心理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生活中有這樣一些人,他們必須反覆洗手,一天甚至要洗上幾百次,還是認為手上有髒東西。出門後又會折返回去再次去檢查房門有沒有,煤氣、水龍頭等有沒有關?

即使自己記得清清楚楚這些已經安排妥當,但還是無法抑制自己再回去看的衝動。如果你有以上這種行為,那麼很有可能你患上了強迫症。

不少強迫症患者有自殘的行為,會用刀來割手,迷戀流血受傷的感覺。通常有這些行為的人想要制止這種想法,卻無能為力,他們有著強迫性思維與強迫性行為。

心理學:假如有一天,你出門前總會反覆檢查門鎖,說明你病了

並且,即使意識到了這種行為的不妥當性還是難以改變和控制。這些強迫性行為嚴重的影響了他們的生活,同時,他們也為此感到深深的困擾。

強迫症

在神經心理學中認為,強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是一種精神疾病,會嚴重影響個體的學習、工作能力和社會功能。

其特徵表現為難以做決策、十分關注資訊分類、經常需要複述資訊,並懷疑決策的正確性。強迫症的終身患病率高達2-3%,會引發沉重的醫療和社會負擔。

隨著認知神經科學的發展,研究者越來越關注強迫症的神經心理學特徵。強迫症是焦慮障礙中的一種,並不是人們認為的:“你少想一點”就可以解決的問題。

心理學:假如有一天,你出門前總會反覆檢查門鎖,說明你病了

它是一種神經系統疾病,與我們的生理基礎息息相關,並不能受到本人控制。

如果我們身邊有強迫症患者,我們應該更多的給予他們耐心與支援。

對於他們來講,成日裡飽受病痛的折磨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並且他們長期經歷著周圍人看在他們的異樣眼光,容易造成習得性無助與焦慮和痛苦。

認知療法創立者貝克認為

信念來自於我們的生活經歷,影響著人們認識評價主客觀刺激,並認為功能性失調信念是強迫症導致的重要因素。

功能失調性信念主要包括:危險發生的可能性、後果嚴重性、以及責任感的誇大;完美主義和對不確定性的不可忍受;強烈的控制慾;思想與行動融合。

心理學:假如有一天,你出門前總會反覆檢查門鎖,說明你病了

闖入性思維

功能性失調信念是個體對闖入性思維產生不適當的評價,從而使其演變為強迫思維。

所以,強迫症認真行為理論中提出闖入性思維這一基本概念。

Clark,Purdon 和 Byers (2000) 認為闖入性思維是重複出現的、難以被個體接受和控制的思想、表象、或衝動, 它們來自於個體內部, 會影響個體當前的活動。

患者會覺得世界到處都充滿危險,並且對可能會發生的事情過大誇張,悲觀。研究表明,超過80%的強迫症患者有闖入性表象,並且其中2/3的闖入性表象與早年的創傷有關。

可以說,大部分患上強迫症的人都是因為在過去有過創傷經歷。

並且,強迫症患者有著更高的控制慾和控制感,他們希望自己能夠完整的掌控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如果事情出現一點紕漏,他們會情緒反應過度,十分崩潰。

心理學:假如有一天,你出門前總會反覆檢查門鎖,說明你病了

他們會對危險發生的可能性,後果嚴重性已經責任感過分誇大,為了避免自己做錯事而被責備,他們傾向於反覆檢查確認,避免因為自己而發生在他人身上的意外。

有研究表明,強迫症患者在高責任感的情境下比低責任感的情境中表現出更多的強迫體驗。

如果你的父母是一個十分嚴格的人,凡事要求你做到最好,並且要求你將房間每天整理的井井有條,久而久之,你很有可能發展為強迫症。

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強迫症對人的危害十分巨大,是前20位最影響人們健康的疾病之一。

關於強迫症的病因並沒有統一的定論,心理學家與生理學家普遍認為強迫症的形成與個人經歷、性格以及內分泌都有關。

一些人明知自己有強迫症,對自己的行為無法控制,卻拒絕就醫。

在他們看來,去醫院會被當成精神病一樣對待,為了面子思想,他們牴觸與醫院接觸。

心理學:假如有一天,你出門前總會反覆檢查門鎖,說明你病了

強迫症發生到完全不可控時,再去醫院已經為時已晚。

生命健康永遠是第一位的,即使你患上強迫症,也只是身體生病了而已。

我們需要客觀看待這件事情,不要對身邊有強迫症的人帶有色眼鏡,我們更應該尊重他們、支援他們。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Cognitive Neuro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