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聽雨吟|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年輕的時候,喜歡雨的纏綿。

在寫雨的詩詞中,當時最喜歡的是柳永的《雨霖鈴》。

彷彿還坐在老舊的教室裡, 窗外下著細密的雨,年輕的老師正用他好聽的男中音念著課文: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且聽雨吟|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雨霖鈴》將離情別緒寫得悽楚惆悵,可是那時年輕的我們涉世未深,並不曾懂得人生,只知道在吟誦中,有種詩意的美麗與哀愁,就像那天停不下來的雨一樣,讓人隱隱地覺得有些惆悵,又禁不住的心生歡喜。

當時的我們,其實並不知愁為何物,卻總是喜歡這些讓人哀傷的東西。本來最該笑的年紀,卻整日蹙著眉頭,彷彿有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心事似的。其實哪有多少重的心思,不過是隔壁班的那個男生,今天怎麼還沒路過窗前;不過是暗暗嫉妒同桌的好友,語文考試怎麼又比我多考了幾分;那些無端生出的哀愁,現在想來,恐怕都只是

“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

吧!

可愛又可笑的年紀,假裝憂愁,卻不懂真正的憂愁;演繹著深沉,卻不知道深沉的代價。

且聽雨吟|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中年的時候,也喜歡雨。

但如果和纏綿悱惻的春雨比起來,更喜歡夏雨的酣暢淋漓。

試想,悶熱的夏天午後,先是飄來一朵雲,又吹來一陣清涼的帶著雨意的風,忽而就是一場瓢潑大雨說來就來,對於炎炎夏日來說,頓時能解不少暑熱。

夏天的雨,一場隔著一場,乾乾脆脆,從不拖泥帶水。

從少年到中年,喜歡的雨不一樣,心境自然也不各相同了。有人說我變了,曾經沉鬱寡言的性格,現在變得開朗率真了。

我真心喜歡這樣的變化,雖然用了多年的時間。

且聽雨吟|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難得有清閒,可以在一個人的時候,偶爾還能閒坐於夜色中,親手泡壺好茶,與月影同坐。品著澀中回甘的清苦滋味,就著淡淡氤氳茶香,聽夜雨歡快的敲著窗玻璃,內心感到平靜與滿足。

喜歡這樣的時候,沒有人打擾的時光。一顆心,可以真正的放鬆下來,逐漸放空自己,且聽一聽雨的樂章。

且聽雨吟|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如今在相同的情境裡,再聽柳永的詞,想著年少年那些無來由的憂傷,以及一路走來的自己,我更喜歡蘇東坡的《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且聽雨吟|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中年的我們,縱有滿腹心事與無盡壓力,又何須說給誰聽。況且,在這一生中,有多少人能耐得下心來,願意做個傾聽者與知已?不如,享受這無邊的夜色與夜雨好了。

今宵酒醒何處?

此時此刻,我只有清茶一杯,卻足以慰風塵。

且以茶代酒,一杯敬過往,一杯敬明天。

且聽雨吟|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