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鞭春到底是什麼如何理解

男鞭是什麼意思

很開心又一次和您見面,探究歷史,悟出道理。讓我們一起開啟歷史的卷軸,我將帶您一起探究這段歷史。

“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出自杜文瀾《古謠諺》。

前半句好理解,女子夜半出去觀燈,容易遭到不良少年的騷擾,所以姑娘家家的,最好呆在家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在家讀讀書,寫寫詩,繡繡花,待字閨中。

古人說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鞭春到底是什麼如何理解

元代《荔鏡記》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這年燈會,地主老黃家的女兒,五娘帶著六妹出去看燈,五孃的絕世美顏,吸引了窮秀才陳三的目光。

陳三雖然窮,但卻很有才,既有詩才,又有口才,很快俘獲了五孃的芳心。

可是看中五孃的大有人在,其中有一個富家公子林大鼻,讓僕人挑著幾擔彩禮來提親。老黃看到了這麼多的彩禮,眼都直了,趕忙答應了婚事。

等陳三東拼西湊,帶著寒磣的彩禮來提親之時,發現林大鼻早已捷足先登了。

可是,五娘不愛錢財愛人才,她愛的人是陳三,陳三也對五娘魂牽夢繞,非她不娶。

古人說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鞭春到底是什麼如何理解

後來,陳三假扮成匠人來到了老黃家,見到了心愛的五娘,二人一合計,想出了一道狸貓換太子之計。

五娘和六妹一起成親,等轎子出了門,魚目混雜之際,陳三拐走了五娘,把六妹扔給了林大鼻。

後來,五娘與陳三生活在了一起,然而他們幸福嗎?一開始甜甜蜜蜜,你儂我儂,但日子長了,陳三一身壞毛病就露了出來,他不僅懶,還染上了賭博,最後家裡一貧如洗,五娘後悔死了。

假如五娘不看燈,就不會遇上陳三,不遇上陳三,就不會瞎了眼,跟著陳三私奔,等於從天堂一頭扎進了地獄。

所以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小女生最好多聽聽大人的,大人畢竟是過來人,懂得比你多,看得比你遠,沒事就不要出來看燈展了。

古人說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鞭春到底是什麼如何理解

那麼,“好男不鞭春”又是什麼意思呢?

鞭春是古代一種習俗,大體上是用泥捏成了一頭泥牛,然後村裡的年輕人爭奪鞭牛資格,為此不惜大打出手,打的頭破血流,打傷打殘的比比皆是。

宋朝陳元靚在《皇朝歲時雜記》中記載了爭春牛一事:

立春,鞭牛訖,庶民雜沓如堵,頃刻間分裂都盡。又相攘奪,以致毀傷身體者,歲歲有之。得牛肉者,其家宜蠶,亦治病。

年輕人不僅爭打牛鞭,還爭搶泥牛肉,搶回去之後,據說適宜養蠶,還能治病,但每年都會有流血事件發生,所以安全起見,好男兒還是不要“鞭春”了。

在歷史的長河中發現我們所想知道的真相,關注我,將為您展現歷史真實的一面,一起探究古人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