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論什麼是京劇名角、名家、藝術家?

京劇藝術被稱為我國的什麼

現在,對某些位著名或非著名的京劇演員,動不動都貫之為“名角”、“著名演員”“名家”、“藝術家”高帽。竊以為這濫封、濫稱,高帽,其實是無知肉麻當有趣!在下看來都是扯淡!這裡拋磚引玉,也談一談個人對此不成熟的看法:

先談名角。所謂名角,在舞臺上的演出,應是師承有自,表演穩重自然,更關鍵的是一要唱做都要夠水準,二要觀眾都歡迎,那才算上是名角。暫以八十年代為界為例論名角,比如生旦淨醜來說,以前的有馬長孔,王和霖,李慧芳,李毓芳,景榮慶,李四廣…等等,現在的有楊乃澎、於魁智、王珮瑜、史依弘、陳俊傑、金喜全、徐孟珂…等都可稱之是名角。這些名角,如大眾不歡迎,肯定成不了名角,但是如果不夠水準,則無論有多少人歡迎,也算不了名角!

次談名家。個人認為名家則其實是大名角,但成名家更要三條:一要大眾歡迎,二要唱做夠水準且會戲多,三要有自己的個性化藝術,四要有突過前人的地方。比如以前的有關正明、譚元壽、梅葆玖、方榮翔、鄭巖…等,之後有耿其昌、陳少雲、葉少蘭、李維康、李勝素、鄧沐瑋、朱世慧…等名家。所謂名家,如果只有幾乎超過前人,而唱做不受觀眾之歡迎,也不能算大名角或名家。大多數的名家,都要有特別用功,設法找自己的俏頭,有勝過別人且有討俏討好的地方。

再談藝術家。正如譚元壽先生自謙不夠藝術家的水準,個人覺得,那就是在他這條水準線之上,才能稱為藝術家。

這其中又分為京劇藝術家和京刷表演藝術家。

能稱上京劇藝術家的,比如:梅、尚、程、荀四大名旦,馬、譚、奚、楊四大鬚生,以及周信芳、張君秋、裘盛戎、李少春、葉盛蘭等,他們或是流派創始人,或是能有極高的藝術素養、藝術成就與藝術地位,或是有獨創代表性劇目、且能創、能編、能導、能演的藝術家(他們會戲大多三百出以上);

京劇表演藝術家則不少。著名的有李萬春、趙榮琛、李世濟、杜近芳、趙燕俠、關肅霜、高盛麟、厲慧良、袁世海、李和曾…等等先生,起碼會戲二百出以上,而且都有自己獨步一時的代表性劇目和較高藝術水平和藝術成就,而且他們都是具有各自個性化藝術表演特色,如不是文革運動,他們都有可能會自成一家的藝術家。

以上之論,有感於網上報紙上對京劇各演員動不動以“名家、藝術家、著名藝術家、大師”濫稱而作。涉及篇幅及個人見識的限制,有些名角名家難免掛一漏萬,姑妄言之,供各位茶餘飯後姑妄聽之消遣消遣可也。