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陵江村古民居的“三防經”

銅陵的江村古民居,坐落在銅陵縣(現義安區)的天門鎮,是一個有著150戶人家,600多人口的村落。村裡有一半左右的房屋都還是明清時期的建築,其建築風格屬標準的皖南徽派建築系列,是銅陵地區現存的一處規模最大的古民居建築群。

銅陵江村古民居的“三防經”

江村裡的居民都是在西漢時期的大宰相蕭何的後代, 所姓的“江”,不是一般的江,而是“蕭江”。公元907年,黃巢起義推翻了唐朝,蕭何的後代蕭正光是唐朝的官員,怕黃巢的人馬追殺,便帶領家人逃到了皖南山區的休寧縣,隱姓埋名,改姓蕭為姓江,從此以後便棄政從商,在徽州地區的休寧縣境內逐漸地擴大了家業,繁衍生息,後來就形成了一個較大規模的江氏村落(現在已劃歸江西省的婺遠縣)。到清朝時期,因時代的變遷,又因經商的需要,江氏家族中的一部分後裔遷至江蘇省的江都縣,一部分遷到了銅陵縣的天門山下,繁衍生息至今。

據江村古民居里的老人說,這個村莊自建成以來就從沒有發生過火災,那是因為這個村子的“三防”( 即:防火、防水、防盜)都是按照老祖宗經驗進行建造的管理的。

銅陵江村古民居的“三防經”

首先村莊的選址:江村古村莊,坐南朝北,整個村莊就建築在一塊前低後高的斜坡地形上,村後則有兩座大山,因一座大山的形狀有點像獅子,另一座大山的形狀有點像大象,所以這兩座山便叫獅子山和大象山,從這兩座大山的中間流淌出一條小河穿村莊而過,終年流淌不息:村前還有條也是終年流淌不息的小河繞村而過,兩條小河在村莊的前面形成了一個小湖。有一種說法:村後有“大象”和“獅子”(指兩座大山)保護村莊,村後有村前有一條“臥龍” (指小河)看門護院,中間就會有“鯉魚跳龍門”。說的就是這裡的風水好,今後這裡一定能出達官貴人;這兩條河和村口的那個小湖就專門是看管那“回祿之神”,不讓它興風作浪的鎮神祖師爺,所以幾百年來那“回祿之神”都不敢輕舉妄動,確保這古村莊幾百年安然無恙 。

村子就建在這半山坡上,為的是將那從山上流下來的溪流引入到了村內,溪水沿著那彎彎曲曲道路邊的溝渠通往每家每戶,既能供人家作洗涮之用,又能確保消防用水。

銅陵江村古民居的“三防經”

江村古民居最典型的房屋就是那種叫“四廂、兩正”的建築了,面積一般均在200平方米左右。這種房屋採用的都是“外磚牆,內木隔”的建築結構,即屋內的木樑、木柱、牆板、門窗、天花板等,全系用百年以上的杉木或株樹而做,也就是內部的裝飾全部都用的是易燃的木料而成,這也是徽派建築中最為標準的,最盛行的一種建築結構。

如何確保屋子內部的防火安全呢?

進得屋內,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那屋頂上長方形的天井,和地面上的天井儲水池。這天井有四大作用,一是用來採光,一年四季屋子內總是亮堂堂的;二來用來盛接雨水,可作洗洗涮涮之用;三是在天氣炎熱時用來調節屋內的空氣,可想而知,在炎熱的夏天裡,屋子裡有一大池子水,那屋子裡的溫度肯定就不會很高的,屋子裡設天井還有一個最重要的作用,那就是作為消防用水。這天井的裡水可以說一年四季都是滿滿的,凡逢下雨都要將天井儲水池中之水更新,室內萬一發生了火災便可以就近取水滅火。屋頂設天井另一個既帶有迷信又含有吉祥 的說法,那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四水歸堂,確保安全”。

在防火設計上,除了天井之外, 古村莊裡的每一戶都是一個獨立的建築體,與其它的建築體互不相連,每一戶房屋的兩側都是防火牆超過了屋頂,這牆被稱作:馬頭牆。萬一某一戶不慎失了火,馬頭牆阻隔了大火的漫延,只在其屋子內部燃燒,而不致於“火燒連營”。

銅陵江村古民居的“三防經”

古民居在整體設計上也達到了盡善盡美的地步,其“三防”設計是運用了獨特的自然條件和獨特的思維創造相結合。除了村子就建在半山坡上,將那兩山上的溪水引入村中外,還有村中的幾口水塘,分佈設定在村中的不同位置,每一家都可以任意取水;溪水與幾個水塘相連通,水塘中的水常年總是滿滿的。

在防水的設計上也非常地科學合理,一是江村建在山坡上,無洪水侵襲之憂。

如遇山洪爆發怎麼辦呢?

可將通往村中的溪流阻斷,將水引到村外;

還可以將幾口水塘的出水口同時扒開,加快排水

在防盜的設計上更是獨樹一幟,別出心裁,一是古民居的外牆全部採用“空心斗子牆”,在建房時就在“斗子”裡面放進了許多碎石瓦片之類的物品,如遇有盜賊打洞盜竊,斗子裡的碎石瓦片等物便會嘩嘩啦啦地往下掉,發出較大的聲響來,村民們便會發現;

再一個就是古民居的窗子設計的既高又小,還加上鐵柵欄,盜賊只能“望窗興嘆”;

每戶人家的木門上除了都有門栓外,還有一根“頂門棍”,這根頂門棍一頭頂在門栓上,另一頭頂在地板上的斜洞裡,縱然你就是三頭六臂,在外面也難搞得開這根粗大的頂門棍的;

該村還有一個絕妙的防盜法,偌大的一個村子只有兩個出口,村子裡的道路彎彎曲曲,還有許多“死衚衕”,外人進到村子裡來猶如進入迷宮一般。

如若盜賊入村被發現,他跑不了幾下子必定就是走投無路,束手被擒了。

銅陵江村古民居的“三防經”

江村古民居里有著許許多多燦爛的歷史和文化,走進江村就彷彿走進了一部古老的歷史。江村古民居經過了幾百年風雨的侵襲,特別是上個世紀中的“十年浩劫”,後來的江村已經是遍體鱗傷了,許多古民居已多年失修,屋子內部的木結構損壞嚴重,許多的“三雕”藝術品更是損壞的令人心痛不已, 那些老祖宗留下來的“三防”功能,受到了極大的損壞,有的已經到了沒有半點功能的地步了。

現在正處在一個新舊更新交替的特殊歷史年代,有許多先富裕起來的人家都已經將舊的民居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兩層、三層現代化的小樓,還有的人家也正在準備拆舊建新。但“三防”卻不去過多地考慮,如果再不採取有效的措施來加以保護的話,要不了多久,這座已有“幾百年從沒發生一次火災” 的江村古民居將不復存在。

是保是拆,留給我們的是一個深深的思考,現在,江村的村民們也已經意識到了保護古民居的重要性,但如何保護?由誰來保護?這就不是單由江村人來思考的問題了。江村的一些老人們無不心痛地說:“拆了又捨不得,不拆又不能住,保護下來錢從何來?”為此,我們呼籲:保護江村,時不我待!

作者:俞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